威爾·史密斯掌摑克里斯·沃克的事兒還沒完。
事情發展到今天,大致經歷了幾個拐點——
頒獎典禮后,威爾·史密斯向組委會道歉;
網傳小金人將被學院收回;
警方介入,克里斯·沃克表示不報警;
金·凱瑞、理查德·威廉姆斯、前NBA名宿賈巴爾帶頭譴責威爾史密斯,其暴力行為遭到黑人精英群體唾棄;
主辦方撇責任,宣布已開啟針對他的紀律處分程序,并指出事發之后他們曾要求史密斯離場,但史密斯拒絕了;
4月1日,現場某位出席頒獎典禮的人、以及美國《綜藝》雜志表示,主辦方聲明造假,威爾史密斯并沒有遭驅逐。據TMZ報道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在針對威爾·史密斯打人一事的最新聲明中撒謊了”,當時的情況與主辦方的聲明恰好相反。
威爾·史密斯二次道歉,并宣布從奧斯卡主辦方請辭,如果辭呈通過,這也意味著他將不會被奧斯卡任何獎項提名。
經過一周輿論發酵,克里斯·沃克惡意的玩笑被消解,威爾·史密斯打人的行為被放大、并升級成了種族問題。
大致情況就是——
打人的后悔了
被打的原諒了
觀眾們吃瓜了
黑精們憤怒了
主辦方不干了
你看,事情果然沒這么簡單。
或許我們的日常充滿了欺壓與嘲諷,又恰逢一個“訛死你”的民生時代,史皇是一個國民度極高的老影人,當他大步流星手起掌落,出的也是我們胸中的一口惡氣。
起初,被中國網友盛贊的“三秒真男人”,可能自此涼涼。
那個提著笨重機器,像獵豹一樣穿梭在紐約街頭巷尾推銷的平民英雄,剛剛敲開幸福的門扉,一步踏進,從里面親手反鎖死了大門。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種族問題直接與政治傾向掛鉤,這事兒放在國內不亞于某明星嫖C吸D,威爾·史密斯打人一時爽,保護的是小家,傷害的卻是整個族裔。
事件怎么收尾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每個普通人吸取教訓:事前先考慮后果,不要做情緒的奴隸,即便你是世界級名流。
此前,丹澤爾華盛頓對威爾史密斯的警示一語成讖,讓我們再次重溫——
“At your highest moment, be careful, that’s when the devil comes for you”。
翻譯成唯物主義大白話版本:“不要得意忘形,謹防樂極生悲”
古人云裝逼版本“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史皇打人的事兒還沒消停,金酸莓又出新聞。4月1日,金酸莓取消此前頒給布魯斯·威利斯的“2021年度最差電影表演獎”。
官宣稱:“如果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是他們作出的決定或給出的表演的因素之一,我們承認頒給他們是不恰當的。”
事情是這樣的——
本來金酸莓早奧斯卡一天頒獎,“2021年度最差電影表演獎”,頒給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布魯斯·威利斯。
這個獎項并不是針對某一部作品,而是單一演員在過去一年中的整體表現,2021年老布作品的畫風,是這樣的:
事實上,這并不是老布首次提名金酸莓,近年來的作品,評分是這樣的:
大家從這一言難盡的劇照中,隨便感受一下吧。
頒獎之后的第2天,布魯斯·威利斯的家人在發布聲明表示:最近布魯斯最近被診斷出患有失語癥,這影響了他的認知能力,因此經過深思熟慮,布魯斯·威利斯決定退出演藝生涯。
盡管聲明中半字沒提金酸莓,但事件經網絡發酵后,還是變成了老布因「老年癡呆」失去了表演能力,所以演技垮塌,拿到金酸莓后,宣布息影,就這樣,金酸莓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接著,國外網友結盟成浩大的聲浪,提議金酸莓撤銷該獎;
奧斯卡大獎《健聽女孩》是少數裔的故事,那你金酸莓對失語癥少數裔有起碼的關懷。
主辦方起初拒絕,幾番唇槍舌劍后,最終扛不住壓力,認慫并宣布撤銷該獎,還向布魯斯及其家人送上祝福。
這事兒傳到國內后,網友的反應一致。
因為過往的經典作品如《低俗小說》《虎膽龍威》系列影響太深,八大原諒深入肌理,大多是同情、體諒、都不容易、掙個工資的態度。
但在我看來,這一事件的性質極其惡劣。
主辦方這事兒辦的,實屬打自己的臉,大大降級了它的權威性。
雖然大家提到金酸莓,大多是調侃、戲謔的態度,但恰恰是因為它對電影、對影人批評的獨立性,敢得罪人、冒犯權貴,才沒被大浪淘沙,才有資格成為奧斯卡的另一面,連辦42屆。
歷史上,金酸莓敢提名名垂影史的《閃靈》,因為庫布里克片場太殘暴;
它敢5次提名好萊塢大導布萊恩帕爾瑪,并批評其毫無天賦;
小羅伯特唐尼離開鋼鐵俠后,火速被提名最差男演員;
它敢把定義全球審美的《珍珠港》里的男女主評為“最差銀幕組合”。
金酸莓至少提供了一種參照坐標:電影,不該這么拍,不該這樣演。
提出錯誤,前提是知道什么是對的。
你敢拍爛片,我就臊著你~
知恥近乎勇,這是金酸莓、包括金掃帚創立的初衷。
結果論上來看,它起到的是批評和敦促,王寶強再也不敢隨便導演就是證據。
如今獎項撤回,金酸莓這么玩兒,等于把戲外的演員和戲里的角色攪成一鍋渾水,把兩件事說成一件事,這非常不專業,評獎的標準也極其不規范。
老布恰爛飯的目的,是想在燈盡油枯之時多賺些錢,籌錢治病也好,頤養天年也罷,雖然很多網友選擇同情和體量,但有感情不代表你有特權,史皇特權這么大不照樣挨辦?溯源角度而言,老布「拍片賺錢」、破罐子破摔的出發點本身就有違一個演員的職責,都說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怎么到這兒就雙標了那?
凱奇也缺錢,精神也飽受離婚摧殘,那他的金酸莓是不是也要收回?
那今后的演員拍了爛片,是不是都能隨便找些什么理由為自己開脫呢?
37歲詹姆斯因無緣季后賽淚灑賽場,那他的金酸梅是不是也要撤回呢?
黑豹提名最佳男主時,已經確診癌癥了,那按照這個邏輯,小金人是不是該給他呢?
反躬自省,潘子在網上賣假酒,是不是也可以因為一句“到此罷了”獲得原諒呢?
就事論事,我們不該用一種情緒,去粉飾一種行為。
流媒體時代,話語權、創作權越來越多地從導演轉移到觀眾手中;觀眾出賣隱私和知情權,流媒體搜集信息駕馭算法,最終的結果就是,平臺比你還知道你愛看什么。
電影這種媒介本身就岌岌可危,電影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獎項和底線,那還指著誰來尊重?
今年的奧斯卡和金酸莓,看似是一體兩面,實則殊途同歸。
都是以zzzq為核心導向,以「取消文化」為主要動力,極其典型的「因人廢事」。
長此以往的結果就是,金酸莓的批評不自由,奧斯卡的贊美無意義。
烏煙瘴氣的評論環境中,被污染的評獎體系下,電影作為公眾藝術的話語權,也將逐漸被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