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鳳陽蘇寧“零售云”加盟店主張長剛近日算了筆賬,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自己一天就賣了15萬元。從開業到現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通過蘇寧零售云賦能的這家店面已經賣出了400多萬元的產品,預計年利潤將超過30萬元。“我這個店雖然只有300平方,但是可以通過云貨架銷售蘇寧易購上面的幾萬件商品,上面下了單,直接從蘇寧的倉庫發貨,這樣我們非常省心。”張長剛說。
零售云通過盤活傳統門店、帶動消費升級、賦能縣鎮經濟發展的諸多創新舉措,幫助個人實現了創業追求,增加了財富。這是張近東在互聯網時代開放理念的一個典型案例。
“在互聯網時代,一個企業的價值在于它能鏈接和整合多少社會資源。”張近東說, “蘇寧互聯網轉型以來,通過向社會開放共享資源,輸出核心能力,打造更多的合作入口和接口,連接和整合更多的企業和用戶資源,成為零售業產業生態圈的‘生態主’,圍繞著用戶價值共創共享。”張近東說。
開放共享是態度,更是能力的體現
張長剛的創業成功只是蘇寧零售云的一個縮影。從小門店開始創業的張近東,更懂得底層零售商的苦處和難處。因此,零售云為低線市場的零售商“量身定做”,將蘇寧的品牌、供應鏈、技術、物流等多年積累的資源優勢全面開放賦能給縣鎮合作伙伴,讓縣鎮市場也能擁有蘇寧的全價值鏈和全場景數字化店面。
張近東認為,應當為零售云伙伴們創造最好的條件,并給予更多的幫助與支持,讓大家“省心做老板”。除了向商家提供充足的供應鏈及零售云上的所有商品外,在零售環節需要用到的訂購、支付、收銀等智能設備,也都由蘇寧補充完善。
倡導“輸出能力,鏈接資源,構筑平臺,合作共贏”,開放共享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蘇寧從傳統零售到智慧零售,改變的不僅僅是商業模式,更是重要的是經營理念的升級。”張近東說。
張近東認為,“輸出能力”是前提和基礎,“鏈接資源”則是結果和途徑。通過“輸出能力”及“鏈接資源”,構筑蘇寧的零售價值平臺與產業生態圈,這種經營原則貫穿于蘇寧智慧零售推進的全過程。
具體而言,便是通過“三云”(物流云、金融云、數據云)平臺共享資源,將蘇寧零售CPU向全行業輸出,包括商品供應鏈的專業化經營能力,廣覆蓋、快捷便利的物流能力,以及滿足用戶需求的極致服務的能力。
線上線下同步 全面輸出零售CPU
全面輸出零售CPU的能力,蘇寧在線上與線下同步進行。
在線上,2015年8月10日,張近東與馬云“聯姻”,通過戰略互投,成為緊密的盟友。兩年多之后,2017年12月,馬云10億入股蘇寧金服,蘇寧阿里聯盟進一步得到鞏固。
從零售到金融,蘇寧與阿里巴巴一起征戰O2O,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金融支付等先進手段打通線上線下渠道。
在線下,蘇寧則與眾多地產商“結盟”,創建更多合作的新入口和新出口。
2018年1月,蘇寧95億入股萬達商業,雙方計劃在原有開展的物業租賃合作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在商業物業開發及運營、金融服務、會員數據等業務領域的合作;4月,蘇寧與碧桂園約定,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商業地產的合作,蘇寧小店、蘇寧易購直營店等智慧零售業態店入駐碧桂園物業;5月,蘇寧和金科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不僅將在零售板塊攜手展開蘇寧小店、蘇寧易購直營店及其他業態超200個項目的開發,還將在投資、金融、采購等板塊進行深度合作;6月,蘇寧和大潤發宣布,雙方將圍繞中國大陸地區所有大潤發門店的家電3C專區,采取聯營模式,深入經營。
圍繞零售價值,蘇寧的資源鏈接與合作沒有任何邊界。張近東說:“目前,蘇寧已經形成了可進行資源網絡化鏈接的能力,我們的‘零售CPU’既是一個賦能、協調、指令的‘高速公路’系統,也是一個可自組織、自交互、自發展的生態網絡系統——圍繞蘇寧的零售CPU這一中央神經中樞,各個用戶入口(神經分叉點)均可成為一個資源鏈接的‘節點’,價值衍生的‘支點’。”
隨著張近東“智慧零售”概念的全面落地,蘇寧正成為各類企業進軍O2O領域爭相合作的關鍵伙伴,而“零售CPU”的神經末梢亦開始向海外延展,一個開放共享的全球供應鏈合作系統正逐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