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從第三季開始一期不落的跟著《王牌對王牌》走過來。王牌總是能給觀眾“笑中帶淚”的體感。大批娛樂節目被要求整改時王牌還能如約而至,不是因為王牌迎合政策,而是因為王牌一直以來都規避了泛娛樂化。在王牌的游戲形式下,我們看到的是文化碰撞,而不僅僅是游戲本身。
什么是好的娛樂節目?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但至少在真正核心的《王牌對王牌》觀眾眼里,應該是完整清晰的探索線,游戲中自然迸發的笑點,競爭中流露的真實喜怒,融洽自然的對話相處。 什么是好的嘉賓?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但至少在真正核心的《王牌對王牌》觀眾眼里,應該是不為凸現自我,更多的為節目整體效果服務的人。應該是專注于臺上的每一分鐘,享受身邊每一份歡笑,尊重每一個知名或不知名的嘉賓的人。
應該是和觀眾一起在未知之路上探索、成長、體會、學習的人。 總而言之,第一期節目超我預料的有了更加值得探索挖掘的深刻主題,沈騰少了第六季后期的疲憊感,老年人獨有的笨笨呆呆可愛又有梗。賈玲逐漸意識到強調家族意識不代表需要與嘉賓對立,更加注重節目整體效果了。華晨宇少了一些自負戾氣,也少了一些需要全臺嘉賓捧場的傲氣。
關曉彤多了一些自信,能不再過份依賴或是依靠在賈玲周圍。宋亞軒少了一些陌生感,也總是帶著令人舒服的笑容和對所有人事物的認可和求知欲。特邀嘉賓不再有刻意重逢的戲碼,更加服務于主題。 首先,節目設置。環節設置混亂,剪輯迷幻,靠嘉賓制造看點笑點一直是王牌的特色。但我沒想到第一期能混亂成這。大主題“宋韻”挺好的,衛視綜藝現在都在往傳承傳統文化上靠,但這種主題如果沒有特別精心的制作的話就會落入俗套,變成單純的科普知識、講學。
很顯然,我們吳導一點兒沒讓人失望呢!整期策劃像是實習導演買早飯路上隨便想的…想要融入各種元素又融入的很生硬。一條主線找顏料線索被分的稀碎,期間各種環節直接無任何關聯。莫名其妙表演了傳統戲劇簡單講了兩句傳承就下去了?詩詞battle好像是對稿子尷尬到不行…唯一笑點就是沈騰英文猜詞和沈鄭疑問句交流那里。不求你環節設置多么新穎了,至少不要讓某些環節出現的很突兀吧。
其次,后期剪輯。我真服了啊。不想等廣告沒跟直播,囤了幾天看的。后面應該是又重新剪輯了吧?更亂了。亂到離譜,亂到我時常以為網卡自己跳了。說著說著話突然下個環節了,正在講話突然大笑切鏡頭…你們后期剪完片子自己審核嗎?廣告多到不行也就忍了,你后期都這么拉也太過分了吧?要不然母帶給我我幫你剪吧?
最后,嘉賓。第六季那會賈玲說想休息搞得人慌慌的,幸好這一季原班人馬。但是,沈賈的疲勞已經溢出屏幕了,沈叔叔一直在努力造梗,賈玲一直努力熱場子,看的人心累啊。關華鏡頭簡直少的可憐,雖然說總共十來個人得均分鏡頭而且要照顧嘉賓,但關華幾乎整期沒存在感,小宋不說話但在主持人旁邊還能有點兒鏡頭。關華仿佛那種來表演的熱場嘉賓…你既然都有劇本了,不能給他兩寫幾個笑點嗎? OK我還是個挺容易滿足的人,吳導的節目歷來低開高走,許久未見第一期難免有些生疏,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后面的節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