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里的每個人物都刻畫的非常立體,深度,隨著情節層層推進揭露每個人物的深層性格,然后自然流露出當時整個社會生態環境,編劇牛逼。故事背景從觀影人的角度來看大概是70或60年代,編劇通過劇中謀殺情節來刻畫,角色的編排邏輯,從看到了什么開始故事就進入到了似懂非懂的猜,故事首尾呼應,結局令人回味!
這部電影齊樂山這個海報細節是最豐富的。甚至電影內容都還專門設置鏡頭呼應,比如他和夜鶯去看電影,他有一個用手去遮電影光源的動作,或者說是穿透,但是最后鏡頭沒有切到熒幕上,已經轉場到下一個場景了。不知道他的手有沒有最終出現在熒幕上。就這一個鏡頭,這就是部好電影,本子磨的細的不能再細了。這鏡頭不就是整個電影的縮影和結局嘛?
誰說齊樂山成功還是失敗了呢?他的把戲“一手遮天”了嗎,最后夜鶯被李家輝發現還活著,但是卻沒揭穿,這是遮住了還是沒遮住呢?最后大家看的也不過是一場戲,戲中戲…..這本子磨的是真的好,由不得不火。作為彩蛋的成片也是爛片,這其中經歷了多少掙扎妥協讓步,逃難過程中又有多少不可言說的危險,都是我們沒辦法想象的,所以這個相對的真實因其飽含真心顯得無比珍貴,哪怕它笨拙又生澀。
還對蘇夢蝶的印象很深,她有自己的驕傲和脾氣但是幾個片段和細節都表現出她不會去拉踩別的女孩,相反她是真心理解她們,為她們也是為自己發聲。看了答主的回答發現,大概真的是國產劇看了太多了女性爭鋒吃醋相互打壓,再看到蘇夢蝶這種“非典型過氣女明星”覺得有些許驚訝吧。百度了夜鶯的意象,一個是幽怨哀傷,另一個是自由快樂美好。也許夜鶯也不單單指一個人或一種人,而是一種美好生活的概括吧,所以電影中只出現了夜鶯這個藝名沒有真名。
確實是一群小人物犧牲自己揭露罪惡,努力守護了自由,渴望美好吧。夢蝶說女生只是喜歡舞臺表演,能站上舞臺付出了很多,不容易,其實也在講女性想要在社會上立足實現自己的一些追求,非常難。現在這個社會女性自強也是受到重重阻力,總是會被用有色眼睛看待,所以電影里也有一些強調女性追求自我的一種渲染。這可能就是一場演給李家輝看的戲,戲中除了李家輝可能每個人都有背景顏色,想利用李家輝的身份和社會關系的特殊性編制一部電影向外界傳達夜鶯已死齊樂山也死了的信息。
當然,上映的電影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所以才需要一個機位,用一部紀錄片來記錄這部電影的創作過程。有夢想有追求不一定能完美成功啊,現在男的想趕出點啥成績來都難,女的就難上加難。蘇夢蝶演技被說不好,是因為她太想演好,用力過猛適得其反。鄭導想拍好電影拍不出,不也還是在拍,李家輝想做好記者追求真相還不是變落魄編劇。
蘇夢蝶演技不夠,但依靠著自己也一路風生水起過。電影里就是說了一個女性想站上舞臺不容易。和現在社會現實里的一些情況一樣,比如招聘適婚年齡未婚未育的,企業可能不招,一些女性連在職場展示自己的機會都沒了。電影表達要尊重女性,并不需要把這個女性描述得多強,多牛。只要讓她是個獨立人,且尊重女性的正常表達就很nic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