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希希
綜藝節目始終是豐富觀眾生活的一劑“良藥”,借助不同類型的綜藝節目,滿足不同觀眾的觀看需求,廣告商借助節目熱度獲得知名度,觀眾通過節目充實自己的時間。
從這個情況來看,這顯然是利大于弊的制作,也是當下綜藝市場發展越發蓬勃的原因。
只是理想往往要比現實更加豐滿,以上想法建立在綜藝節目自身質量足夠出彩的基礎上,然而就內容呈現來看,顯然并非全部綜藝節目都能夠達到這一點。
至少從口碑方面進行評價,綜藝市場存在那些優質作品,也存在觀眾認為應該被淘汰的作品。
建立在觀眾審美不同的基礎上,市場對于綜藝作品質量的判斷始終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
由此各種評分系統、熱度榜單相繼出現,觀眾開始通過這些榜單上的成績來判斷一部綜藝作品的整體質量以及市場反饋。
如果說評分系統、熱度榜單足夠客觀的話,顯然不具備可信度,不過對比不同觀眾的主觀判斷,榜單的信息多少還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就出爐的2021年央視綜藝收視率榜單來看,觀眾能夠從其中發現一些“小玄機”。
從榜單排名來看,占據前三名位置的節目分別是《開門大吉》《金牌喜劇班》以及《越戰越勇》。
《開門大吉》于2013年正式開播,這檔節目的走紅伴隨著年輕主持人尼格買提的成長。
現如今尼格買提多次登上春晚成為觀眾心目中的門面擔當,而《開門大吉》也來到了所謂門面節目的位置。
《金牌喜劇班》是央視于2021年全新嘗試制作的一檔綜藝,在地方臺針對喜劇節目的制作上不斷占據市場份額的情況下,央視打出了所謂的“王牌”。
陳佩斯搭檔郭德綱以及英達的專業導師陣容,讓《金牌喜劇班》的質量得到保證。
主持人方面,楊帆擔任該節目的場外主持工作,盡管主持人在該節目的存在感不高,但收視率的功勞簿上還是要出現他的名字。
相較于在《金牌喜劇班》的主持呈現,《越戰越勇》就是楊帆一人撐起來的綜藝節目。
至少在主持人的選擇上,楊帆通過自己的能力幫助該節目得到市場觀眾的認可。
基于此,過往節目的收視率榜單中,楊帆所主持的兩檔節目在收視率能夠占據到前三位的名額,不就是對其能力的一種認可嗎?
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如此優秀的主持人,為何就是得不到上春晚的機會呢?
楊帆倒是參與過春晚分會場的主持工作,不過在大多數觀眾眼中,他值得登上主會場的舞臺。
換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的話,不討論為何楊帆登不上春晚,而考慮他應該在原有的春晚主持陣容中頂替誰的位置呢?
尼格買提所主持的《開門大吉》占據榜首更是對其能力的肯定。
至于任魯豫,已經是央視的門面擔當,似乎央視男性主持人的選擇上已經有了固定方向,這才是楊帆登不上春晚的根本原因。
說回榜單本身,就結果來看,除了能夠發現楊帆的市場號召力之外,也能夠看出央視門面主持人的號召力正在下滑。
比如《故事里的中國》《經典詠流傳》是門面主持人撒貝寧所參與制作的節目,《朗讀者》系列是董卿主持的節目。
就收視率來看,這些節目的成績都不夠理想。
到底是主持人的原因還是節目自身的原因呢?或者說雙方在收視率不理想這件事情上都應該擔負相同的責任呢?
當然播出時間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收視率的成績,不過基于市場觀眾對于門面主持人的要求,撒貝寧、董卿兩人所主持的節目收視成績確實不出彩。
口碑同樣是影響到一部綜藝作品在觀眾心中形象的籌碼,《故事里的中國》《朗讀者》等系列節目在觀眾心目中依然是優質綜藝。
市場正不斷發展,觀眾對綜藝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只有切實滿足觀眾的觀看需求,節目才能夠保證不被淘汰,才能夠在各大榜單上獲得有利位置。
校對丨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