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影視行業可不太好過,隨著疫情逐漸反撲,影視行業中展現出了一定的疲軟性。
據貓眼專業版顯示,截至3月21日12時,全國營業影院共5783家,較上日減少559家,全國營業率48.14%。
事實上,當下影視行業低迷的窘境,早有端倪。
自從2019年后,資本寒冬疊加疫情沖擊,影視行業進入下行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開工數減少,源頭供給上出了問題。
但經歷了兩三年的調整,從新項目備案數看,整體至少有了止跌的跡象。
據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全年新片備案總數2800部,差不多回到了2014年末2015年初的水平。
由此可知,影視行業處于逐步復蘇的階段,但如何進一步拉升增長點,或許是目前影視行業轉型的關鍵,那么目前影視行業是否有新的轉機點?
影視面臨寒冬?或許它只是不“抗寒”
疫情下,各大領域陸續開啟了攻堅戰,如奶茶界的奈雪的茶、喜茶等品牌、以及即食零售奧特樂、食惠邦紛紛擁抱數字化,讓成本高企的經營成本得到控制,也進一步推動了行業新業態的發展。
反觀影視行業,疫情暴發后,便一蹶不振?;蛟S行業問題堆積過多,而讓影視行業久久不能回暖
在疫情暴發前,影視行業基本保持著高速發展的態勢。
根據2018年公開資料顯示,我國電影票房在過去十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國內電影票房從2007年的33.27億元增長到2016年457.1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3.80%。
在高速發展的背后,少不了資本在背后的運作。
比如萬達在2009年揮舞著金錢大棒,組建起國內最大規模的發行和院線公司。而阿里緊隨其后,2016年組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開展了阿里影業、優酷等眾多文娛業務板塊的建設,加速了對于文娛向的投入。
同時,隨著資本熱錢不斷涌入,影視行業口碑風向逐漸發生扭轉,IP反而成了創投界的熱詞。
但對行業來說,這是或許一把雙刃劍。從正面角度看,不少植入大IP+明星的電影大放異彩,斬獲海量票房與點擊,可以為投資機構獲得巨大收益和回報的保障;從負面角度來看,由于國內IP影視作品制作水平相比國外還不成熟,基本上充斥著同質化嚴重、沒有流量價值的流水線作品,這一定程度上,也讓市場評價偏于負面。
但是,面對輿論對“娛樂至死”、“急功近”利的批評,不少IP作品卻依然靠著數據流量造假、爭搶明星資源、編故事造噱頭等方式自娛自樂,更成為行業中的一種“頑疾”。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頑疾”逐漸被市場所反感,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對偽原創IP失去興趣。
除了IP的泛濫,讓影視行業陷入窘境之外,還有明星人設塌房等問題不斷顯露。這也引起了國家的關注,從而加速了影視行業的重新洗牌。
飯圈文化、票房造假等娛樂圈亂象遭遇強監管,一時間,曾經主要靠“流量經濟”為院線贏得票房成績的手段逐步失效,并且隨著Z世代的崛起,越來越多的觀影人群開始對影視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
以國外合資的電影《圖蘭朵》為例,圖蘭朵原是馳名國際的歌劇,屬于觀眾耳熟能詳的大IP。
后被影視公司改編成電影,但放映后效果不佳。即便是憑借了國外優質的電影團隊,以及關曉彤、迪倫·斯普羅斯、姜文等眾多重量級演員的參演,也挽救不了因劇情注水而引發票房不佳的慘狀,甚至還出現了一些短視頻博主對于的《圖蘭朵》聲討。而從這里可以看出,口碑效應,或許早已懸在影視行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此外,短視頻的增長,讓長視頻的市場受到了沖擊。
在這場長久的拉鋸戰中,二創影視短視頻作為短視頻的排頭兵,對于影視行業可謂降維打擊,從視頻時長來看,短視頻短且小,反而更容易抓起觀眾的注意力,而長視頻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在各大APP搶占觀眾注意力的情況下,敗下陣來。
疫情雖然對影視行業打擊不小,但或許影視行業已經到了不得不尋求突變的時候了,而在行業中也有不少的影視新星為整個行業提振新的活力。
新元素題材成為影視行業的新風向
即便影視行業面對挑戰,但似乎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隨著近年來互聯網和物聯網的跨越式發展,影視行業發展也更有創意,新的增長點也應運而生。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動漫影視行業的崛起,為影視行業增添了不少活力。
早在2015年,《大圣歸來》點燃了市場對國產動畫電影的熱情,到2016年《瘋狂動物城》、《功夫熊貓3》、《你的名字》、《大魚海棠》等多部國內外優質動畫電影上映將市場情緒推至高潮。爾后兩年,國內動畫電影市場保持了相對穩定發揮,年度動畫電影總票房體量保持在約40億水平。
從動畫電影票房占總票房大盤比例來看,2016年達到最高峰16.2%,近年其他年份則保持在6%~10%的水平。2019年年初至今,雖然電影票房大盤總體表現欠佳,但動畫電影票房占大盤的比例已達到10.7%。
隨著《哪吒之魔童降世》、《吞噬星空》、《畫江湖系列》、《白蛇》等作品等重磅佳片上映,全年動畫電影票房占比有望達到歷史較高水平,市場有望在頭部爆款帶動下再迎熱潮。其中《哪吒》還創造了票房奇跡,同時也突破了動漫影視行業的天花板。
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顯示,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過《流浪地球》的46.5481億,位列中國電影票房榜第二。
這些頭部作品的成功增強了相關從業者和投資者的信心,現象級作品不斷涌現,總票房迅速增長。市場對優秀作品的需求有增無減,國產動畫電影仍有較大的可發掘空間。
但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動畫電影領域的成功具備較大偶然性,未來難以持續增長,其次也呈現出馬太效應。以光線傳媒為例,光線擁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大圣歸來》等高人氣高質量的動畫IP,針對這些IP開發的系列電影將具備較高票房號召力。
而相比一些動漫影視的中小公司,即便是內容足夠精良,也因營銷成本過高,而面臨沉寂。
以《白蛇》為例,2019年上映之初,《白蛇》并沒有獲得市場諸多關注,后來靠著無數國漫粉的自發在互聯網上宣傳,才勉強讓白蛇緣起的票房達到四億。
由于白蛇緣起在上映之初,并沒有做任何的宣發動作,如果不是國漫粉的熱心支持,那么白蛇票房過億都很難。
現在白蛇緣起的制作方又備案了一部續作電影,看起來是青蛇的故事,如果宣發得當,票房超過四億應該是沒什么問題。
綜合來看,隨著影視行業增添了“新勢力”,而這也會加快新一輪的市場洗牌,而相較于影視行業的發展,在我看來,或許營銷和內容需要雙向發力,才能把影視作品代入新的高度。而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各行各業的合作也在緊密連接,這或許給了影視行業帶來了諸多變量。
影視行業的探索與機遇
當下,影視行業已進入了向上增長的平臺期。
據公開信息顯示,2021全年電影票房預計450億元左右,較2019年的641億元下滑29.80%。院線“一日游”的影片不計其數。
這也說明,在如此低迷的數據中,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影視行業在內部則需要更加靈活的商業模式來擴展大盤整體的票房空間,同時滿足用戶個性化的觀影場景需求。
尤其是用戶長期被互聯網市場教育下,觀影習慣早已改變。用戶觀看影片不再限于線下影院和電視,而更多來自于網絡。
據優酷《2021春節假期在線視頻數據報告》顯示,院線春節檔期間,超過23億人次上網刷劇觀影,同比增長20%;用戶日均觀看時長接近1.5小時,同比增長19.6%。
由此可見,線下的觀眾人群逐漸走向了網絡的沃土,對于影視行業而言,隨著流量的流失,如何把影視作品帶動觀眾觀影習慣中去,或許才是關鍵。
近期,愛奇藝宣布,2022年4月1日起,愛奇藝將全面升級網絡電影合作模式。這次合作也意味著影視行業盈利低迷或許會迎來轉機。
這次合作讓影視行業的作品直接搬到了線上,形成了“云上影院”的新業態。不僅如此,隨著新業態的到來,這也為影視行業帶來新的盈利點。
云影院的首映對于影視行業來說有兩筆收入,一則是點播分賬期,用戶可以憑借單篇票價直接購買,最終結算扣除渠道費,片方有60%的收益;另一側是會員分賬期,會員可以按觀影時間計費,價格為1~1.5/小時不等,片方或許可以拿到全額的分賬時長作為收益。
從以上可以看出,在當前點播分賬基礎上,疊加會員分賬,此舉將進一步為電影片方擴展分賬模式和分賬周期,實現在線發行的多窗口共贏獲益。
這意味著愛奇藝平臺從規則上為網絡電影質量進一步提升創造了更公平的發展環境,新的合作模式下,電影片方收益和用戶觀影選擇直接相關,能夠做好創作、講好故事、作品完成度更高的片方將會獲得更高的收益。
從分賬規則來看,愛奇藝旨在為好內容創作者提供更公平、更聚焦作品價值的合作規則,這也是愛奇藝一直助力網絡電影精品化發展的策略延續。
愛奇藝調整分賬規則,打造更科學的商業模式,提升優質內容變現潛力的同時,也在進一步加速網絡電影作品口碑和品牌口碑的提升。
近幾年,網絡電影行業正在提質減量,總票房規模增長的同時,《大話西游之緣起》《大嫂歸來》、“陳翔六點半”系列等內容多元化的精品網絡電影愈來愈多。
而為高品質電影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商業變現路徑,是精品化趨勢發展的必然。
除了在網絡電影有所突破外,短視頻影視二創也開始走向權限規范化。
3月17日,抖音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已與搜狐達成二創版權合作。抖音將獲得搜狐全部自制影視作品二次創作相關授權,包括《法醫秦明》《匆匆那年》《逆光中告白》等。抖音平臺和用戶可對這些影視作品重新剪輯、編排或改編。
這也意味著影視二創已不再成為阻礙影視行業的絆腳石,反而此舉更能促進影視行業借助短視頻的強大流量池,讓自己的影視作品更有傳播力。
總得來說,影視行業雖有探索,但更多的是渠道的重新鋪設階段,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內容創作水平的提高,這場企業的寒冬或許,讓給影視行業回望近年高速發展后的一次自省,或許這對于影視行業來說還是對于觀眾來說,都是未來持續向好的過程。
來源:松果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