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本來沒怎么在意。偶然間看到了對王晶的一段采訪,突然發現的確是這么一回事。香港電影已經很多年,沒有完全使用本土演員了,幾乎都是一名香港演員,另一名則是內地演員。而男一用香港人居多,女一用內地人居多。如果你經歷過80和90年代,會發現周星馳的電影幾乎全是香港演員,這種改變從何說起?
我個人感覺是這樣,這種情況在97年香港回歸之后越發明顯。這似乎很容易理解,因為回歸了,兩岸的交流就更密切了,大家互利互惠。我印象最深的要屬《無間道3》,其中安排了陳道明這樣的大腕加盟,而演了一個戲份不足,人設很奇怪的臥底警察,給我的感覺就是硬插進去的一個人物。
要知道,陳道明在內地幾乎全是男一號,無論電視劇還是電影,他這種級別的老戲骨,要不不演,只要演基本都是男一或者男二。而他在《無間道3》中演的沈澄,我覺得隨便找一個人來演都行,這種小角色香港演員能演的多得是,沒必要請內地大腕陳道明來,這就是很明顯的一種信號。
不過,使用內地男演員的情況比較少,大多數用的是女演員。王晶曾經接受采訪的時候,主持人問他:為什么香港電影,現在幾乎沒有具有號召力的女演員出現?王晶回答:之前的合拍片,大都是男一號用香港演員,而女一號基本上就是內地的了。這樣的好處就是,男演員可以保證海外市場的票房,而女演員能保證內地市場的票房。
主持人表示很奇怪,那為什么男一不用內地演員,非要是女一用內地演員呢?王晶說了一句大實話,早些年,內地男演員在海外的影響力不足,如果使用他們,那等于就是放棄海外市場了。這么一想還真是,香港演員比如劉德華、梁朝偉、周潤發這些一線明星在東南亞很有市場,而內地在國際上小有名氣的也就那么幾個。
就拿他自己的電影來說,一部《澳門風云3》,他用了多少個內地女演員?男演員很正常,什么周潤發、張學友、劉德華,而女演員他動用了李宇春。我們先不說春哥的演技如何,但在內地還是擁有大批粉絲的,就是硬放也要放一個進去,配角還有什么王詩齡、徐冬冬等,都是為了票房鋪墊的。
有的網友就問了,那現在內地男演員也挺厲害的,干嗎不讓他們演男一呢?如果讓內地演員演男一,這部電影基本上就很難劃分為香港電影了,那香港電影這個獨特的標簽就要拿掉了,也承認了香港電影的沒落。現在,區分香港電影還是內地電影,最大一個標志就是男一號是不是香港演員,劉德華、梁朝偉、張家輝都在撐著這面大旗。
如果香港年輕一代的男演員跟不上,在劉德華等人退休之后,香港電影這個標簽真的就要被拿掉了。你看爾冬升也說過,現在可用的40+男演員就謝霆鋒和余文樂,人家余文樂還不喜歡拍戲,謝霆鋒又喜歡搗鼓吃的。照這個勢頭下去,香港導演以后只能到內地來打工,演員什么的都是內地演員了,大家覺得我說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