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選個人2021年度華語電影十佳,多數(shù)人的片單里都有一部《美國女孩》,甚至不乏有人將其列為自己的年度最佳。
乍聽片名可能有人心里會犯嘀咕,華語電影怎么拍的是“美國女孩”?
影片講的是是移民美國五年的女孩與母親回到臺灣后的故事,用“美國女孩”稱呼她,代表的或許是女孩自身的文化認同傾向。觀影前我以為這會是一部和《推手》以及《喜宴》在議題上更相似的影片。
李安《喜宴》劇照
待到看完全片我卻有些訝異,因為影片的內(nèi)容好像與它的片名關(guān)系并不大,有關(guān)“美國女孩”的身份認同部分并不算多,或者說導演并沒有側(cè)重于展現(xiàn)女孩的文化差異以及身份認同。更確切來說,這是一部講述母女關(guān)系的家庭片。
《美國女孩》
影片的背景設(shè)定在03年的非典時期,是部“年代戲”,導演阮鳳儀在細節(jié)上也做足了文章來還原記憶中的那個時代。
比如家里那臺“大屁股”顯示器,“撥號連接”的聯(lián)網(wǎng)方式、女孩所用的聊天工具等等。
當然,影片對于時代與社會的描摹不算太多,更多的筆墨,都放在了對一個小家庭故事的講述上。
影片的故事不復雜,一句話總結(jié)就是:一對母女的和解。
林嘉欣扮演的王莉莉帶著兩個孩子五年前移民美國,只留丈夫一人在臺灣打拼事業(yè)。
五年后因罹患乳癌,不得已回到臺灣治療,兩個孩子大女兒梁芳儀與小女兒梁芳安也跟隨母親回到了故鄉(xiāng)。
故事主要圍繞母親與大女兒梁芳儀展開,“美國女孩”指的正是她,父親與小女兒則更多起到一個輔助推進劇情的作用。
母親與女兒,她們在有著各自環(huán)境所造成的自身“內(nèi)憂”的情況下,又有著因彼此間的不合關(guān)系所造成的“外患”。
母親的內(nèi)憂來自兩方面,一方面來自癌癥,生命不可掌控的惶恐時時伴隨著她,她壓根不知道自己還能有多少時日,除此之外,治療所帶來的生理痛苦也常讓她招架不住;
另一方面則來源于她對理想家庭的期待得不到滿足,她希望一家人能住大一點的房子,起碼讓兩個女兒不至于有一個必須得打地鋪,也希望經(jīng)常出差的丈夫能有時間多陪陪家人,至少能知道小女兒自幼都不喜歡吃番茄醬,而不至于因小女兒不吃擠了番茄醬的炒飯就大發(fā)雷霆不讓小女兒進食。
女兒的內(nèi)憂同樣來自兩方面,一方面來自學校,在美國是資優(yōu)生的她回到臺灣成績卻成了班里倒數(shù),心里本就郁悶,結(jié)果連唯一結(jié)交的好友也因好友母親嫌她成績差而不讓女兒與其來往;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她回到美國的愿望看不到曙光,她想念美國的生活、美國的朋友、美國的小馬,她簡直受夠了這個地方,甚至向父母提出能不能自己一個人回美國借朋友家的大膽想法。
懷揣各自“內(nèi)憂”的母女,無異于兩個不穩(wěn)定因素,同處一個屋檐下,彼此間摩擦所帶來的矛盾必定不會小。
母親嫌女兒不聽話,不好好照顧妹妹,不好好上學讀書,成績差、去網(wǎng)吧、離家出走······女兒的太多行為她都看不過眼。
女兒則怪母親不理解自己,不給妹妹開門是因為妹妹老記不住自己帶鑰匙,成績差是因為剛來到這里不適應,去網(wǎng)吧是因為家里的網(wǎng)絡(luò)有問題,離家出走是實在壓力太大想念自己在美國的小馬······
母女關(guān)系不合其實并沒有什么原則性的問題,都是生活中的瑣事堆積。
有一場戲,兩人爭吵地過火,母親被氣得說自己不想活了,女兒順勢回她,“你想死就死啊!”一旁的爸爸原本還在勸架,聽到女兒說這話頓時火冒三丈,抬手就揍女兒。
看到女兒挨打,原本還火大的媽媽先是愣了一下,接著趕忙去抱住丈夫不讓女兒再受到傷害,同時還不忘向女兒說著對不起。
這場戲可太真實了,真實到所有觀眾都深有體會,都看得出女兒說出那樣的話,分明只是人們在氣頭上的話趕話。
是啊,親生母女間哪來什么深仇大恨,不過是彼此溝通的橋梁沒有搭建好而造成的互相不解罷了,各自心底里其實都是愛著彼此的。
諸如此類的真實,影片不止一處,拿父親的兩場戲來舉例。
上文提到,父親不知道小女兒自幼就不吃番茄醬,但能說父親就不愛女兒嗎?
如果父親不愛女兒,又怎么解釋一向工作狂的父親,在他收拾好行李出差臨出發(fā)前,接到妻子電話說小女兒被隔離,而立刻扔下工作趕往醫(yī)院。
生活中諸如此類的現(xiàn)實太多了,爸爸不知道孩子在哪一班,這絲毫不妨礙爸爸深切愛著孩子。
再拿母女和解的那場戲舉例。
沒有什么感人至深的告白,更沒有什么發(fā)自心底的道歉,女兒只是默默看著母親,輕輕來了一句“媽媽,你可以幫我掏耳朵嗎?”
深諳東方含蓄文化的我們都明白,這就是女兒給母親的臺階,這就是女兒在服軟。
我們很難對父母當面說出我愛你,一如我們很難對父母開口說對不起,只有中國人才懂。
真實的父愛、真實的母女關(guān)系、真實的家庭氛圍,包括片中每一次真實的爭吵,真實,便是《美國女孩》最觸動人心的地方。
后來了解到,影片是根據(jù)導演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而改編而成,那么一切都合理起來,因為有的細節(jié)如果不是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情,壓根拍不出來。
影片的優(yōu)點肉眼可見,缺點或者說遺憾的地方也是十分直給地讓觀眾看到。
比如開篇提到的,特定時期的描述不足以及對“美國女孩”文化認同的詮釋不到位,僅僅引了幾句旁人的看法就草草了事。
又比如母女的和解來得太過突兀,沒有給到觀眾一個遞進的邏輯,好像就是一瞬間的事情母女突然就和好了,讓人接受無能。部分臺詞的過于直白,也顯得有些不懂留白,太過煽情了一些。但不論如何,它依然是去年最值得一看的華語電影之一,能將母女之間的情感刻畫得如此細膩,能將尋常百姓的生活描摹得如此真實,就已經(jīng)很值得稱贊。它比不上侯楊李蔡的作品,甚至不如張艾嘉巔峰期的作品更成熟,但它有著諸多能夠打動人心的細節(jié)。
在去年的同一場頒獎禮上,《美國女孩》與同類型題材的《瀑布》角逐最佳影片,相對應的兩部電影的主演,賈靜雯與林嘉欣同時爭奪最佳女主。
結(jié)果《瀑布》贏了《美國女孩》,林嘉欣輸給了賈靜雯。
同樣是疫情背景,同樣拍母女和解,為什么《美國女孩》與林嘉欣都輸了?個人覺得,兩部電影各有各的優(yōu)點和缺點,遑論優(yōu)劣,不負責任,但細看這兩篇同題作文,還是能找到差異所在。
《瀑布》出自鐘孟宏導演之手,影片將故事與疫情這個特定時期聯(lián)系得嚴絲合縫,不僅用鏡頭呈現(xiàn)了疫情下中產(chǎn)家庭的脆弱與家庭內(nèi)部母女的矛盾與和解,更是視角外延勾連社會,讓觀眾看到整個社會于這個家庭的影響。而《美國女孩》雖然選擇了非典作為故事背景,于整部影片來說,“非典”元素的影響十不足一,好像只是單純成為了一個年代背景的佐證,更多是被當做推進劇情的工具來使用,要是把本片當成一部非典題材的電影,以為它有多少當下性,那是想多了。
相較來說,《瀑布》格局更大,而《美國女孩》卻是囿于導演的自身因素,而難免顯得有些“小氣”。
同樣的,就角色的戲劇張力來說,《瀑布》中環(huán)境多次的變化造成角色心理的變化進而呈現(xiàn)在面容狀態(tài)上不同的賈靜雯,自然對比從頭至尾角色起伏并不太大的林嘉欣來得更有挑戰(zhàn)。
至于表演方面,林嘉欣輸給賈靜雯冤不冤呢?也不冤。這并不是說林嘉欣的演技就不如賈靜雯,自出道就影后提名不斷的林嘉欣演技自然毋庸置疑,只是《美國女孩》里林嘉欣這個角色,對于她來說,挑戰(zhàn)性并沒有特別大,她演得很好,但還沒好到超過《百日告別》的程度。而賈靜雯在《瀑布》里的角色,則是幾個瞬間就能讓觀眾眼前一亮,看到不一樣的賈靜雯。林嘉欣是我非常喜歡的好演員,當年處女作演許鞍華導演的《男人四十》,她和張學友搭戲,一顰一笑,清純又魅惑,肉眼可見的表演天賦,令人過目難忘。后來,她憑借《百日告別》封后,也是實至名歸。話說回來,像賈靜雯和林嘉欣這樣的演員,包括昨天終于拿到奧斯卡影后的勞模姐,都是踏踏實實演戲的典范。她們懂得琢磨角色,會挑適合自己的好劇本,不斷地精進演技,拿到大獎,是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