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第一個離開央視的著名主持人。
2019年,王小騫離開了工作23年的中央電視臺,
去謀求更好的出路。
她像一只飛出籠的小鳥,拼命地折騰著。
離開央視后,王小騫如魚得水,成為一名網紅。
卻敗光了路人感,甚至有網友說:
“成天炫富、割韭菜,看到她的視頻我就劃走。王小騫除了臉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
王小騫為何讓網友不滿,曾經的著名主持人,本是前途無量。
為何是淪落至此?
王小騫究竟經歷了什么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她的故事。
?從外交官設定中“闖”出來的主持人
其實稍微了解王小騫的人就會知道。
王小騫“砸”了自己的金飯碗,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1973年,美麗的海濱城市山東青島的王家,一個女娃呱呱墜地。
女娃的父親是當地一所著名高中的語文老師,
母親是一名醫生。
曾擔任駐荷蘭、比利時等國家大使的小姑為女娃起名王小騫。
希望她能夠像出使西域的張騫一樣,
成為一位優秀的外交官。
出生在“高知”家庭的王小騫,從小的理想便是當一名外交官。
王小騫從小英語成績特別好,又能說會道,是周圍孩子的“假想敵”。
一天,王小騫家樓上的小男孩又被母親打得哇哇大哭。
小男孩母親恨鐵不成鋼:
“你要是有小騫一半,我都滿足了,你怎么生了一個悶葫蘆。”
小男孩恨得牙癢癢的。
男孩也是點背,第二天出門,又挨揍了。
弱小的他,被附近的小孩打怕了。
被打后小男孩就癱坐在地上大哭一場,
像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
才7歲的王小騫路過,撿起地上的石頭,就往熊孩子身上扔。
王小騫不安于現狀的內心和一身的闖勁從小就體現出來了。
1988年,王小騫15歲,成績優異的她,進入高中后她的短板也日益顯現。
王小騫曾說:
“只要是數字符號一出現在我面前,我馬上就想暈過去。”
在高中分科考試中,她數學只得了42分。
王小騫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她花了一個星期,重新規劃人生,她不得不放棄當外交官的理想。
王小騫憑著不錯的聲音條件。
她決定報考不需要算數學成績的播音系。
無奈,王小騫的父親寫了親筆信請求老戰友王克瑞幫忙。
王克瑞,1977年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
同年留校任新聞學院團總支書記,
1980年任播音系團總支書記。
王小騫輾轉到了北京,王克瑞的一句話讓王小騫備受鼓舞,他說:
“你是這塊料。”
要考就考最好的學校,于是王小騫將中國傳媒大學列為高考目標。
?奮斗9年,在央視站穩腳跟
那年,中國傳媒大學在山東只錄取3個學生。
王小騫也是祖師爺賞飯吃,經過3個月的訓練,她成功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學習。
一切都向著好的一面發展。
在校期間,王小騫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情。
王小騫在學校主持人大賽上頻頻拿獎、出類拔萃,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4年后,王小騫從學校畢業,她的起點就比同學高出許多。
1996年,她開始擔任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的外景主持人。
成為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王小騫進入中央電視臺后,被狠狠上了一課。
她跟不上高強度的工作節奏,錄節目時總是拖后腿,被前輩公開批評。
本是天之驕子,王小騫面子上過不去。
這時的王小騫很懊惱。
她第一次懷疑自己,覺得自己是不是來錯北京了。
王小騫是個要強的人,她不想別人看不起她,王小騫在家只做兩件事。
一個是與丈夫,北京衛視《檔案》主持人譚江海練口語。
一個是練習控場能力。
憑借自己的天賦與努力,王小騫逐漸在央視站穩腳跟。
2000年起,王小騫任央視二套生活服務類節目《為您服務》主持人。
次年,王小騫入駐科教頻道,擔任《家園》欄目主持人。
在央視5年,為人豪爽、主持風格多變的王小騫,
從央視新人成為了央視名嘴,受到了觀眾的青睞。
2005年,在央視摸爬滾打9年后,王小騫擔任生活類節目《交換空間》主持人。
節目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王小騫的功不可沒。
參加《交換空間》的家庭都具有冒險精神好,這跟王小騫本人不謀而合。
她主持《交換空間》一晃就是14年。
2019年,《交換空間》在不知不覺間就停播了。
王小騫就此漸漸淡出觀眾視野。
?貪心不足,癡迷整容
2021年王小騫再次出現。
此時的她,變身家庭治療師、模樣大變,成為一名網紅。
充滿硅膠感的臉、加寬的雙眼皮,讓人出戲。
王小騫癡迷整容,整個人失去原有的親和力。
王小騫在40歲的時候,冒著高齡產婦的風險將孩子生下來。
有了女兒的王小騫頓時化身成為了育兒專家。
憑借前央視主持人的名頭。
僅僅1年時間,王小騫便變成了擁有700萬粉絲的大網紅。
帶貨能力一流,賺得盆滿缽滿。
此時的她也不再是樸素的模樣,豪車、鉆戒變成她的標配。
只能說沒辦法,帶貨確實掙錢。
這就是許多人趨之若鶩想當網紅的原因。
有一句老話說:貪心不足蛇吞象,王小騫的野心被無限擴大,最終被洪流吞噬。
一個能力出眾的著名主持人,在金錢面前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