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最重要的兩個女人,一個是我的女兒,一個就是我的媽媽。”
這是王寶強在綜藝《熟悉的味道》里提到母親劉煥的時說的話。
那時的王寶強滿眼都是對母親的愧疚,一向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也有了軟肋,吐露出自己其實特別害怕失去媽媽的心聲。
對于王寶強來說,母親劉煥的撫養他長大成人,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
她永遠是那個最懂他的人,懂他吃了多少苦,也懂他心里的不安。
01
1984年,在河北省南和縣大會塔村普通一家農戶里,母親劉煥的十月懷胎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王寶強。
兒子的降臨讓劉煥的和丈夫憂喜參半,劉煥的和丈夫都是普通農民,沒文化沒技術,一輩子都是靠土地為生。
然而那時候收成并不好,要養活一家人屬實是難事。
但生活就算再苦再難,劉煥的都明白一個道理,兒子是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無論再苦再難,也要將他們撫養成人。
好在上天眷顧,小兒子王寶強自小懂事乖巧,體諒他們辛苦,明白他們的不容易,在做幫忙做完力所能及的農活之余還喜歡練武術。
那一年王寶強不過才六歲,受到李連杰的《少林寺》影響,天蒙蒙亮的時候就起來練武鍛煉,劉煥的看著小兒子那么辛苦,累在兒身疼在母心。
到后來甚至想去少林寺習武,劉煥的看著眼神單純的兒子,心中不忍打破他的幻想。
但誰知道王寶強八歲的時候真的得到了前去少林寺習武的機會。
這時候最煎熬的莫過于是母親劉煥的,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這輩子沒多大志氣,充其量不過是盼著家人平安,盼著看著孩子成家生子。
要是多一點奢想,也就是希望他們都能陪在自己的身邊。
但思前想后,她還是支持王寶強去少林寺習武,在王寶強習武的那幾年每日勤加練習。
過得雖然比較寡淡辛苦,但想到自己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還是咬咬牙堅持了下來。
那時候王寶強想得很明白,只要堅持下來學有所成,將來就算沒辦法拍電影當明星,做一個武術指導或者教練也是能夠改變家里的貧困。
至少能夠讓母親不要那么辛苦。
抱著這樣的信念王寶強堅持了三年,好不容易回到家了,劉煥的歡喜勁還沒過去就聽到了兒子又要遠赴北京追求演員夢的消息。
在送王寶強離開的時候,作為母親的她有過不舍,有掙扎,也有過欣慰,但更多是怕孩子在外吃苦。
“娘,你等著,等我拍電影了,掙錢了讓你過上好日子。”
劉煥的這時早已淚流滿面,只是叮囑王寶強在外一切小心,有什么事往家里說。
此時劉煥的還不知她的這番支持以及王寶強這個決定改變了王寶強一生的命運,乃至一家的命運。
02
王寶強剛離家那三天,劉煥的夜晚整宿整宿的失眠,此時或許只有為人母才能夠明白這種心情。
輾轉反側,只因為心中牽掛遠在異鄉的兒子。
但或許是母子連心,的確王寶強那時候在北京過得很是艱難。
眾所周知王寶強是草根出身,沒有錢沒有人脈,全憑努力和天賦在北京拼搏,曾經住過地下室也住過在網吧過夜。
那會恰逢冬天,王寶強住的地下室冷得不行,地下室有一些蟲子,咬的王寶強身上起了很多疙瘩,愣是一聲不吭不涂藥不吃藥地熬過來了。
身上只剩下八十塊錢,天氣又冷,迫不得已才寫信回家和爸媽說,讓他們把冬天的衣服寄去北京,順便看看能不能寄兩百塊錢給他。
當時劉煥的和丈夫的情況其實比較艱難,兩百塊錢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為此還特地開了一個家庭會議才真正決定寄這兩百塊錢給王寶強。
王寶強就靠著這兩百八十塊錢撐過了三年。
在外打拼的王寶強也鮮少和家里人聯系,一般是報喜不報憂,甚至三年的新春佳節都是在外獨自一個人過。
而在家鄉里的劉煥的自從知道王寶強缺錢之后,大概估摸出王寶強生活得很艱難。
村里的有些婦人甚至嚇唬劉煥的,王寶強那么小一個孩子在外打拼,不知道會不會被騙走了,之后都不回來了。
每次劉煥的都會生氣的反駁,但轉身背后就會默默的擔心,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王寶強的名字。
在新春佳節之際,正是萬家團圓的日子里,劉煥的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在燒鞭炮嘻嘻哈哈的模樣。
觸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孩子還在外漂泊流浪,不知道能不能吃飽穿暖,愣是在大年初一這樣的日子忍不住吧嗒吧嗒掉眼淚。
這樣的日子直到2003年,王寶強被導演李揚挑中,主演獨立電影《盲井》,才漸漸發生轉變。
也是憑借這部作品,王寶強拿到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王寶強興高采烈的把獎杯拿回家給媽媽劉煥的看,劉煥的興高采烈的對王寶強說:
“快讓我拿來咬一咬,是不是真的。”
后來王寶強提起這番對話時還是哭笑不得。
但他知道,母親劉煥的是感到欣慰和開心的,為兒子的孝順,亦是為自己以后不用再擔心兒子在外漂泊流浪受苦了。
03
王寶強的確對家人們都很是孝順貼心,有了錢之后不僅幫父母建了房子,還幫哥嫂還清了債款,真真切切實現了當初要讓媽媽過上好日子的承諾。
劉煥的看到王寶強成為了大明星也很是驕傲,曾經自己的小山村十里八鄉都沒有出過一個名人,但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兒子是個大明星。
每每提起王寶強,劉煥的心里總是驕傲和自豪。
讓她驕傲的不僅僅是因為王寶強的成就,還有王寶強對她始終如一的孝順。
掙得第一桶金的時候,王寶強送了母親第一個禮物,不過關于這第一個禮物,母子兩人的記憶卻有些偏差。
王寶強記得那時候給母親買了一塊布,心靈手巧的劉煥的將這塊布做成了一條褲子,但劉煥的卻記得王寶強送她的第一個禮物是一件羊毛衫。
但無論這第一件禮物是什么,說到底亦是母子情深的見證,在劉煥的的眼里,王寶強和她總歸是更親昵的。
在小時候日子苦,劉煥的的疼愛和保護成為了他那段時光里唯一的光,之后奔赴北京的那段艱難的日子里。
王寶強之所以能夠成功,和他自己的努力、天賦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媽媽劉煥的曾經的教誨支撐著他:
“做人能窮,不能窮志氣,也不能半途而廢。”
所以能夠看得出來王寶強從劉煥的身上學到了太多了,做人要有志氣、要善良、要堅持、要遵紀守法……
甚至后來王寶強出名了,劉煥的特地打電話帶王寶強出道的馮小剛導演致謝:
“馮老師,謝謝您幫助我們家寶強,有時間我帶著王寶強去探望您,太謝謝您了。”
從這里,王寶強學到了知恩圖報,所以說王寶強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有他自己的努力,也有母親的功勞。
這也是為什么王寶強會這么依賴母親原因吧。
04
不過就算王寶強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劉煥的的生活也沒有太多的改變,王寶強想著接她去北京生活,但是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劉煥的卻住不慣。
大抵是不習慣北京的車水馬龍,也不習慣北京的人情往來,再加上總是閑著,多多少少有些想家,所以每次小住十天半個月就回村里捯飭那八畝地。
對于孩子的孝心,劉煥的總是視若珍寶。
王寶強給她的錢,總是不舍得花,買的衣服總是不舍得穿,有時候甚至好好放起來,等到重大場合才會高高興興地穿起來。
王寶強有時候也會帶著她一起去旅游,嘗嘗牛排,看看不一樣的風景。
但年紀越大,劉煥的就越擔憂兒子,從前擔憂王寶強在外吃苦挨餓,現如今擔憂王寶強太過操勞工作,身體會被熬壞。
或許是因為年齡大了,太過于憂思過度,亦或者是受王寶強離婚事件的影響,在2019年王寶強才剛剛為她慶祝完母親節后的一個月因腦瘤去世了。
王寶強回到家鄉辦母親的喪事,這世界上最護著他的母親走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當時幾次哭到不能自已,靠村民的攙扶才走完全程。
自從母親走后,相信很多人都有感覺,王寶強變了許多,不再是以前那個有點憨憨的王寶強。
經歷了妻子的背叛和母親的離去,看起來多了一分穩重和成熟。
但不變的是他始終記得母親劉煥的的教誨,在偷稅漏稅或者是其他明星犯法頻出的時代,王寶強愣是獨善其身,遵紀守法走到了今天。
而最近王寶強導演兼主演的《八角籠中》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開機。
近幾年王寶強的作品少之又少,而這一部作品將意味著王寶強的事業再創輝煌。
如果說世界上真的存在天堂,存在在天有靈,想必劉煥的看到兒子日漸成熟和強大,看到兒子在努力朝著自己的電影路前進也會感到欣慰吧。
不過只能說世界上或許會存在天堂,但是一定不會存在后悔藥,曾經王寶強說過:
“好長時間沒有見我媽了,人其實都知道,不可能父母陪你一輩子,陪不了你一輩子,有一瞬間,我就特別害怕失去我媽。”
道理都懂,但后來劉煥的去世的時候,想必王寶強還是在自責自己為何沒有多抽點時間回家看看,多抽點時間陪陪媽媽吧。
畢淑敏在《孝心無價》里曾經說過: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所以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要多加孝順,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再去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