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80后、90后小的時候,提到人魚這個詞,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都是《海的女兒》,當然也有的版本會將其翻譯為《人魚公主》,但故事都是那個故事。
故事中的海王有六個女兒,小女兒是故事中的女主角人魚公主,她的特長是唱歌非常好聽,在人魚公主十五歲的時候,海王允許她浮上海面,偏巧這天遇上了暴風雨,人魚公主在暴雨中救下了一位王子,并喜歡上了這個王子,可是小王子醒來的時候卻沒有看到人魚公主,所以他誤以為救了他的是另外一位姑娘。
為了能夠再次見到王子,人魚公主找到了海巫婆,海巫婆給她配置了一種藥,吃下這種藥后,尾巴就會變成雙腿,但是每走一步路,腳都會像被刀割一樣疼,并且如果王子愿意娶人魚公主為妻子,人魚公主將會得到不滅的靈魂,但是如果王子娶了其他女子為妻,那么人魚公主將會化為泡沫。同時人魚公主要想得到這種藥,還得割下自己的舌頭,讓海巫婆奪取她動聽的聲音。
人魚公主沒有猶豫地交換了這瓶藥,她也終于見到了王子,盡管王子很喜歡人魚公主,但最終他還是娶了那個被他誤以為是救命恩人的姑娘。人魚公主的五個姐姐為了救妹妹,將自己的頭發給了海巫婆,海巫婆給了人魚公主一把刀,只要能用這把刀刺中王子的胸口,人魚公主就有救了,但是最終人魚公主沒有忍心去傷害王子,選擇了自己跳進大海中變為了泡沫。
其實這個故事即使是現在讀起來,也會讓人有些傷感,至于王子到底愛不愛人魚公主?人魚公主的愛到底值不值得?只能說見仁見智吧。小時候在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可能也沒有人會想那么多,只是為人魚公主的結局感到惋惜,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要一提到人魚,腦海中就會出現那樣一個漂亮的公主形象。
后來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看到了更多關于人魚的影視劇,而劇中人魚的扮演者無一不是漂亮的美女明星,比如《人魚傳說》中的鐘麗緹,《藍色大海的傳說》中的全智賢,《美人魚》中的林允,《人魚帝國》中的楊冪等等。
這些影視劇中的美人魚通常都套用了我國古代關于鮫人的設定,比如在《搜神記》中記載:“海中有鮫人,水居如魚,其眼泣,則能出珠”,很多影視劇中的美人魚眼淚也能變成鮫珠,再比如《述異記》中記載:“南海出蛟綃紗,泉先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余金。以為入水不濡。南海有龍綃宮,泉先織綃之處,綃有白如霜者”,很多影視劇中美人魚也能紡織出“龍綃”。
不過也有些人在看過了這些美人魚后也會產生疑問:“難道人魚這個物種里面只有女性沒有男性嗎?”后來隨著《盜墓筆記》、《鬼吹燈》這些盜墓題材小說的盛行,人們發現了原來美人魚里面也有男性,只不過這些男性并不美,所以他們也不叫美人魚,他們就是叫鮫人。
與女性鮫人相比,男性鮫人可要慘得多了,在很多的盜墓類小說里面,男性鮫人都會被制作成古代大型墓穴中的長明燈,其實這種說法在古代便有,根據《洽聞記》中的記載,由于家人煉出來的油脂燃點非常低,所以用鮫人膏脂制作成的燈,可以燃燒萬年不滅,當然這種說法肯定是有很大的夸張成分在里面,不過從中也可以推斷古代確實會有人用鮫人制燈。
以男性鮫人煉油制燈,早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有了,據說秦始皇時期,有人在東海抓到了一對鮫人,準備進獻給秦始皇,但途中雌性鮫人跑掉了,雄性鮫人則被制作成了長明燈,雌性鮫人逃回東海之后每天想到雄性鮫人就會落淚,每一滴眼淚落入海中都會化為珍珠,東海的漁民每到月圓的時候,就會去海中尋找珍珠。
在《史記》里面也有過這樣類似的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所以在前些年里,很多看過這些盜墓類小說和影視劇的人,往往一提到男性鮫人,腦海中浮現的就是古代墓穴中的那些長明燈。
近些年的影視劇中,男性鮫人又有了新的形象,比如《鏡雙城》里面的李易峰以及最近熱播的《與君初相識》中的任嘉倫,都是扮演了英俊帥氣的男性鮫人,這些劇的熱播估計會改變很多人對男性鮫人的刻板印象,也許再過幾年,提起鮫人,人們想起來就不會再有長明燈了,而是清一色的俊男美女,那時的鮫人也許會成為很多人向往的一個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