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希希
主持人大賽的制作讓央視在主持人的選擇上有了更多可選項,其實從近幾年央視主持人的陣容調整不難發現,節目制作方正有意培養更多優秀的年輕面孔,而未來撐起央視門面的主持人自然也會從這些年輕面孔中挑選。
從這個角度出發重新看待主持人大賽,由董卿、康輝擔任節目點評嘉賓,一眾知名主持人以及節目幕后制作人員擔任節目評審,讓主持人大賽的含金量瞬間提高,舞臺上那些表現出色的選手自然也能夠被觀眾所認可。
基于此,比賽結束之后不少優秀選手得到入職央視的機會。
按照比賽制作方向,新聞賽道、文藝賽道的選手們各有千秋,央視制作方根據對這些選手能力的一種判斷,將她們安排在不同的工作崗位。
當然也存在一些新聞賽道選手轉型成為文藝節目主持人,文藝節目選手轉型成為新聞主播的情況。
工作方向的調整建立在央視對這些年輕面孔的了解之上,而在這種了解下,不僅僅是工作方向的調整,年輕面孔的工作機會也會有所差別。
對比來看,新聞賽道的鄒韻、王嘉寧、劉妙然、崔爽等人;文藝賽道的尹頌、張舒越等人獲得了更加出眾的機會,和這些出鏡率有著明顯領先的選手相比較,李七月自然而然成為觀眾心目中的“意難平”。
讓觀眾對李七月感到惋惜的原因建立在她的實力和機會不成正比的工作安排上,觀眾對李七月的了解渠道并不算多,作為年輕主持人,在參加主持人大賽之前并沒有多少觀眾了解她。
不僅僅是李七月,其他年輕面孔同樣如此,觀眾會通過舞臺上的表現來判斷這些年輕人的實力。
以李七月來講,無論是開場三分鐘的講演,還是針對《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得到觀眾認可,這也是幫助她順利進入到總決賽的根本原因。
在大多數觀眾心中,李七月是這批參賽選手中的優秀代表,在入職央視之后她值得更多主持機會。
只是在張舒越登上春晚、王嘉寧參與主持門面節目、馮碩主持《今日說法》的工作安排對比下,李七月又處在怎樣的位置呢?她所參與主持的《大地講堂》在一眾央視節目中又處在怎樣的位置呢?
年輕面孔所需要的主持機會不僅僅是一檔節目的主持工作,而是該節目能夠切實幫助主持人提高知名度以及影響力,年輕主持人需要節目的熱度來幫助自己呈現在更多觀眾面前。
以李七月來說,《大地講堂》能夠幫助她打開市場嗎?
所以《中國詩詞大會》每每更新,市場總是會出現希望李七月主持該節目的聲音,也是觀眾對李七月事業發展的一種惋惜。
觀眾只能通過一些觀點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真正能夠影響到李七月工作的人還是相關節目制作方,既然如此,觀眾不妨思考下為何李七月得不到主持大舞臺的機會。
找差別來發現答案的話,李七月在參賽前已經主持央視節目或許是原因之一。
和其他選手相比,這是李七月第二次參加主持人大賽,也就是說在年齡上她并沒有什么優勢,或許和年輕的參賽選手對比之后能夠展現出自己的能力,但對比同年齡段央視主持人的話,李七月并不算突出。
當然這是不利于李七月發展的想法,觀眾也能夠通過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李七月登不上大舞臺的原因。
目前李七月就職于央視農業頻道,而在該頻道的主持人名單中,只出現了李七月一個人的名字,不難發現她有很大可能成為該頻道的門面主持人。
假設成為所謂的頻道門面之后,李七月的工作機會自然會有所增加。
如此來看,李七月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沉淀,沉淀自己的能力也好,沉淀自己的資歷也好。
在具備市場口碑的基礎上,即便現在沒有登上大舞臺,觀眾依然看好她擁有登上大舞臺的潛質。
校對丨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