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士兵突擊》爆火兩年后,原班人馬打造的《我的團長我的團》橫空出世,一舉創下多項新紀錄。同步聯播、零點放映、三集聯放、精編放送……十三年后,再也沒有一部戰爭劇可以比擬其當年之輝煌。
它能有這般成績,自有其“過劇之處”。
01
提到《我的團長我的團》,首先映入腦海的肯定是一群破衣爛衫,滿臉污垢的士兵的群像。因為,這部片子能成功絕不是一兩個演員能夠撐起來的,靠的是那一群有血有肉的角色共同筑起的靈魂。每一個角色就像一張完整的拼圖,缺一不可,全都充滿了靈魂。與其說是劇本設定好,不如說是演員演技好,這才是演什么像什么,而不是演什么都像自己。
康導給劇組制定了一條規矩,從我開始,在劇組期間不洗澡。打捷克式機槍要換槍管的還有配副射手,槍管發燙會卸下來散熱,總之就倆字:真實。湖南佬“不辣”的王大治開拍前,康導讓他提前一個月開始不洗頭,留長發,拍戲的五個月里也不準洗頭,頭上的虱子都經歷了好幾代。
潰兵就必須要有潰兵的樣子,每個炮灰都是黑不溜秋的,這是康導要求的,每個人都要曬,有一點黃都不行。演員一個個黑中帶紅,蓬頭垢面。這都是化妝師一層層涂出來的。在上完土的皮膚上抹一層膠水,等膠水干了,搓一下,皮膚就皺了。嘴唇的裂痕也是如此,把膠水涂在嘴上,然后薄薄地貼上棉花,再染色做成流血狀。
每次開拍前演員都要往身上撒土抹油,服裝鞋帽都是破破爛爛,戲服只有一套并且永遠不洗。劇中扮演蛇屁股的范雷因為烤瓷牙,康導看到說“60年前誰刷牙啊”,立馬讓化妝師給他做了牙垢,吃飯脫落了就反復補上,戲拍了5個月,范雷就吃了5個月的牙蠟。云南騰沖,號稱“極邊第一城”,西臨緬甸,地處云貴高原,紫外線很強烈,每個人都曬的黝黑锃亮。扮演豆餅的謝孟偉拍完劇后回校時,同學們都說:你這哪是去拍戲啊,曬得比挖煤的都黑。以上只是熱身。
02
“戲妖”顯然是一種褒獎,它來源于《我的團長我的團》:“龍文章是個妖孽,妖是智,孽是激流勇進”。僅一句“我只想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那個樣子”便足夠說明一切。
段奕宏成就了龍文章,龍文章也成就了段奕宏。每接到一個角色,他都要和導演談得十分明白,談妥了,聊通了,才答應出演。康洪雷找他聊了三次,他才松口,決定出演《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的龍文章。
他成為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第一個定下來的演員。為了瘦出顴骨,段奕宏“帶頭”減肥,單薄、瘦骨嶙峋,曬黑是常態。每天還要投入高強度的拍攝中,雖然看上去挺慘,但更顯得角色棱角分明。他有一場4000多字的臺詞戲,導演本認為他會完成不了,段奕宏幾乎是一口氣如夢囈般說出來,足足說了30分鐘。他說得很紛亂,就像他走過的路一樣紛亂。
導演片場直呼,“這特么才是藝人”。段奕宏也憑借龍文章這個角色入圍了第1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獎提名。雖然最后輸給了同年熱播劇《潛伏》的主演孫紅雷,但是在團迷心中,他也值得這個獎項。
2016年,在泰國拍攝電影《非凡任務》時,段奕宏得知當地有中國遠征軍的孤軍墓。他一個人走進墓園,在里面靜靜地呆了很長一段時間。
段奕宏說:它已經在我的身體里了。
03
劇中的男一號,是炮灰團的孟煩了。這部劇也應了徐崢評價他的那句,對表演完美的變態的極致追求,他為角色,毫無保留地“沸騰”。
為了等到《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的角色,他足足等了半年時間。
張譯第一次看完劇本大綱哭了一個小時。作為劇中重要角色,孟煩了幾乎貫穿整部劇,1500場戲,其中1450場與他有關。
按照劇情設定,人物一出場時左腿就已經瘸的。每場戲如果把走場、遠景、近景等都加在一起的話,張譯要表演14500場。不管是跑還是走,是站著還是躺著,必須讓人感覺到你是“真”瘸了,而不是演瘸子。張譯想盡一切辦法,終于在不依靠道具輔助的情況下,成功地“瘸”了。只要一進片場就變成了瘸子,導演一喊“停”,就又恢復了正常人。那種程度就好比用右手寫字吃飯一樣,順其自然。
為了說出純正地道的老北京話的方言,一天花17個小時練臺詞,簡直就是工作狂。整整43集,殺青時他幾乎成了貨真價實的瘸腿。來發現瘸腿比支撐腿整整細了一公分。火上加火,還憑借這個角色獲得了2009中國電視榜“最深入人心電視形象”。但是沒多少人知道,為了讓這個角色看起來更強壯,張譯特意增了肥——每天吃三袋蛋白粉,結果吃出個腎結石。
04
蘭曉龍從不表白追尋意義之類的鬼話,但掩飾不住他天馬行空極盡調侃的鬼才。為了創作《我的團長我的團》,蘭曉龍第二次來到騰沖,就決定要在這里把《我的團長我的團》劇本寫完。不同于以往抗日題材的正面表現,蘭曉龍選擇了一群潰兵為主角。蘭曉龍把導演康洪雷寫進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飾演康丫一角,第二個領便當。
連他本人,也不顧“天怒人怨”地在《團長》里客串了一把日軍軍官。
如果不是那場每個人都不愿意見到的事故,《團長》不會時至今日才完成。那么,也不會有了今天“悲劇英雄”的形象。2008年4月8號,拍攝一場戰爭戲時。煙火組組長郭巖帶領兩名助理到現場安裝調試爆破點,失手引爆了剛剛掩埋好的炸彈。一塊彈片穿透了郭巖胸部,兩名助理也被炸彈巨大的沖擊力波及,身負重傷。
12天之后,一座橋面的坍塌又造成了38名群眾演員從高空墜落,全員受傷,傷情不一。兩次事故,損失900萬元。事故發生后,輿論嘩然,導演康洪雷一連8天沒合眼,劇組甚至一度停拍。他說:“這是我到現在都不能原諒自己的事情。”停機的這幾個月里,有人念經祈禱,有人拿著白酒祭奠,張國強實在熬不住敲開康洪雷的房門:“康導,咱還拍嗎?”,康洪雷的回答也很堅定:必須拍!
頂著巨大壓力,康洪雷從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哪怕只剩我一個人,我也要把這部戲完成。重新開工后,導演康洪雷果斷決定換槍,把所有的槍支都換成了塑料的,只保留了形狀上的一致。在每一集電視劇開始,淡黃色鮮花下壓著一張信紙,寫著“獻給為我們這部戲付出生命的兄弟”。導演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對每個人的敬意。
生活本身是個困境,但其實可以更自由些的,其實可以更開闊些的,所以編劇把筆下的人物逼到困境和絕境,讓他們生發出一些希望與堅持,一抹黑暗之中的亮色。
05
歷史是由人寫的,可很多人寫不進歷史。這就有了,蘭曉龍把他們寫到最后。
炮灰團在南天門上堅守的日期從兩天變成了四天;四天后變成了八天。在龍文章的帶領下 ,炮灰團在樹洞里堅守了三十八天,打退了日軍多次阻擊,打出了中國軍人的精神。
這三十八天他們能得到的唯一指望的是龍文章說:不管他了,我們現在為自己打仗。
此戰之后,一下子來到六十年后,到了這個真實的世界里。由真正的遠征軍老兵飾演的老年孟煩了和老年虞嘯卿出現在騰沖,這也是這個地名的第一次出現。孟煩了看著虞嘯卿不停地問:“真找不到一個人了嗎?找不到一個我認識的人了嗎?”團長里的每一個人,最終都變成了騰沖國殤墓園里的無名英雄。
《我的團長我的團》歷經172天,正式殺青。40%的戰爭場面、400人的沖鋒陷陣、700余支真假槍支、100萬單集的天價、700萬的醫療賠付、10米的生死距離、連續8個未眠夜的運轉……在這172天當中發生了太多的幸與不幸,痛苦與快樂。
離別在即,更多的人感受到的是難受和失落。讀過蘭曉龍的原著小說,就會知道電視劇的結局之后,還缺失了數萬字的慘烈故事。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血淚史,但是遠征軍在西南邊境的作用卻是舉足輕重。他們保護滇緬公路,更保住了中國的西南門戶,避免重慶腹背受敵,將日軍拖入了戰線過長的尷尬境地。
它,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戰爭與人性。更可貴的是這部片沒有在橫店拍攝,而是到了云南保山騰沖中緬邊境實景拍攝,盡最大力量還原了那段歷史。它沒有歌頌戰爭中那些非人一般的英雄和精英,而是呈現了一段被遺忘被湮滅的小人物的故事。
如果要問為什么這部劇會讓他們如此看重?為什么能讓劇迷一遍遍地重溫?劇中,蘭曉龍選擇了一位憂國憂民的書生,他滿懷報國從戎的志向,想自己擁有一支槍打擊日寇,同時也在思考著民族復興的終極答案。他說出了全劇最振聾發聵的臺詞之一。
后來這個學生在一次與日軍的遭遇戰中犧牲。在蘭曉龍的劇里,剝下軍隊、戰爭這層包裝紙,他最終寫的是人,人的困窘和怯懦,勇氣與情誼;既卑微,又偉大。這部劇里,真正的主角是有缺陷有掙扎表現得不那么無畏英勇的小人物。
他們不是作為襯托精英們的綠葉和符號存在;他們也不曾被修飾得仿佛婚紗照一般不辨自我;他們想活下來,他們想保住他們的國家——這,才是真實的英雄,才是真正的人,才是一個草根國人對國土,對百姓的最直接、最本真的愛。
真正的經典,唯其探摸到了人心最深的那條線,才會令許多人癡狂,許多人戰栗。歷史如一條長河,身在歷史長河中的我們,被長河裹挾著向前奔流。無論我們做過什么,情愿或者不情愿,總是向前,最終總是死亡。“讓我們記住吧,記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