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從半歲開始就意外失去聽力,變成一個聽不到、說不出的孩子,你會怎么辦?
如果上面那個不幸的孩子是你的女兒,你該怎么辦?
健康、健全如我們,也許從來沒有設想過這樣的問題,而在一個真實的故事中,我找到了最令人“驚訝”的答案。
01、在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有一個獲獎者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她就是30歲的清華大學博士江夢南。
從小失去聽力的她,在父母的幫助下,通過學習讀唇語堅持上學,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大學、研究生,并最終成為清華大學博士。
當我們用“倒敘”的方式去看,這是一個特別勵志的故事,關于一個失聰女孩如何成為清華博士;
但當我們用“順敘”的方式回到故事的最初,才會知道這個故事有多艱難殘酷。
江夢南1992年出生在湖南郴州的一個瑤族小鎮,父母都是老師,這個有著詩意名字的女孩,在剛來到人世間不久就遭遇了命運的重創。
江夢南6個月時,因為肺炎誤用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左耳損失了大于105分貝、相當于直升機起飛時聲響的聽力,右耳的聽力則完全喪失。
在她半歲這一年,世界以殘酷的方式“靜默”了。
一家人痛苦過、掙扎過、四處奔波過,最終被宣告了結果。
02、改變源于父母的念頭
他們決定教小夢南學會“說話”,讓這個聽不到聲音的孩子學會讀唇語、學發音,而不是像很多失聰的孩子那樣去學手語。
一個聽不到的孩子學說話有多難?
爸媽會把夢南的手放在自己的喉嚨上,感受每一個字發音時聲帶的震動;
爸媽會抱著她坐在鏡子前,一遍遍看著自己和別人說話的口型,一遍遍模仿發音。有一些口型很相似的音,她要把手放到嘴邊去感受氣流才能分辨。
“一個字念一萬遍我能夠學會,我父母都已經很開心了。”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不知道藏下了多少心酸和艱難。
接受記者采訪時的江夢南,除了發音咬字的問題,已經非?!傲骼?。
可我們永遠無法想象,一個年幼就喪失聽力的的孩子,在那個無聲的世界里,要經過多少遍的絕望,才能將“說話”變成一種“肌肉記憶”。
03、熬過了學說話的江夢南,更大的困境是上學。
爸媽希望她能去公立學校讀小學,像所有正常孩子一樣接受教育,可沒有一個正常的小學愿意接受她。
上學的年齡到了,江夢南無學可上,只能又背著書包去了學前班。
江夢南曾提到一個令自己非常難過的場景。
她的學前班和小學中間隔著一段臺階,小學在臺階上面,學前班在下面。
同班的同學都去上小學了,只有她站在臺階下,看著同學順著臺階往上走,“而我自己要往下走,我當時站在臺階上就哭了?!?/p>
因為父母的堅持,江夢南沒有上過一天的特殊學校。
當江夢南終于可以和別人一樣坐在小學課堂時,她比任何人都更拼命,因為讀書的機會太來之不易。
她是靠著坐在前排讀老師的唇語來學習的,看不到的時候,只能靠板書和課后自學。
學習狀態這樣艱難的學習狀態,可她一直堅持像普通的學生一樣,憑借著驚人的努力,她的成績一直在前列。
更“瘋狂”的是,為了補上自己耽誤的那一年,江夢南在四年級的暑假,愣是自學了五年級的所有課程,開學直接跳到了六年級。
“我就是來讀六年級的?!?/p>
當她走進六年級的教室,對詫異的同學說出這句話時,“我特別自豪、特別驕傲。”
這個好強的女孩,一路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初中、高中,考取了吉林大學的本科、碩士,在2018年,江夢南如愿以償地成為清華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博士。
清華是所有學子的夢,但這里學業壓力巨大,江夢南不能停止努力。
三年前戴上人工耳蝸的她,人生中第一次真實地“聽”到了這個世界,但要重新建立聲音和文字之間的聯系,她還要像小時候一樣不斷地持續進行聽力訓練。
對于30歲的江夢南來說,人生依然充滿挑戰。
04、“夢南的人生仿佛每一步都是困難模式,等待她去克服?!?/p>
這句形容江夢南的話,特別貼切。
從偏遠的瑤族小鎮到清華大學,她跨越的豈止是山河大海、人山人海,更是無數次絕望和“不可能”。
將絕望變成希望、創造了這些“不可能”的人,是她自己,更是站在她背后的爸爸媽媽。
小夢南的意外失聰,對整個家庭是摧毀性的,父親常常會晚上做噩夢大叫一聲驚醒,多年后回想都記得那種“想到就怕”的心悸。
可面對現實,“怕”是最無用和脆弱的反應。
沒人知道這對父母曾經流過多少眼淚,他們沒有再生育孩子,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唯一的女兒。
當他們意識到女兒只能這樣生活時,他們選擇了最難的一條路:讓女兒像普通孩子一樣學說話,去上學,努力成為一個“正常人”。
最難走的路,是父母陪著江夢南一起走的。
當女兒學說話時,是父母抱著她幾萬遍幾萬遍地練習。當女兒因為無法上學難過時,是父母告訴她:
聽不見是既定的事實,你與其怨天尤人,不如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它。
不用說那反反復復無數遍的練習,要消磨掉父母多大的耐心和信心,這一路,孩子或許不懂,但他們一定不止一次面對過自我懷疑、糾結甚至想放棄。
這一路的艱難,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在絕望的時候,有的父母會抱著孩子痛哭,但有的父母忍住了眼淚,比起陪著她一起哭,他們選擇幫孩子獨立走上那條路。
讓失聰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上學、考試、競爭,可能會有人說父母太“狠心”,可如果沒有父母的狠心和堅持,江夢南不可能成為今天的自己。
江夢南說:“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聽不見就把自己看成一個弱者,我相信自己不會比別人差,我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p>
因為父母的愛,她從來沒有看輕過自己;因為父母的堅持,她有了最堅定的信念。
或許全世界都說我“不可以”,但你們說“可以”,我就真的做到了“可以”。
05、擁有無限可能的孩子,背后都站著“狠心”的父母
“狠心”里藏著父母的格局。
曾看過的一條視頻,年幼的盲人孩子第一次帶著盲杖獨自出門,媽媽沒有告訴她,在后面遠遠地跟著。
孩子摔倒了,有好心人要去攙扶,媽媽流著淚默默地攔住了那個人。
因為她知道,孩子終要有獨自邁向這世界的一天,她有再多的愛,也不能代替你去面對這世界。
“父母之愛子,必為其計長遠?!?/p>
“困難模式”是人生的一場考試,人總要面對挫折甚至艱難、苦難。
我們的孩子都會走上考場,如果一直是你在替他們答題,他們永遠得不到正確答案。
人生不能缺少的一課,是挫折,你面對挫折能付出多少、堅持多久、走到多遠,是你的能力,也是父母的格局。
短視的父母,都在給孩子找捷徑,讓孩子繞過所有可能遇到的高山,他最終可能會跌倒在一個小土坡。
有格局的父母,不怕孩子摔跤、爬坡、走彎路,讓他們吃到該吃的苦,才知道怎么去得到“甜”。
父母能留給孩子最好的生命禮物,是讓他能夠以獨立的姿態,面對這世界的所有,對美好,甘之如飴,對苦難,不怕不懼。
這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