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方正 編輯|夏添
“我叫向琴琴,我畢業于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在名校精英遍地跑的職場綜藝里,通常會安排一個低學歷主角逆襲的劇本,但當觀眾看到專科畢業、連專業都不匹配的向琴琴的那一刻,仍然是震驚的。
比向琴琴更具神秘色彩的是,節目選取了可能是職綜歷史上最硬核的職業:法醫。《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開播伊始,最先吸引來的不是綜藝觀眾,而是懸疑愛好者們,《法醫秦明》原型秦明的出現,配著高能尸檢場景,帶給觀眾刑偵劇般的爽感。
憑著超前的選題,《法醫季》開播就空降云合數據的綜藝霸屏榜第五名。無獨有偶,此前上線的另一檔職場綜藝《一往無前的藍》如今穩坐該榜單的第二名。近期播映熱度Top5的綜藝里,職場綜藝強勢占據兩席,“打工人打工魂”何時燃到綜藝界了?
犀牛君這代人的職業啟蒙,八成要拜TVB所賜,律師大壯舌戰法庭、飛虎英雄火來身擋、金融大拿運籌帷幄、仁心醫師妙手回春,幫幼年的我們提前演練了做大人的cosplay。直到大些后見識到《非你莫屬》的恐怖面試,領略到那些《令人心動的offer》沒那么好拿,才明白,長大的煩惱可多著嘞!
所有的職場綜藝面前都擺放著一個元命題:社會學意義上,它比任何節目科普價值都高;但可看性上,它幾乎站在綜藝娛樂本核的反面,有時給打工人帶去的反倒是負面情緒價值。拿捏住娛樂屬性和社會意義的平衡點,2022的這些職綜能做到嗎?
法醫尸檢,消防演習
職綜開始“劍走偏鋒”
這廂是直面真實罪案的仿真尸體抽絲剝繭、洗冤澤物、滴血追兇,那廂是身臨真實火場體驗逆行者的生死時速、不避湯火、英雄不凡,不得不說,當下職場綜藝在沉浸感場景的打造上有了長足進步。
而這種視聽觀感的進階,首先離不開兩檔新綜藝皆取材“獵奇職業”的劍走偏鋒。盡管犀牛君并不認為他們對職業面貌的呈現手法是獵奇的,但客觀來說,拍法醫、消防員這種遠離大伙日常、帶神秘濾鏡的職業,觀眾進入的初始心態一定是“獵奇”的。
你愿意和法醫握手嗎?在《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之中,對這類職業刻板印象的打破比比皆是。秦明說自己寫《法醫秦明》源于一種屢遭“不吉利”職業歧視后的委屈,而當觀眾看到8名青春洋溢的準法醫實習生,就是“重塑”對法醫認知的開始。
原來法醫切開尸體的“第一刀”很有講究,既得考慮對死者人格的尊重,又要不妨礙死者面容完整;原來法醫的每項判定都直接決定法庭上幾個家庭的未來,所以要慎之又慎…… 經由節目里法醫界大拿們的科普,法醫職業的神圣感開始在觀眾心中逐步建立。
當然,僅有這些“硬核科普”對一檔綜藝而言太嚴肅了,一枚法醫小白如何在實習中一步步升級打怪,才是這檔節目能觸發觀者共鳴的敘事重心。這其中,向琴琴的出現堪比職綜里“天降紫薇星”的存在。
專科院校、護理學畢業,非科班出身,成人自考失敗、被迫進入殯葬行業,在一堆高校精英群里毫不起眼的向琴琴,像極了在平凡崗位上低調耕耘的我們。而她自述從小無懼殺生、立下法醫志向,“住”進太平間只為離夢想更近一步,這個故事背后的那份心酸、勇敢追夢的堅定,打工人們或多或少都感同身受過。
獵奇的非日常職業,不獵奇的平民敘事,這是《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打動人心的情感密碼,而異曲同工的是,對平凡火員、鄰家英雄的群像書寫,亦是《一往無前的藍》備受市場青睞的關鍵。
這檔全景沉浸式消防體驗真人秀,集結起張翰、魏大勛、張彬彬、秦霄賢、張顏齊、張嘉元6位藝人,卻褪其明星光環、變身6名消防新兵蛋子,跟隨教官逐一體驗高空速降、穿越地籠、救援假人、勇鉆真火、60s極限出警、47s破拆門鎖的真實消防工作,無形中拉近了“救火英雄”與普羅大眾間的心理距離。
《一往無前的藍》是劍走偏鋒的,又是真實落地的。消防菜鳥為完成“60s極限出警”與教官玩貓鼠游戲時,它發揮了明星真人秀一貫的搞笑優勢;教官王宸宇耐心教學登車訓練,向觀眾科普硬核知識之余,他的那句“救人是會上癮的”,又令眾人體悟到救火英雄們時刻抗在肩上對人民生命負責的擔當。
外交官、心理師輪番上陣
職綜的“社會學意義”
不可否認職場綜藝在娛樂性上的短板。
看《烈火雄心》我們能在烈焰滔天的生死一瞬里感受主角們的兄弟情深,看《法證先鋒》我們能在法證人員屢破奇案的推理爽感里追逐正義之光。TVB職場劇娛樂我們的同時,也悄然完成了對兩項小眾職業的科普任務,何必還要吃職場綜藝這個“代餐”呢?
看了《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和《一往無前的藍》才明白,或許職場綜藝全景式展現兩種職業真實面目的過程,就是對TVB職場劇“神化”消防員、法醫的祛魅過程,令普通人能更全面立體地了解這些職業、接納這些職業。
職場綜藝制作者們應當看清,職場綜藝至少在兩個層面上無法被職場劇取代。其一是它能借著對某項職業全面細微地科普、傳播,幫助更多年輕人進入這些較小眾的職業;其二是,它能結合著正能量、主旋律式的燃情表達,根本上改變全社會對于某些職業的偏見。
看了《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首期,我們能明顯察覺到它的科普意義和正能量價值。劉良在第二輪面試設置的“尸檢考題”,背后涉及到一樁傳銷罪案9名嫌疑犯、1名死者背后的10個家庭。正如嘉賓周雨彤所言,他們作為法醫做出的某一項判斷都牽扯到了10個家庭的命運。
周文墉(新中國第一代法醫工作者)、左芷津(新中國第一位法醫學博士警察)、劉良、周亦武,這些中國法醫界的執牛耳者們在節目里多次cue到,法醫的使命是“為生者權,為死者言”,是“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里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樣真實、燃情的職業理念輸出是職場劇萬萬給不到的。
《一往無前的藍》同樣如此,目睹警鈴響起后消防員同行們神速的出警,張翰等人瞬間領悟了他們身上“將人民生命視為最高”的職業使命感,該綜藝放棄了對消防故事戲劇性的獵奇消費,而以真人秀形式深入到消防員的內心世界,讓觀眾與之產生精神連接感受到到救火英雄們的平凡、可愛。
2022年待播的諸多職場綜藝項目,也在傳遞著職場綜藝賽道擁抱“正能量”的信號。芒果TV正在籌備中的職綜《你好外交官》,聚焦12位高校畢業生進入外交外事部門見習30天的過程,向世界展示中國新生代外交工作者、中國青年的新面貌,節目頗具主旋律色彩。
愛奇藝2022年綜藝片單里出現了一檔《從心開始的實習生》,從“心”開始,顧名思義,節目的觀察對象將是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據說節目將集結9位25+實習生去到國內最頂尖心理咨詢機構進行1個月的實習。
值得一提的是,該節目擬邀藝人嘉賓名單里出現了楊紫,去年由楊紫主演的職業劇《女心理師》曾掀起市場對于心理師職業的關注,《從心開始的實習生》似乎要更進一步,針對都市人心理問題頻發的現狀,希冀社會加強對于心理咨詢職業的了解和關注。
從社會學意義上來說,這些表面上有些“獵奇”的職場綜藝越來越多,恰恰證明了時代的某種進步,以綜藝之名令到社會關注到小眾卻有用的職業,升維了綜藝內容在娛樂之上更重要的社會價值。
不過,這些職場綜藝還要特別注意內容平衡、受眾接納度的問題。一要找到更有趣、自然的綜藝手法輸出那些有些枯燥的職業觀念,二要避免在展露真實職場競合時給“打工人”們帶去焦慮情緒。職場綜藝要出頭,它必不能做TVB職場劇的“代餐”,更不能乏味到讓普通觀眾們難以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