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哥譚的 ” 蝙蝠俠 “,無力拯救低迷的電影市場。
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2022 年第 11 周(3 月 14 日 -3 月 20 日),全國電影票房收入 1.99 億元,環比回落 10%,連跌七周。
更糟糕的是,據貓眼專業版 App,3 月 22 日,全國營業影院 5688 家,總營業率僅 47%;單日票房 1211.8 萬元,較前日減少 127 萬元。
于 3 月 18 日登陸中國內地院線的好萊塢大片《新蝙蝠俠》,一度被業界視為 ” 救市主 “。然而,受疫情致多地院線停業等因素影響,《新蝙蝠俠》表現乏力,上映至今票房仍未破億。
影市 ” 倒春寒 ” 現象,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好黑,好睡
若無本輪疫情影響,《新蝙蝠俠》能夠救市嗎?
答案恐怕也不容樂觀。
電影《新蝙蝠俠》由華納兄弟出品發行、” 暮光男 ” 羅伯特 · 帕丁森主演、《猩球崛起》導演馬特 · 里夫斯執導,改編自美國 DC 漫畫知名 IP” 蝙蝠俠 “。
IMDB 評分 8.5、爛番茄新鮮度 85%、北美票房破 3 億美元(2022 年北美票冠),《新蝙蝠俠》在北美市場口碑票房表現亮眼。
然而,截至目前,該片豆瓣評分僅 7.7。事實上,這個分數并不算低。但相較于諾蘭 ” 黑暗騎士三部曲 ” 的超高口碑,《新蝙蝠俠》表現得差強人意。
諾蘭版珠玉在前,《新蝙蝠俠》未能給內地影迷帶來足夠驚喜。
影片聚焦布魯斯 · 韋恩剛剛踏上英雄之路的故事,還原了漫畫原著中蝙蝠俠的偵探身份,并向觀眾揭露了蝙蝠俠不為人知的內心歷程。
綜合各大主流社交平臺觀眾反饋 ,《新蝙蝠俠》可謂 ” 佳片有余,神作不足 “。
鳳凰網電影主編秦婉認為,該片智斗部分沒有多高能,反派也沒有超越過往,如果對更高智商或者動作戲更精彩有要求,可能會有點失望。
對于非 DC 粉絲的普通商業片觀眾而言,《新蝙蝠俠》不具備 ” 爽片 ” 特質,三個小時的片長和相對緩慢的節奏,是種挑戰。
不少觀眾因此打出極低分,” 冗長冗長冗長 “,” 太好睡了 “,” 三個小時干點啥不好 “。
而在超長片長以外,影調太暗,也是《新蝙蝠俠》勸退觀眾的一大槽點。
盡管導演馬特 · 里夫斯在映前函告內地影院校準放映設備,并將亮度調至不低于 14FL,仍有大量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抱怨 ” 全程畫面好黑,看得頭痛 “。觀影體驗大打折扣。
時也,命也
截至 24 日 10 點,《新蝙蝠俠》上映六天,內地票房累計 9042 萬元。
3 月 18 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要求中高風險地區電影院一律暫不開放,低風險地區電影院要按照屬地防疫部署安排,” 該限流的限流、該暫停的暫停、該關閉的關閉 “,營業電影院嚴格執行上座率不超過 75% 的要求。
此前,貓眼預測《新蝙蝠俠》內地總票房可達 2.2 億元。但由于上海等多地院線停業,目前貓眼對該片總票房的預測已降至 1.43 億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國內觀眾對進口片的熱情也大不如前。
據國家電影局,2021 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 472.58 億元,其中國產片票房為 399.27 億元,占總票房的 84.49%,進口片票房占比不到 20%。
打入 2021 年中國票房 TOP10 的進口片,僅有《速度與激情 9》和《哥斯拉大戰金剛》兩部。
截至目前,今年票房突破 1000 萬元關口的進口片僅 10 部,全年票房 TOP10 中進口片數為零。
受疫情影響,中國電影市場呈現出票房向春節檔、國慶檔等重點檔期集中的特征。
春節檔后、清明檔前的這段時間,屬于冷檔期。雖然《新蝙蝠俠》救市無望,但若無該片上映,這段檔期勢必更加慘淡。
距離清明檔只有 9 天,許多業內人士期待清明檔能為中國電影市場帶來一波小高峰。目前已有《人生大事》《精靈旅社 4》等 10 部電影定檔清明檔。
其中,由朱一龍主演的國產親情片《人生大事》,領銜各平臺想看榜。影片講述一位殯葬師意外遇到一名孤兒,改變了自己對職業和生活態度的故事。
去年,同屬親情題材的電影《我的姐姐》曾在清明檔收獲 8.6 億元票房佳績。
不過,在當前防疫情勢下,10 部新片會否堅持如期上映,充滿了不確定性。
作者|李彤欣
編輯|曾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