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俞骨子里瞧不起外地人,這在第一集中就有暗示。
追求她將近8年的展翔,利用她公司午餐的時間,見縫插針地給她過生日,她卻在不經(jīng)意中流露出對展翔的歧視,“你來上海住了十幾年,上海話嘛,倒是講得一塌糊涂。”
如果說,顧清俞有錢、有顏、有品位,她有資本瞧不起展翔、馮曉琴這樣的外地人。但是,她人前人后兩張臉,才是她身上最偽善的本性。
且不說她對展翔不拒絕、不承諾、不遠(yuǎn)離,讓展翔心甘情愿地做了8年備胎,就拿第一集顧家生日聚餐后的言行來說,她對弟媳馮曉琴的偽善,就已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晚餐時,顧磊在馮曉琴的壓力下,向顧清俞提出了借錢,顧清俞以自己也要買房為由,拒絕了。
晚餐后,馮曉琴收拾著餐桌,沙發(fā)那邊,顧家父子三人繼續(xù)聊著買房子的話題。顧士宏勸顧清俞,說她現(xiàn)在一個人,也有房子住,犯不著傷筋動骨買那么貴的房子。
馮曉琴心里是有疑慮的,她想不通,大姑姐能花2000萬左右買第二套房子,都不愿意借給弟弟100萬買第一套房子。馮曉琴就直接問了,你是想置換一套呢?還是直接買呢?你不結(jié)婚,沒有買房資格啊?你不好違反政策的!
馮曉琴是貪,但是她不假,欲求寫在臉上。
當(dāng)馮曉琴在廚房洗碗的時候,顧清俞連一句幫忙的話都沒有,而是把顧士宏和顧磊叫到房間里,關(guān)起門來,開小會了。而這種行為,已經(jīng)是這個家里的常事了。
暫住在顧家的馮茜茜都看不下去了,問姐姐,他們又開小會啊?馮曉琴說,他們是嫡嫡親的一家人,防著我這個外人呢。馮茜茜不理解,馮曉琴都給顧家生了兒子了,怎么還是外人。
顧清俞關(guān)起門來,和顧士宏、顧磊說的話,斬釘截鐵。她不僅自己不借錢,還叮囑顧士宏不要借。
顧士宏擔(dān)心一家人尷尬,不知道該如何拒絕。顧清俞說,怎么說都行,“沒錢、沒到期、買黃金、買股票、留著養(yǎng)老,怎么講都可以啊,反正就是不借!”
“沒到期”這個理由,后來顧家大伯母也是這樣拒絕顧士蓮借錢的。家族聚會時,顧清俞聽到大伯母說,存了5年的定期,拿出來的話,損失太大了。
顧清俞在飯桌上當(dāng)眾發(fā)出一聲冷笑,諷刺說:“大伯母啊,我覺得你講得特別對啊,錢放在銀行定期多劃算啊,拿出來以后就變成活期了,利息不合適的呀。”
所以說,“沒到期”這個理由,顧清俞可以用給馮曉琴,但是別人用了,就活該被冷嘲熱諷。而且是當(dāng)眾讓人下不來臺,就連顧士宏都說她,你不好這樣陰陽怪氣地講話。
顧士宏本來覺得,馮曉琴想給小老虎買一套學(xué)區(qū)房,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顧清俞說,顧磊想買房子可以,馮曉琴想買就不行。
顧清俞之所以這樣想,還是因為她根本就沒把馮曉琴當(dāng)成一家人,盡管馮曉琴已經(jīng)為這個家操持了8年。要說伺候老人,馮曉琴這個兒媳婦,真的比顧清俞這個女兒強太多。
顧清俞嘴上說著“今天真是辛苦你了”,可是,她的心里,根本就不認(rèn)可馮曉琴為家庭的付出,或者說,她認(rèn)為馮曉琴作為家庭主婦的付出,不值一提。
馮曉琴在顧清俞心中,豈止是外人,更像個傭人。
開完小會,顧清俞要回自己的住處了。馮曉琴連忙拿上給她準(zhǔn)備的食物,送到樓下。顧清俞在樓下給馮曉琴說的話,那才是句句扎心。
顧清俞的第一句,“真不好意思啊,曉琴,你說,買房子這種事都趕到一塊兒了,也沒幫得上你。”這句話還是在給自己的不借錢,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馮曉琴說,“沒辦法,誰叫這個事情這么不湊巧呢。”
顧清俞的第二句,“我剛剛還在跟爸爸講呢,家里要沒有你,真的不行的。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你一個人撐著,我心里有數(shù)的。”
顧清俞表面上是肯定馮曉琴對這個家的付出,但是實際上,她是在敲打馮曉琴,你別想搬出去單過,你買了房子出去住了,不照顧老人是不行的。
馮曉琴說:“你平時沒少貼補家里,我們出點力氣是應(yīng)該的。阿姐你才是真的有本事,顧磊要是有你十分之一的本事,我都要笑醒了。”
依靠扶不起的顧磊,馮曉琴是買不起房子的。馮曉琴這是把對顧磊的不滿,明擺著說了出來。
顧清俞的第三句,“顧磊有顧磊的好,顧磊比較心善,不爭不搶的。他這個性格,確實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你也要有點耐心。反正這個家里,你好,顧磊就好,顧磊好,全家都好。”
這句話,就大有深意了。弦外之音,第一,顧磊不爭不搶,買房子是你馮曉琴的主意,是你貪心。第二,顧磊的性格不是一兩天形成的,你應(yīng)該早就知道,結(jié)婚前就應(yīng)該知道,所以,你為了上海戶口和顧磊結(jié)婚,就要接受他的缺點。第三,顧磊聽你的,只要你不出壞主意,我們這個家就好。
顧清俞就是這樣,表面上笑臉相迎、客客氣氣、體體面面,實際上話里有話,句句帶刺。馮曉琴也不傻,聽出了話外之音,忙說:“這個道理,我是懂的。”
俗話說,一物降一物,蒼天饒過誰。女神一般的顧清俞,也不是人人都仰視她的。而這個瞧不起她的人,竟然還是她的婆婆。
施源的媽媽原本是高門大戶的大家閨秀。顧家剛來上海時,就是租住施源家的房子。想起顧家當(dāng)時只租了朝北的那一間面積最小的房子,施源媽媽打心眼里就瞧不起這種外來戶。
后來施源家庭出現(xiàn)變故,施源媽媽精神方面產(chǎn)生了疾病。這個有點糊涂的婆婆,卻一眼看穿了顧清俞的本性。
婆婆對顧清俞的抵觸,除了因為施源有一個門當(dāng)戶對的娃娃親約定,還來自她對顧清俞的第一印象。
盡管婆婆對顧清俞有先入為主的成見,但是她對顧清俞的洞察卻十分準(zhǔn)確。婆婆說:“她那眼神嘛,很有內(nèi)容的呀,明明心里感覺很不好,可嘴上說的,讓你覺得很舒服。”
有的時候,看似清醒的人,容易被表象蒙蔽。而貌似糊涂的人,卻能看穿真相。
有錢、有顏、有品位,顧清俞的光環(huán),讓世人覺得她有資本瞧不起又窮又貪的馮曉琴。可是,相比顧清俞,馮曉琴的欲望寫在臉上,說在明面上。而顧清俞的人前人后兩張臉,未必比馮曉琴更坦蕩。
原創(chuàng)作者:大表姐影評。慢讀文字,我們相逢不晚。透過影視,品味人生百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