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新華社》刊登了一則訃告,悼念原中信集團董事長王軍,因病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七十八歲。
王軍去世以后,根據《人民日報》報道,多位國家領導人悲痛萬分,分別以不同方式對其進行悼念,感謝這位改革開放的猛將為國家所付出的一生。
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無論是王軍還是中信集團,這些名字都太過遙遠,而這也讓我們好奇王軍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個人,為何他的去世能夠引起國家領導人的關注?
在他的背后究竟發生了怎么樣的經歷?
開國上將王震之子王軍,中信集團的締造者之一
王軍是開國上將王震之子,也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后第一批猛將,原本理工科出身的他曾經先后在江南造船廠和武昌造船廠擔任工程師,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
1977年,王軍正式加入中國解放軍,在海軍裝備技術部計劃處擔任一位基層的技術員。
如果按照這個軌跡發展的話,或許他在未來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解放軍技術骨干,可是隨著改革開放浪潮的到來,歷史又賦予了他新的使命。
1979年鄧小平邀請榮毅仁等多位工商界的“老人”,共同探討改革開放的問題,思考如何搞好國家經濟建設。
談話中,鄧小平誠懇的表示,目前我們國家落后的已經太多了,必須抓緊時間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人力物力,撲到國家經濟建設上面去,要把目前社會各界有知識,有才干的年輕人給調動起來,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不單單是錢要用起來,更重要的是人要用起來。
或許是受到這句話的啟發,在此次談話之后,榮毅仁帶頭創建了中信集團之時,特意點名要來了目前正在解放軍海軍服役的王軍。
此時的王軍已經38歲,他的前半生當中幾乎所有時間都投入到了理工技術上,從來沒有搞過經濟建設。
雖然獲得如此重要的使命,但是并沒有相關經驗,未來如何完全是一個未知數。
中信集團剛剛建立之時,條件十分艱苦,雖然有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但是沒有多少人,全部資金只有五十萬元左右,甚至連辦公屋都沒有一間,全部都是租來的。
但是根據王軍回憶,雖然條件簡陋,但是大家都干勁滿滿,從上到下所有人都團結一心,立志要為國家經濟做出一番貢獻。
中信集團的主要業務包括金融、服務業以及工業,雖然是國字號企業,但是在當時并沒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彼時的一些國外企業已經龐大到令人難以企及的地步,榮毅仁在面前鄧小平時曾經憂心忡忡的表示:我們國家外匯有限,引進外國技術和資金知識往往受制于人。
比如德國西門子公司來華之時,很多部門和單位都對其進行了會談,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性,展露了誠意,但是這反而讓德國西門子公司翹起了尾巴,漫天要價……
想要從這些國際巨頭當中殺出一條血路,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王軍等人并沒有氣餒,在中信集團剛剛創建的十幾年時間里,王軍一直擔任副總經理。
在這段時間中,他親自和外商進行談判,積極擴張自身業務,經過十幾年的奮斗,他們奇跡般的將中信集團從五十萬元資產擴展到了價值數百億元的規模,堪稱世界經濟史上的一大奇跡。
領頭中信集團,奮戰四十年
1993年對于中信集團和王軍而言,絕對是一個轉折點,這一年原創始人榮毅仁被國家提拔擔任副主席,而原本奮斗活躍在一線的王軍則正式成為中信集團總經理。
王軍掌舵中信集團之初,他肩膀上的擔子不可謂不沉重,彼時的中信集團早年飛速擴張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
剛剛上任以后,王軍就發現了集團的兩大弊病,首先是集團內部裙帶關系嚴重,員工積極性受到了極大的壓制,不利于公司發展。
其次是資金緊張,彼時的集團賬面資金僅剩下兩百萬元,勉強夠發一個月的工資。
經過調研,王軍發現,目前中信集團持有大量的低效股權,一些項目雖然大把的真金白銀砸了進去,但是遲遲看不見回報,甚至遲遲沒有行動。
這讓王軍十分不滿,國家把企業交到了自己的手里,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集團砸到在自己手中,更不能讓國有資產變成個別投機分子牟利的工具。
一方面,他叫來了所有“停滯項目“的負責人,責令他們限期內把資金漏洞補回來。
另一方面,他也開始了大刀闊斧的制度改革,經過他的不懈努力,集團虧空的情況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并且迎來了迅速的發展。
1995年,王軍做出了另一個大膽的抉擇,那就是讓出中信集團之下中信泰富的20%股權。
這一做法起初并沒有什么不妥,畢竟商業之中出售股權是十分正常的操作,可令人意外的是,在雙方剛剛簽訂協議之時,中信泰富的股價為32元。
可是當股價轉讓之時,中信泰富股價迎來了增長,一下到了38元,出售流程還沒結束,就白白損失了36億元。
這使得王軍一時之間陷入了風口浪尖,甚至王軍還因此遭到了約談,但是事實證明,王軍的決策是正確的。
正是由于他的選擇,使得中信集團得到了上百億的資金補充。
等到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之時,幾乎所有的國企都迎來了虧損,但唯獨中信集團頂住了壓力,沒有伸手向國家要一分錢,甚至還支援了其他企業。
在王軍的手上,中信集團迎來了質的蛻變,如今的它已然成為一家涉及多種業務的國有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這與王軍當年頂住壓力的果斷決策不無關系。
2006年,時年65歲的王軍從中信集團卸任以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投資新疆之上。
新疆,對于王震王軍父子二人而言一直是一個“心靈故鄉”,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以后,王震負責在當地進行管理和建設。彼時的新疆只有400萬人口。
物資產量十分匱乏,單單是想要養活麾下9萬名解放軍就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老師從內地抵達新疆,山高路遠,單靠外部運輸糧食是遠遠無法滿足需要的。
因此王震抵達新疆以后的第一個命令就是讓轉轉向部隊下達開墾荒地的任務,在天山南北開拓了兩百萬畝良田,一改建國初新疆物產匱乏的名頭……
而王軍于2007年也開始了對新疆的投資,此時的王軍任中國天然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他認為在未來,煤炭和天然氣將成為拉動新疆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因此,在2007年的時候,王軍前往烏魯木齊與當地政府進行接洽,并且制定了為期三年,總投資額達五十億元的投資計劃。
王軍的這一果斷抉擇給新疆經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使得在中國未來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之中,新疆始終不落下風。
在新疆的三年時間里,他最喜愛的事情就是到當年自己父親所工作的地方看一看,走一走父輩所走過的道路,聞一聞父輩所聞過的天山空氣。
在這三年時間里,王軍幾乎奔走過每一處投資現場,和昔日投身邊疆墾荒駐防的解放軍一樣,他站好了自己的最后一班崗。
鮮為人知的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場館鳥巢的建立,也與王軍息息相關。
2018年11月23日,長安街知事《學習時報》對中信集團前董事長孔丹進行了一次專訪,此次訪談之中,孔丹介紹了2002年鳥巢招標的情況。
根據孔丹回憶,當時鳥巢招標十分火熱,王軍對此也是十分重視,多次詢問招標情況。
最后發現,如果強行拿下這個工程,那么集團很有可能會賺不了多少錢,甚至虧本。
可是在以往對公司業績十分重視的王軍這一次卻展現出了驚人的決斷:“即使賠本,也要中標!”
王軍下達命令,無論付出多少代價,也要拿下鳥巢工程。
在他看來,鳥巢的建設是我們國家的大事,更是我們民族歷史的一件大事,這是從商業角度上根本無法衡量的。
一來交給其他企業,王軍實在不放心其他企業會不會認真,能不能搞好,二來,在王軍看來,能夠參與如此項目,本身便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最終,在他的堅持之下,中信集團成功中標,順利完成了鳥巢的營建。
英雄暮歌:從離休再到離世
但在事業的如日中天的同時,王軍也迎來了自己的落幕。
他已經太老了,截至新疆投資計劃完成,此時的王軍已經69歲高齡,體力和精力也都大不如往前,此時的王軍終于做出了那個艱難的選擇,下崗。
事實上,王軍在很早之前就曾經思考過自己在未來下崗后的生活,他曾經多次和同事半開玩笑的說道,如果退下了,那就到中信集團的國安高爾夫球場當一個修剪草坪的師傅。
王軍對于打高爾夫球十分熱衷,是業界有名的愛好者,他曾經一天打過近百個球洞,還曾經一下午打跑了六個球童。
在工作之余,他一直致力于推廣國內高爾夫球運動,還曾擔任過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副主席。
但事實上,王軍也沒有真的和玩笑當中一樣,去高爾夫球場再就業。
在離職以后,他更多的時間是陪伴在自己的家人身邊,在小城里和鄰居下象棋,照顧自己的孫子孫女,與一般的尋常百姓沒有什么區別。
晚年的王軍身體情況一直十分硬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前往日本,在就餐過程當中王軍一口氣吃下了72串雞肉,打破了那家日料店的紀錄,令人嘖嘖稱奇。
但可惜的是,上天再也沒有給王軍機會,在75歲的時候,王軍的身體已經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了。
2019年6月,王軍因在醫院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79歲,6月14日上午十點左右,中信集團原董事長王軍遺體告別儀式在廣州殯儀館白云廳舉行。
本次告別儀式當中,除了王軍的子女和家人以外,還包括不少政商界人士,前往現場贈送的花圈和挽聯。
遺體告別儀式現場,人們回顧了王軍璀璨的一生,從早年從軍,再到中年經商,再到晚年離休,一張張王軍生前的照片展現出來之時,現場不時有人悲痛萬分,當場流淚。
王軍的一生是復雜的,也是精彩的,精彩到很難用某一句話來為其定性,但是在現場上,有人為王軍寫下了一副挽聯懸掛在大廳內:“博古通今鑄商海千鈞中信,品高卓越成高壇萬古山欽。”
“博古通今”決定了王軍的成功,“品高卓越”奠定了王軍的功績,或許這兩句話才是王軍一生當中最真實的寫照。
從王震和王軍父子二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時代不同的奮斗。
王震從1927年便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艱苦了斗爭歲月,在22年的奮斗歲月里,王震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新中國成立以后,王震又一直奮斗在國家建設的第一線。
直到1988年,在王震去世僅僅五年的時間,他依然在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可以說是為國家流盡了最后一滴心血。
而王軍則是理工科出身參與,親自參與建設了改革開放之后第一批國有企業,在他的帶領之下,中信集團成功存活于市場之中,做大做強。
2021年8月2日,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名單出爐,中信集團連續第13年登上榜單,位居第115位,總市值超過4萬億元。
王震和王軍父子二人分別在不同領域為國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雖然斯人已去,但是他們的精神并沒有就此消弭,依然在鼓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