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新蝙蝠俠》劇照
近期,美國大片接連登陸國內院線,開年第一大片算是“荷蘭弟”湯姆·赫蘭德主演電影《神秘海域》,本周還有艾默里奇的《月球隕落》;而上周的熱門話題,自然是《新蝙蝠俠》。
《新蝙蝠俠》周邊,一個文件夾
如今美國大片的水平也都整體下降,去影院看《新蝙蝠俠》,其實不為了故事,那些類似的套路看多了,都大同小異,只是換了不同的人名。那看什么呢?演員的表演、視覺音效都有的可聊。其他層面的,資深影迷把結尾彩蛋的用意都講清楚了。對于我來說,更在意的是某種情緒、氛圍和節奏。
01 科特·柯本的歌聲
在布魯斯·韋恩的畫外音下,哥譚市的各種黑暗與罪惡展露無遺。在這個陰郁氣氛下,很有質感的吉他彈奏聲響起,似曾相識。歌者一開口,就把我帶到近20年前的大學宿舍生活。“涅槃”和“槍炮與玫瑰”兩張打口卡帶,幾乎是一學期循環播放。
科特·柯本的嗓音和這首Someting In the Way的確很符合影片的低沉暗黑,同時又具有爆發力的特征,當然也更符合蝙蝠俠韋恩內心的感受。柯本演唱這首歌最經典的場景就是1993年的紐約不插電演唱會上。
給影片配樂的邁克·吉亞奇諾有過超過20年的配樂歷史,代表作有《蜘蛛俠》《碟中諜》《飛屋環游記》《星際迷航》等。這次,他就是在涅槃樂隊這首歌曲的節奏和影響下,創作了影片的主線音樂,讓整體的音效與故事背景高度契合。
02 帕丁森和法瑞爾的臉
據說羅伯特·帕丁森當年是從5000名演員中被選中去演《暮光之城》的,現在來看,這張面容真的很像是來自吸血鬼家族。于是他搖身一變,順理成章地成為《新蝙蝠俠》這出暗黑歌劇的主角。而有意思的是,這張臉戴上面具后,下巴的棱角也是符合蝙蝠俠氣質的。
棱角還是比較契合的
如果說帕丁森的面容與這部電影相符,那么另一個認不出的臉,就有點讓人疑惑了。既然扮演真人,不是阿凡達那樣的角色,為啥要化妝到無法辨識呢?
如果不是在演員名單里看到科林·法瑞爾的名字,真的完全不知道他扮演的是哪個角色。而各種海報里,總能看見那個丑陋的胖家伙。沒錯,這就是“自毀形象”后的法瑞爾。要知道,很多人看法瑞爾的電影,曾經都是沖著顏值去的……
誰還能認出這樣的法瑞爾?
03 貓女賽琳娜
沒進影廳觀影前,活動現場就有扮作蝙蝠俠和貓女的模特站在海報前擺POSE了。
活動現場擺造型的模特
電影里的貓女賽琳娜可不需要長發,不想和之前版本安妮·海瑟薇一個樣,倒是靠近哈利·貝瑞的貓女形象。畢竟短發更利索,也更適合戴上那副頭套面具;而動作靈活的角色設定,就需要一個像佐伊·克羅維茲這樣身材瘦弱且性感的女孩。
魅惑的貓女
從社會都市家庭題材的美劇《大小謊言》里,是看不出佐伊有扮演貓女潛質的。但10年前的《X戰警》就不同了(下圖),這樣說來,其緊身皮衣造型都不是第一次嘗試了。近來,她也片約不斷。今年,她還主演了索德伯格的新片《KIMI》。
《X戰警》里的佐伊
04 懷特和特托羅
杰弗里·懷特其實很會演戲,只是在《新蝙蝠俠》里的警察角色其實沒能展現出水平來。他是同輩電影人中被忽視的存在,直到《西部世界》的出現。相信追了三季的觀眾,不會對這張面孔陌生。
臉上寫著大佬的傲慢
扮演貓女父親的約翰·特托羅大有來頭,他最經典的形象是30年前主演科恩·兄弟的影片《巴頓·芬克》,當時片中的造型別具一格,很有符號感。近幾年,大展演技的作品是他在2017年的美劇《罪夜之奔》里扮演的律師角色。在《蝙蝠俠》里,他其實搶了很多法瑞爾的戲,畢竟沒多少人能認出那個胖子。
05 怪人保羅·達諾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保羅·達諾就充當了很多電影里的各種怪人,反正大部分屬于那種變態殺手型角色。所以,當最后揭露“謎語人”是他的時候,就感覺挺對路子。這種感覺從2006年的《陽光小美女》里的沉默少年就開始了,到《囚徒》的時候已經爐火純青。如果要對標哪個人物,那就是《沉默的羔羊》里安東尼·霍普金斯扮演的漢尼拔。
《陽光小美女》的保羅·達諾
謎語人需要有天生的表現力,因為他給蝙蝠俠制造了大麻煩。在他被捕后在監獄里和蝙蝠俠對峙的那場戲,是需要咄咄逼人,凌駕于蝙蝠俠之上的。保羅開始了他一個人的獨角戲,好像面前沒有其他人的存在。
電影《囚徒》中的保羅·達諾
這場戲有大量的對白,好像此前沒有太多說話機會似的,籠中怪獸的嘶喊和自以為是的演唱,歇斯底里的表現,已經躍躍欲試,盡全力地羞辱和激怒蝙蝠俠。相信,保羅很享受扮演這樣的角色,讓他有機會淋漓盡致地揮灑演技。
電影《新蝙蝠俠》里保羅·達諾(謎語人被捕)
05 以往的蝙蝠俠電影
在網絡信息發達的時代,什么叫深入人心,就是你不需要搜索查詢就能想到的人和事。“蝙蝠俠”這三個字對我來說,馬上想到的還是諾蘭和克里斯蒂安·貝爾。看貝爾早期主演的電影還是《美國精神病人》,很邪性的角色,這種擅長表現內心復雜性格的演員,蝙蝠俠自然在不遠處等著他。
有這樣的組合,對導演馬特·里夫斯會有很大的壓力,不過這個拍攝了兩部“猩球崛起”的導演還算是在承接之外做出了一點自己的特點。早期的蝙蝠俠電影,比如蒂姆·波頓拍攝的版本,道具和美術造型還是顯得有些笨拙,畢竟是30多年前的電影,會在其中找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黑幫片的氣質,比如《鐵面無私》《好家伙》這類電影。
如果沒看錯,本片結尾是有段話向邁克爾·基頓致敬的。基頓就是和導演蒂姆·伯頓合作的第一代蝙蝠俠扮演者,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他近些年作品不多,2014年曾主演過當時的奧斯卡熱門影片《鳥人》,并獲得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也提名了奧斯卡。
仿佛“閃靈”附體
1989年的那部電影中,被蝙蝠俠推到化學池毀容后的小丑,是杰克·尼科爾森扮演的,在表演上夸張且瘋癲,好像有種把“閃靈”那個角色延續的感覺,當然在某種程度上奠定了小丑的某種特質,也為之后希斯·萊杰成功塑造新版小丑奠定了基礎。
而英年早逝的萊杰好像就是為了扮演小丑而活,他扮演的小丑深入人心,感染力極強。所以,這也是為什么說諾蘭版的蝙蝠俠深入人心的原因,他不但提升了蝙蝠俠電影的好看程度,也成就了貝爾和希斯·萊杰,畢竟某些經典的藝術創作是很難復制的。
巔峰一時,成就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