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火了,辦公室的茶水間,朋友間的吹水群,甚至初中生等奶茶的間隙,都在討論這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
但就這部劇來說,它的火,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預見的。
2018年年底,騰訊影業終于從當時幫梁曉聲代理《人世間》版權的一未文化手上,獲得了作品8年的影視改編權。一未文化創始人吳鳳未表示:“我們和多家一線公司溝通,騰訊影業堅定看好作品,快速做出決策。同時也得到了李路導演的高度肯定。給了我們極大的安全感,更是給了主流現實主義作品機會。”彼時,這部作品還未獲得茅盾文學獎。
本不打算將作品搬上熒幕
故事的原型是梁曉聲的弟弟和他的朋友們。他想寫很久了,但由于“一直感到準備不足”,直到60歲,花甲已至,他才覺得必須動筆了。
寫《人世間》的時候,作家梁曉聲并沒有將作品影視化的想法。他的創作初衷是“想將從前的事講給年輕人聽,讓他們知道從前的中國是什么樣子”。
此前,梁曉聲對互聯網影視作品的了解并不多,“我是個不能與時俱進的人”。他表示,此前只粗略地知道一些古裝和言情題材的,而在與程武、李路接觸之后,想法才慢慢改變了。
這是一個用專業換來信任的過程。“與騰訊的程總接觸后,發現他對現實題材是有情懷的,所以《人世間》交給他們,我很放心。”
而第一次和導演李路見面時,梁曉聲沒想到會長談三個多小時。他們對于現實題材的共同語言很多,李路對于表現工人階級的形象和理念,令梁曉聲贊賞有加。他開始覺得“這是一個緣分”,要全力支持他們,有難度也要支持。
半年拍完的作品
劇本打磨卻用了足足三年
2019年8月,《人世間》獲得了茅盾文學獎。李路很高興,更加確認“做這個作品是有它的價值跟意義的”。程武反復叮囑團隊:“一定要做好。”
從2018年拿到版權到劇本籌備,到2021年年初開機拍攝,程武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通過影視化的《人世間》向40年來在中國改革開放中為建設祖國添磚加瓦的各類人物致敬。
從時間上看,光是劇本內容,團隊就打磨了三年。甚至連從不做改編的名編劇王海鸰也被團隊打動,攜青年編劇,也是其子王大鷗加入其中。
團隊的用心沒有白費,如今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回報。
《人世間》首輪播出收官當日,《人世間》出品人,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程武在朋友圈感謝各級主管部門和各位領導,關心愛護作品,為創作爭取最大空間,感謝所有出品方的共同努力,及所有主創的辛勤付出,“最初導演和我說:希望做一部偉大的作品。而我也想把它做成一部能留下來的好作品。我們一起努力了,也希望能做到,最終交給觀眾們去感受和評價。但創作中這一路走來的溫暖與收獲,都讓我感到《人世間》值得。”
除《人世間》外,去年7月,與由黃建新監制兼導演,鄭大圣聯合導演的“慶祝建黨一百周年重點影片”《1921》正式上映,領跑七一檔,票房破5億。這兩部作品與正在播出的電視劇《心居》并稱騰訊影業和閱文影視的“時代旋律三部曲”。
民生大劇《心居》由魯迅文學獎得主滕肖瀾同名小說改編,滕華濤執導,海清、童瑤、張頌文領銜主演,馮紹峰特邀主演的當代家庭情感大劇《心居》正式定檔,該劇已于3月17日起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上星播出,愛奇藝全網獨播。
開播3日,《心居》在愛奇藝站內熱度破8000,衛視實時收視率也破1.4%。追完《人世間》略感空虛的朋友,可以繼續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