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在迅速變化的內容領域,把一場文娛活動連續辦十年是什么概念。節目還能整出新花樣嗎?互動玩法有變化嗎?觀眾會不會早膩了?
畢竟,芭莎慈善夜這樣的傳統盛事,熱度和話題都大不如前。去年那場,要不是朋友圈黃牛吆喝、豆瓣吐槽,很多人壓根沒注意到。
如今娛樂產業捉襟見肘,更讓人懷念那些好年份。互聯網公司爭相舉辦“xx盛典”“xx之夜”,一切欣欣向榮,仿佛要通向未來的黃金國。如今回首,那些曾經風光無兩的晚會又在哪里?
像YY年度巔峰盛典這種連辦十屆,且熱度一直保持不錯的,真是極少數。2013年,首屆YY年度盛典面世。時至今日,這場堪稱“直播圈奧斯卡”的年度盛典,已然成為主播和粉絲的年度紀念日,一種多方共娛、彼此奔赴的固定儀式。
剛剛落下帷幕的YY 2021年度巔峰盛典,活動當晚直播間熱度值高達852萬。說實話,硬糖君太久沒見過這么熱鬧的場面了。
當然,比起圍觀活動本身,YY年度盛典更大的意義在于:陪伴并記錄著十年來直播領域從內容到技術、再到人文的種種變化,也指明了行業的努力方向。
盛典講究完成度
好的年度盛典,往往有著較高的完成度,可以給人豐富完整的視聽體驗。
那些失敗的案例,多數是前期宣傳做得極好,后期內容卻相當單薄、冗雜甚至同質化,既容易因不佳觀感勸退原有受眾,也很難讓更多人產生興趣。
幾乎所有“盛典”、“之夜”,節目都是各種形式的唱跳,無非是換換表演陣容。看也能看,但不會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不利于打造具有獨立IP價值的內容廠牌。
以往的YY年度盛典,內容呈現進化趨勢,整體反響越來越好。但挑剔點看,也存在類型單一、風格局限等問題,仍有提升空間。
硬糖君觀察到最明顯的變化,相較過去,YY 2021年年度巔峰盛典節目編排明顯更合理,玩法和內核都有升級。因此活動當晚氣氛才持續走高,并呈現出一定出圈之勢。
唱跳仍是重頭戲。但今年的盛典打破常規表演形式,以混搭玩法將畫風迥異的表演者放在同一節目,從而獲得更多內容延展性。
奇妙的組合牢牢抓住觀眾的好奇心,風格碰撞則帶來新鮮的觀看體驗。非遺古琴大師謝東笑撫琴弄弦,YY主播大牧牧深情演唱,網絡神曲《踏山河》的古風韻味得以極致演繹,直播間好評如潮。
而實力歌手金志文和2021 YY年度殿堂盛典女主播文er同臺,表演起經典曲目《自娛自樂》,也頗得觀眾喜愛。這種明星搭主播的組合,在YY 年度盛典其實常見。但平臺總能找準嘉賓們的契合點,呈現出極具適配性的舞臺,讓人每次忍不住叫好。
金池和YY群星,騰格爾和淺藍,吳岱林和沙粒小姐等等,合作節目亦是可圈可點,一步步將直播間氣氛推向高潮。
這些都是慣常操作,2021 YY年度巔峰盛典的突破,還在于多元文娛內容的組合。
當YY主播安迪上臺說起脫口秀,“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我們的分組冠軍頒獎跟吃流水席似得”“承認別人優秀這事兒并不難,你把眼睛閉上就完了”的段子密集輸出,逗得觀眾在彈幕里瘋狂“哈哈哈”。
一場年度盛典,為歌曲表演、舞蹈串燒、花式脫口秀等都提供了舞臺。而拆開來看,不同群體可以找到興趣內容,為此發聲。組合起來,所有人都能獲得極具層次感的觀看體驗,助推傳播。
而游戲挑戰、福利放送系列互動玩法,更是將整場盛典有機串聯起來。直播間用戶在邊玩邊看的過程里,完成著圍觀者到“創作者”的身份轉變,參與感和儀式感得以充分釋放,情緒持續高漲。
聲量口碑都在線,2021 YY年度巔峰盛典有此成績,勝在完成度比較高。那些無法延續精彩的盛典和晚會,也到了好好抄作業的時候了。
新鮮感即吸引力
辦晚會、辦盛典一度很流行,但真正做到十年長壽的,少之又少。這不光是錢的問題,創作方面的局限性也很明顯。
在內容領域,如何長期保持創造力和吸引力,始終是最大痛點。盛典和晚會同質化嚴重,內容缺乏足夠新鮮感,長此以往,收獲的注意力只會越來越少,逆勢走紅那是想都別想。
而十年時間,YY年度盛典這個新物種,能夠進化成一項固定的儀式活動,將原本懸置于互聯網世界的情感,在主播和粉絲的現實生活里落地,顯然得益于對內容的精細打磨和迭代創新。
先說陣容。YY年度盛典誕生之初,基本是主播和公會自娛自樂,只在特定圈層有熱度。隨著“明星+主播+網紅”的穩定結構慢慢形成,各屬性的粉絲前來圍觀捧場,人氣和話題度水漲船高。
梳理十年YY年度盛典的陣容,我們會發現流動和更替始終在進行。前面幾年,流量藝人還是最大看點。到今年,騰格爾、金志文一眾實力明星登場,成為陪伴用戶的新力量。
不變的是,新老主播依舊強勢、各有風采。十年的YY年度盛典,十年直播行業的沖刷,讓我們看到:吳岱林、小阿七等優秀前輩,蛻變成人氣網紅;小八、瑤瑤牙等后起之秀,鋒芒已經顯現。
陣容不斷更換,既讓用戶有所期待,又能感受意外驚喜。2021 YY年度巔峰盛典剛落帷幕,很多粉絲已經在鼓勵自家主播再接再厲,好在明年舞臺占得一席。而頻頻刷臉的主播更是不能懈怠,在自我提升里守住江湖地位。
再看內容。很多盛典、晚會的節目,都是對網紅內容和流行文化的挪用拼貼。也不是不好,但高度雷同且中規中矩注定無法給人獨一份的感受。
2021 YY年度巔峰盛典的一大看點,就是原創內容。主播小阿七、林小珂、戴羽彤表演的原唱歌曲《從前說》《企鵝》《來遲》,讓人眼前一亮,也讓盛典更具獨立內容價值。
當然,舞美也是衡量盛典好壞的硬指標。在這一點上,YY年度盛典的用心有目共睹。場地從北京水立方到上海東方體育館、廣州長隆辦,再到觀瀾湖馮小剛電影公社,可以說每屆都有新看點。
而2021 YY年度巔峰盛典的舞臺,以紅、藍、金等鮮明色調打造而成,并用虛擬技術呈現旭日東升的畫面,頗具視覺沖擊力。第二現場虛擬直播間的亮相,更是增添了盛典的未來感和科技感。
除陣容更迭、舞臺升級外,互動內容的流變更令人感受到一臺商業盛典從“秀”到承擔社會責任的變化。
在2021 YY年度巔峰盛典,平臺展示了過去一年正能量版塊的成績,并官宣成立YY直播炬光聯盟,號召公會、主播等直播從業者,參與傳遞直播正能量、宣傳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投身青少年保護等行動中來。
活動當晚,YY直播通過福利放送,送出了一份特殊伴手禮——白狼林俗樹皮畫。萬千觀眾激情參與抽獎,也借此感受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可謂一舉兩得。
所以,當我們看這場年度盛典時,其背后涌動的,是科技與人文對娛樂內容的驅動。
風向標的價值
一場成功的盛典或晚會,除娛樂價值、審美價值、人文關懷外,產業價值也是必不可少的。成熟的創作語境里,它們如同一面折射行業和社會的鏡子,行業動向、文化流變等皆可蘊藏在內。
YY年度盛典這種長壽IP,縱貫直播產業的十年發展史,決定了其是各種意義上的風向標。
2013年的直播圈,風起于青萍之末,人們對新的產業還缺乏足夠想象力。首屆YY年度盛典雖然請來60多位主播,頒發出十多個榮譽獎項,但只在行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
第一屆年度盛典,變化肉眼可見
而后,2016年全民直播的熱潮掀起,2017年狂熱的直播行業趨于理性,期間還伴隨不少唱衰聲音。這種曾經新銳的娛樂方式,逐漸失去被熱烈討論的新鮮感。
這并非壞事,反而意味著直播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大眾娛樂消費方式。就和電視、電影、網劇一樣,人們關心的只是其中具體的明星和作品,而非形式本身。
到今天,主播已經基本實現規模化、職業化的主播,早已不再是新興職業。而新的問題擺在行業面前,即新主播還有前途嗎?他們的上升通道在哪里?直播行業未來往何處去?
以上種種,我們或許都能在YY年度巔峰盛典找到答案。
在YY直播這樣一個運營十幾年的成熟平臺,通常我們會懷疑流量是否早已固化。但事實上,躋身頭部通道始終打開,任何主播都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淺藍、文er兩位主播,曾在YY年度盛典刷臉多年,但并未拿到過“最高榮譽”。即便如此,他們仍堅持不懈地努力著,經歷漫長“陪跑”后,今年從騰格爾手里接過了那頂沉甸甸的皇冠,以年度殿堂巔峰男女主播的新身份驚艷亮相。
而淺藍和文er的前后,還有更多人在激情逐夢。往前看,坐擁千萬粉絲的小阿七、戴羽彤、吳岱林等頂流主播,憑借代表作、綜藝舞臺、路演現場等固粉吸粉,完成從主播到網紅的蛻變。
往后看,嶄露頭角的雙小吱、小八、露曉久等“新人”主播,正在不斷尋找個性標簽,在持續打磨內容的過程里,不斷引爆自身價值。
在YY直播,我們既能感受主播的勤奮,也能看到平臺在網紅主播工業化培養上的努力。
從人設風格到直播內容,YY孵化團隊早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能以更快節奏、更低成本孵化更多職業主播和人氣網紅,并幫助他們不斷進行有效的校驗和調整,以適應外部多變需求。
數據顯示,2021年,YY直播合作的公會總數增長達到24%,星級和金牌藝人總數增長18%,2021年給公會主播的分成超過50億。在網紅孵化領域,2021年YY直播旗下網絡紅人實現全網增粉7100萬,新增百萬粉絲級別網紅8人,千萬流水主播5人。
孵化某一個、某幾個現象級網紅,或許還是運氣加持。但能夠迅速且批量地孵化網紅,幫助優秀代表持續出圈,不斷延長生命周期和商業價值,足以體現YY直播對市場和用戶的精準把握。
YY的直播生態,是由主播、網紅和明星共同構成。主播和網紅的界限相對模糊,正處于相互轉化的流動狀態。明星則自成一派,在各大品類展開激烈競爭。
去年開始,YY直播布局明星直播的重心有所轉移,焦點從流量型偶像轉向實力派明星。梁漢文、李斯丹妮、吳克群、劉惜君、《歪歪說》一眾脫口秀演員開播,成了用戶新的快樂源泉。這種變化也如實反映在YY年度巔峰盛典的節目編排里。
YY直播想講的故事很多,元宇宙亦是其未來內容版圖的關鍵一塊。此前,YY直播就透露過,將與百度希壤一起進軍元宇宙賽道,打造一個場景多元、沉浸式互動體驗的直播元宇宙。而在2021 YY年度巔峰盛典搞虛擬直播間,也許是這個性感故事的預告片。
中國人的情感表達總是含蓄而深情。在2021 YY年度巔峰盛典,一曲《星辰大海》收尾,唱的是主播的夢想,是YY的野望,也是直播的前路。也可以說,是我們每個普通人所期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