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少人知道世界電影大師——伯格曼
但你一定聽過,導演李安的這句話:
”我看不懂,但我大為震撼,仿佛被奪走了童貞”。
這其實就是李安看伯格曼電影《處女泉》的感想。
看不懂《處女泉》沒關系,
更適合我們普通人,或說所有母親和女兒都應該看的,是他的《秋日奏鳴曲》:
一個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女人,成年后如何去治愈自己?如何去和敵人(媽媽)和解?
我們都知道,當原生家庭不幸時,最好的辦法是逃開。
可是,對愛的渴望或者當病災降臨,最終還是會驅使我們,回到父母身邊。
這部電影的主角伊娃,就是如此。
伊娃已組建自己的小家庭,是一名在農村社區工作的牧師的妻子。
她與媽媽夏洛特(是某樂團杰出的鋼琴演奏員)關系不和,長達7年不往來。
但得知媽媽第二任丈夫過世時,她立馬激動地寫信,邀請媽媽來同住。
這是從小沒有得到足夠母愛的人,一輩子的渴望。
哪怕她自己早已做了母親。
伊娃正開心地給丈夫朗讀那封要寄給媽媽的信
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是:
兩人在一天內,經歷了短暫的溫情后,立刻爆發了劇烈的爭執。
雖然伊娃敏感,善于察言觀色,她知道媽媽所有習慣,可以預判媽媽的行為,洞悉媽媽每個表情的意味,她體貼、討好地為媽媽準備好一切,歡迎媽媽的到來。
但是一得知殘疾的妹妹也在此,媽媽立刻說出傷害人的話:
到了晚上入睡時,夏洛特遞給伊娃巧克力,并說‘這是你最愛吃的巧克力?!?/p>
可事實是,伊娃說:”你記錯了,是海倫娜愛吃?!?/p>
因為經常被媽媽無形中傷害到,這時的伊娃,還只是習慣性地承受。
反倒是媽媽隨意的一句:”伊娃,你喜歡我嗎?“,徹底點燃了她的委屈。
伊娃:你是我媽媽。夏洛特:這叫什么回答。
伊娃:你喜歡我嗎,夏洛特:可我愛你。伊娃:這不是真話。
兩人關于”愛“、關于”喜歡“的極限拉扯、閃躲,恰恰就是母女之間不存在愛的坦白。
既然開了頭,伊娃索性借著醉酒帶來的勇氣,爆發了對媽媽的一系列控訴:
1)”我不具備愛人的能力“
面對丈夫的求婚,伊娃卻說自己不愛他,從未愛過人,沒有愛人的能力。
其實很多原生家庭不幸的人,都會覺得自己愛無能。
是因為童年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愛。
媽媽夏洛特常年在外跟團演奏,無暇顧及伊娃。而伊娃的父親又因與妻子分居,且妻子出軌而心碎不已,反倒是年幼的伊娃經常安慰父親。
而媽媽夏洛特不僅沒有安慰她,反倒卻說:
自己也沒有被愛過,缺失愛人的能力,甚至覺得自己沒長大過。
2)”我敏感、喜歡自我否定,成了討好型人格“
缺乏愛的另一面,是對愛的極度渴望。
因此當媽媽夏洛特事業遭挫,不得不回家時,夏洛特為了補償自己作為母親的失責,把很大部分精力放在伊娃身上,而這對極度敏感的伊娃來說,卻是一場災難。
夏洛特糾正伊娃的站姿,一把剪了伊娃的長發,要求伊娃必須穿裙子,和伊娃一起閱讀她這個年紀看不懂的書。
正常情況下孩子會反抗。
但是那時的伊娃,太渴望媽媽的愛,想用自己的乖巧順從,來討好媽媽。
于是她潛意識里認為”是自己不好,所以才需要被改造“從而來將母親的行為合理化
因此伊娃,長期地陷入自我否定和厭惡之中,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3)”我超級善良,有圣母情懷?!?/p>
因為受過傷害,所以潛意識中有,對自己“內心小孩”的補償。
無論是,代替不稱職的媽媽夏洛特,悉心照顧被放棄的殘疾妹妹海倫娜;
還是面對自己的孩子(已故),肆無忌憚的釋放母性,變得快樂、溫柔、合群。
更是電影結束時,伊娃的態度發生360°大轉變的原因:
兩人爭執時,媽媽表明自己內心還未長大,需要伊娃的照顧。
而伊娃冷漠的拒絕,并表示她才是夏洛特的孩子。
等到媽媽夏洛特無法忍受,坐火車離開后。
伊娃去了墓地探望自己已故的孩子時,最終還是選擇,抓緊自己僅有的可能存在的愛。
因為意識到自己,還是渴望媽媽的愛,所以已經不介意:
自己是作為夏洛特的“女兒”來接受愛,還是作為夏洛特的“媽媽”來接受愛。
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標志著伊娃的成長。
最后,附上導演伯格曼曾經說過的話:我們在年輕時,從父母身邊逃開,而后一步步,再回到他們身邊,在這一刻,我們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