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浙江衛視的重推綜藝《王牌對王牌》第七季開播。這檔綜藝此前就積累了不少的人氣,能做到第七季的綜藝實屬很難得,既要留住節目精髓,又要推陳出新,讓觀眾看到更多的新意,想必節目組也花費了不少功夫。
開播之后,一時間與之前差距不小的內容,憑借著更優秀的品質吸引不少關注,為何《王牌》能成為“封神”綜藝了?
一、真正的“去娛樂化”
《王牌對王牌》第七季最新幾期上映后,不少觀眾通過與之前略有改動的模式內容不由“品出”,似乎受到娛樂圈“綜藝去娛樂化”活動的影響。
作為浙江衛視的常青藤綜藝《王牌對王牌》也不免受到波及,最新一季的整個節目內容相較于以往,更加地偏向于主旋律以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并且比例就目前而言仍處于走高的趨勢。
《王牌對王牌》能開播至第七季,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這檔“年紀不輕”的綜藝在國內市場上的不俗地位。
而最新開播的第七季,首當其沖面臨的就是“如何平衡‘去娛樂化’以及‘趣味性’”。
“去娛樂化”對于當下低俗娛樂充斥的娛樂圈是一場必行之旅。但大部分人卻會將“去娛樂化”過于片面及主觀地認為:徹底將娛樂化活動剔除,只留下主旋律空殼。
而實際上“去娛樂化”更深層含義是:將低俗且絕大部分僅限于感官上的娛樂,轉變為能在一定程度上啟迪觀眾思考,且具有文化內涵的高層次娛樂。《王牌對王牌第七季》的制作方精準地抓住這點。
從最近幾期節目的主題就可略見一斑,比如:以“尋找宋韻之美”的節目中,制作組首先在服化道上下足了功夫,王牌家族與嘉賓們皆紛紛穿著上相關朝代服飾的古風衣著,連帶著宣傳海報也摻雜了些許宋代元素。
并且,這類轉變還不僅僅流于表面。更深入一層,后續的節目游戲活動中,雖然嘉賓與王牌家族同臺競技的游戲總體模式未變,但它的呈現形式卻改頭換面,大體皆涵蓋著詩歌、古人為元素展開。
游戲活動中穿插著一定的文化內容,觀眾在看過臺上一系列表演時,暗感有趣、驚喜的同時,亦可在娛樂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獲取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知識與理念。
而且,《王牌對王牌》存在著沈騰、賈玲這對綜藝上的天選陣容。二人出色的喜劇功底以及節目氛圍把控,往往能夠在節目中生澀難懂的內容出現頻率較多時,通過他們獨有的方式,例如:互懟、調侃等,緩解整個節目的枯燥感,平添趣味性。
當然,比以往都顯得更高層次娛樂性內容的植入,不免會對臺上嘉賓的臺詞功底以及種種表述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有些觀眾也從節目中種種不起眼細節側面地看出,無論是王牌家族亦或是特邀嘉賓在面臨較為生僻的內容比例占據較高的橋段中,往往會需要些場外幫助從而完整表述。
但總體而言,許多觀眾皆對這幾期節目最終的呈現效果是驚喜的。更高程度的娛樂性與綜藝必須存在的趣味性,《王牌對王牌》制作方在二者中找到相對平衡的點。
而如此,對比其他一眾低俗娛樂性泛濫的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的嶄新一季無疑顯得誠意滿滿。
二、煽得恰到好處
近些年流行的綜藝模式,不少綜藝似乎皆存在著固定結尾——煽情。
而《王牌對王牌》在新一季的最新幾期中,雖然同樣避不俗,但總體觀感卻比之其他綜藝更顯真實、不別扭。
首先,制作組邀請的特邀嘉賓,絕大多數在大眾面前的形象都相對正面。比如:楊迪、趙文卓、張若昀……
而且,節目組也深諳“煽情不能‘煽’過頭”的道理。絕大多數時候皆是“眼眶含光”而非“淚流滿面”,并且適可而止,給予觀眾緩沖的空間。
看完一期又一期,還期待著下一個星期的《王牌》,不僅是快樂源泉,也是能量補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