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其實就是一部迎合時代的電視劇,滿足了當時人們的一種想象,小編我在16年看了一次,看完就忘了,從現在的眼光看,很落后。核心應該是理解作者心境,還要結合創作環境,例如魯迅老是批判國人,不能說國人就是有問題,上下5000年都是一樣,我單看這部片,就已經能說出幾個邏輯硬傷,例如其農戶外包,一家公司,你把各類環節這樣分包,就是一個小作坊集合地,品控怎么做?
我也沒見過哪個大公司會被小作坊嚇到,其現金流絕對比小作坊高,他隨時可以搶掉你那些所謂個體戶,甚至在你大降價的時候,迅速推出低價產品,比你價格還低,回頭再設立高價系列,雙邊打擊,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對簿公堂。總的來說,這是只是一部爽劇。但是單從這本書來說,我個人挺喜歡的,不盲目追捧的話,很多地方還是可以延伸思考一下,結合自身,用接地氣兒的方式去思考。
至于商戰部分我不是太認同,首先品控,農民自己給自己干,每個人都是小小的個體戶,自己找材料自己做,做好以后公司驗收合格才會收,否則就會砸在自己手上,這點在書中打官司的時候有寫到,是農民出庭自己說的,當產品和個人利益緊密掛鉤的時候,他們不會偷工減料,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你做不好,有的是其他人做,大家本來都窮,誰都想靠點手藝吃飯。
其次,我的理解,害死樂圣公司的不是格律詩品牌,而是他們的董事長林雨峰,書中也多次說到,他是一個“只有矛沒有盾”的傲慢商人,這才被丁鉆了空子,事實上格律詩品牌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商業模式,出口轉內銷也是當時市場上很常見的模式,幾篇文章也并不足以讓這個品牌被市場認可。
丁元英說的商業邏輯“殺富濟貧”,殺的是樂圣這些大品牌的知名度,他們自己的原創產品無法短時間和大品牌抗衡,所以選擇組裝,用樂圣的王牌產品做核心部分,但音質上卻要更勝幾分,加上他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北京音響街開門店,賣的價格卻要高出所有人的預期,以此使這個品牌在發燒友圈廣泛流傳開來,引起好奇心“憑什么這么貴?”,制造話題“就算音質好,也不至于這個價格吧!”,也讓樂圣公司把他們當成笑話,放低了戒備心,才會主動以更優惠的價格和他們簽約100套。
丁就是這樣一直布局,等到三年一度的展會開始,突然大幅降價,再限量銷售,引發現場經銷商的哄搶,徹底將樂圣品牌推到風口浪尖上,大家都覺得“原來我們心中的民族音響品牌竟然這么黑心?如果不是這么高的利潤,格律詩怎么能降價這么多?”這里的邏輯,我感覺和現在的網紅品牌營銷造勢的邏輯有些相像,但現在市場已經不像90年代那么愚鈍了,大家見慣了不好哄了,所以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搶占市場份額。
這三人本來和丁就不是朋友,只能說是合伙做事的陌生人,親密關系根本達不到和韓楚風這個地步,所以,丁創造了爬井沿的機會,但是不確保成功,不提醒危險,我覺得這已經夠好的了,更別說,丁還用了自身的資源,幫助解決業務問題了。你想想,假如有一個陌生人,提供資金擔保,提供人脈資源,給你一個創業機會,還手把手教你怎么做。這樣的人,不就是天使投資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