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早就沒落了,原本以為這些優秀的小品演員也該養養老了,畢竟都不年輕了,誰知道這些老師不甘寂寞,總能以其他的形式給我們帶來驚喜,那么今天就來做一個小品演員的實力排名。
12.潘長江
按照潘叔的知名度絕對不應該排在最后,但他如今的名氣絕對不是靠小品得來的。潘叔很懂得與時俱進,他直播帶貨,參加《歡樂喜劇人》,不過很遺憾,哪怕是面對那些非專業小品演員,潘老師的小品也還是下等的,毫無喜劇效果,并且炒冷飯。
不知道潘老師是喜歡小品這門藝術,還是想多賺點錢,沒有好作品就出來,未免顯得有些尷尬。說對了,“尬演”就是潘長江的風格,他在舞臺上經常又喊又叫的,觀眾也很識時務的給予掌聲,但坐在電視機前面的我們真笑不出來。
如今潘老師又因為直播帶貨搞得烏煙瘴氣的,真是晚節不保。不過潘長江的唱功和武術還是不錯的,但這些都跟小品無關。
11.鞏漢林
“鞏代表”最近比“潘子”還火,不過顯然鞏漢林更加精明,懂得審時度勢,從他在兩會的倡議和近期在網上道歉就可以看出來鞏漢林老師情商非常高。
否則他又怎么可能抱到趙麗蓉這棵大樹呢?他的為人跟他的臺風一樣,專門以柔克剛,本來趙麗蓉老師初期不太看好鞏漢林,但架不住軟磨硬泡,這才成就了鞏漢林的事業,事實上趙麗蓉帶著誰玩都一樣,當然了,筆者高度肯定鞏漢林的綠葉屬性,他的確是趙麗蓉身邊的最好搭檔。
離開了趙麗蓉的鞏漢林事業一落千丈,他之后又跟黃宏合作,小品質量明顯下降,雖說黃宏的小品也不錯,但跟趙麗蓉比,高下立判。鞏漢林跟這些明星演的小品整體還算不錯,唯獨他跟夫人金珠表演的節目,那叫一個尷尬,比潘長江還尷尬。
10.郭達、蔡明
郭達和蔡明是不可分開的,甚至我們一度都認為他們是兩口子。二人的作品其實都是以蔡明為主,郭達為輔,而蔡明也確實撐得住舞臺,兩名演員在早些年確實為觀眾帶來了很多好的作品。
新世紀到來之后,二人的小品幾乎沒有一個好笑的,但總體上還算對得起觀眾,畢竟演小品主要看眼緣,觀眾看你舒服就行。后來郭達退出,蔡明找潘長江等人合作,看得出來蔡明很努力,變換各種造型和人設,人稱“百變女王”,但喜劇效果都很一般,觀眾也從早期的看蔡明的小品逐漸變成關注蔡大姐的身材。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跟趙麗蓉合作的小品《追星族》是難得的經典之作,當然有一半的功勞是屬于趙老師的,三人在一起孰強孰弱,顯而易見。
9.高秀敏
高秀敏是典型的有臺緣的演員,她是二人轉演員,演小品也算專業對口。其實嚴格來講高秀敏的表演不能叫作演技,就是一種本色出演,她的舞臺風格嘻嘻哈哈,毫不做作,這是我們喜歡她的重要原因。
我們不喜歡舞臺上拿腔拿調的表演,高秀敏那種農村大姐的形象深得人心,看她演小品很痛快,她有著明顯的東北人標簽,性格豪爽,不拖泥帶水。
盡管她是“鐵三角”中最弱的一環,但如果把她換掉還真找不到替代者,并且趙本山跟范偉獨立演小品的時候也明顯看得出高秀敏不在的缺失。可惜的就是高秀敏去世得太早,要看她那體格,說她有病,誰相信?
8.范偉
范偉是唯一一個能在舞臺上讓趙本山笑場的人,當然后期宋小寶也做到過,但說實話趙本山的徒弟都是那種“耍猴式”的表演,根本無法和范偉相提并論,他們的表演相當不高級。
范偉年輕時候說相聲就很幽默,但始終不溫不火,早年間也跟趙本山合作,盡管范偉演得非常好,但觀眾的關注點始終在趙本山身上。
后期趙本山為范偉量身打造了一個人設,這才讓范偉火遍全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范偉的表演風格樸實,從不過力,這點和其他小品演員形成鮮明對比,他從不靠大喊大叫吸引人的注意力,而是通過每個細節來陶冶觀眾。
盡管蔡明各種改變造型,但她的人設始終是一個強勢大姐,而范偉才是演啥像啥,他出演的每個角色都大不一樣,而他都能駕輕就熟。
范偉也是唯一拿到影帝的小品演員,這顆金子果然發光了。
7.郭冬臨
盡管郭冬臨近幾年有點沉寂了,但他的經典小品還是很多的,最經典的當屬早期的《有事您說話》,郭冬臨絕對是個極品演員,說實話,他的很多小品本身并不搞笑,但臺詞從他嘴里說出來就能讓觀眾哄堂大笑,就能要得下“彩兒”來,這是一名優秀小品演員的硬實力。
郭冬臨的這個屬性跟趙本山很像,同樣的話讓別人說就沒人樂,換成郭冬臨你就樂,這才叫表演。當然這也是天賦,其實演喜劇是最難的,隨便一個人都能讓觀眾感動,只要你有悲慘的經歷,而能讓觀眾笑出來,這里面學問可就大了。
郭冬臨是非常善于帶動臺下觀眾的,從他的小品中可以看到起哄的觀眾非常多,就是被他帶動的效果。如果按照作品質量等方面,郭冬臨的排名有些高,但如果從一個小品演員的素質來說,郭冬臨是難得的可以挑起大梁的優秀小品演員。
6.嚴順開
有多少人還記得這位“老實巴交”、斯斯文文的南方老頭?嚴順開有著相當高的藝術造詣,他是優秀的話劇演員,無論是演電影還是小品都手到擒來。他的代表作《張三其人》獲得過春晚一等獎,這在小品的黃金年代純屬虎口拔牙!而他跟黃宏合作的《難兄難弟》也深受觀眾的喜愛。
都說南方人不懂幽默,這話并不過分,但嚴順開的幽默,北方人看得懂,所以說藝術是不分地域的,只要是優秀的作品,我們都喜歡。值得一提的是嚴順開還算是周立波的師父,周立波曾經也很有機會接過嚴順開的衣缽,可惜他品性有些問題。
嚴順開去世以后,我們再也看不到任何南方的優秀小品演員出現過,所以嚴老師尤為珍貴。
5.宋丹丹
盡管有高秀敏和蔡明的競爭,但中國的喜劇女王只有一個,這個人只能是宋丹丹。
宋丹丹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是一名優秀的話劇演員,她模仿能力非常強,演啥像啥。早期跟黃宏合作就創作過無數輝煌,也因此導致黃宏離開宋丹丹以后一頓一蹶不振。
宋丹丹是唯一能搶走趙本山風頭的演員,首先她段位足夠,敢于正面跟趙本山硬剛,也更敢于要包袱,相反高秀敏在趙本山面前就明顯矮半截,敢敢趙本山分庭抗禮的也許只有宋丹丹一人了。宋丹丹跟趙本山合作的小品絲毫不次于“鐵三角”,并且“鐵三角”并不是三足鼎立,基本上是趙本山的獨角戲,而“山丹丹”組合才是真正的“二人轉”,兩個頂級的演員同臺飆戲,寸步不讓,觀眾直呼過癮。
盡管宋丹丹刻意擺脫小品演員的身份,但她給觀眾的印象卻永遠是那個喜劇女王。
4.黃宏
其實黃宏和宋丹丹也是“天生一對”,可惜宋丹丹過早地把黃宏給“甩了”。從表演上來說,宋丹丹是占據上風的,剛才說了,就是跟趙本山合作,宋丹丹也占據上風,何況跟黃宏了?
但把黃宏排在前面還是有道理的,首先黃宏是純粹的小品演員,他的創作能力非常強,這點是趙本山和趙麗蓉都無法相提并論的。其次宋丹丹相對比較投機,劇本好我就上,劇本不好我就撤,趙本山的劇本好我就跟趙本山合作。所以從作品上來看宋丹丹幾乎沒有爛小品,一方面說明宋丹丹很精明,同時也說明宋丹丹看劇本很準。
而黃宏離開宋丹丹確實備受打擊,但他還是創作出來很多高質量的小品,并且參加春晚的次數不低于趙本山,這點難能可貴。
每次都是黃宏拿著劇本去找宋丹丹,后來又找鞏漢林等人,黃宏是難得的能演能寫,而宋丹丹只能演,綜合來看,還是黃宏更厲害。
3.趙麗蓉
到了我們敬愛的趙麗蓉老師了,趙老師是評劇演員出身,年輕時候也不漂亮。但沒想到老了老了卻迎來事業第二春,她為人謙和,跟得上時代。舞臺上的她無所不能,無論是武術還是唱歌跳舞,老太太都在行。
這個看起來憨態可掬的老太太總是金句頻出,喜劇效果拉滿。只要有她在,她永遠是舞臺的焦點,能讓趙本山心服口服的人并不多。
趙老師鄰居奶奶的形象深入人心,她的表演極其自然,不多不少正好,這才是大家風范。順便提一下她的好搭檔李文啟,小老頭跟著趙大姐一起演小品,絕對是我們美好的回憶。
其實趙麗蓉哪里好,我也說不清,總之怎么看她怎么舒服!你有什么辦法?
2.陳佩斯、朱時茂
毫不客氣地說,朱時茂離開陳佩斯,起碼在小品行業是吃不開的。但二人作為黃金搭檔,既然有陳佩斯,就必須提朱時茂。
陳佩斯是我最佩服的小品演員,在他身上我們看不到藝人的銅臭味。他可以稱得上“小品之父”,因為正是他和朱時茂把小品帶到了舞臺上,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陳佩斯繼承了父親的表演天賦,他是把喜劇效果和深度結合得最好的小品演員。
陳佩斯的長相,按照朱時茂的說法,不演壞蛋都浪費了!沒錯,他不演喜劇真是浪費了,天生自帶喜感,并且不招人煩。有的演員站在臺上就討人厭,這是沒辦法的。陳佩斯創作能力驚人,總是推陳出新,嚴格來說,只有陳佩斯可以跟趙本山抗衡一下,但陳佩斯的格局明顯更高,人家不在乎功名利祿,只是低調地搞藝術,這點難能可貴。
陳佩斯一身傲骨,敢于跟任何不公平的事情作斗爭,他對藝術的追求也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對藝術要求苛刻的陳佩斯在生活中卻活得極其簡樸,他從不為五斗米折腰,更不消費粉絲,這點夠潘長江學一輩子的了。
1.趙本山
盡管陳佩斯是最好的小品演員,但“小品大王”只能是趙本山,這是毫無爭議的,你可以不喜歡他,但如果你否定他的小品,那你就是“二”。
趙本山的小品一度被人說成低俗,其實他早期的作品是與時俱進的,只是到后期他還是老風格,而新一代的觀眾顯然不能感同身受,因為時代變了,趙本山卻沒變,也正因為如此,趙本山也在巔峰期選擇急流勇退,這點是非常明智的,這點夠潘長江學兩輩子的了。
趙本山無論從喜劇效果還是作品數量都傲視群雄,不客氣的說,只有看趙本山的小品,那才叫看春晚!他被譽為“東方卓別林”,這話顯然有些言過其實,但足以說明他的偉大,他是難得的天才,都說小品成就了趙本山,而如果小品行業沒有趙本山,那還叫小品嗎?
很多年輕人對趙本山并不了解,筆者建議大家去看看他九十年代的小品,看看到底低俗不低俗,精彩不精彩!不要總是盯著宋小寶和小沈陽那些人,他們演的真不是小品,那叫“耍猴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