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段馮鞏與搭檔賈旭明說的小品短視頻引起網絡熱議,3月16日還上了微博熱搜,有網友質疑他吐槽國足,隨即被卷入鞏漢林與前男足隊長馮瀟霆關于中國足球的話題爭議之中。此外,足球評論人@董路也進行回應。
據北京青年報消息,3月17日傍晚,馮鞏的經紀團隊接受記者采訪時否認馮鞏創作此短視頻是吐槽國足,“這個作品是圍繞北京冬奧會創作的”。經紀團隊強調,馮鞏老師作為一個相聲演員搞創作,其作品肯定是要緊扣時代,反映社會現象,關注百姓生活的,要充滿正能量。無論是相聲作品還是現在社交媒體短視頻,也正因為此受到觀眾和網友的喜愛。
此外,經紀團隊還回應稱,馮鞏被卷入“鞏漢林與馮瀟霆之戰”是躺著中槍,他早前發布的談及國足的視頻被有人拿出來,純粹是蹭流量、蹭熱度;另外這種對于中國足球的說法很多,30多年前的相聲小品就聊過了,那時候大家都一笑而過,“現在干嘛要拿出來反復的炒作,這一點意思都沒有。”對于鞏漢林先生有關國足的言論,馮鞏經紀團隊稱,“漢林老師也是出于內心的、善良的一方面,沒有完全貶低人家中國足球,是對于中國足球的愛護和愛戴。就說了一個普通老百姓的心里話。”
需要注意的是,3月16日下午,足球評論人董路在微博上發文稱,“國足的流量,真香吧!”“提醒一下老藝術家:海參贊助整個中國之隊的,女足隊員也吃啊。到底誰蹭誰啊……”
3月14日深夜,中國男足國家隊隊長馮瀟霆發文稱,“每一個成功的背后,都有它付諸的時間成本,和投入成本。這些年,我們也遇到過類似情況,黑色3分鐘,打平出線,不同的球員卻總在犯相同的錯誤。然而我們只關心勝負,卻不知道為什么輸。
三年前的亞洲杯,我出現了失誤,再也無緣國家隊,我承擔了所有,對于外界的批評和指責我沒有怨言,可除了個人失誤外,難道沒有別的原因了嗎?可最后,球員,教練只是在無限承擔自己所能承擔的責任。
今年,國家隊輸給了越南,一點不意外,(我在平臺分享了其中的原因)比賽輸了,很不幸,又有球員出來承擔責任了。又是某個球員的問題嗎?我們一直在循環著。學法國,學意大利,學荷蘭,最后卻丟了自己。
這次12強賽,沒有打出理想的結果,可哪個球員不想榮歸故里,可差距就是如此,而且我們還有歸化球員呢。
這次有幾場比賽,我們總是在回傳,是技術原因,還是心理原因?每次比賽完,大伙都基本有一些業務交流,其中聽說有一場比賽是過于自信,就和4年前的12賽其中一場一樣!我們總是在原地打轉,卻沒有真正的解決問題。”
“這幾年,中超成績不好,先后降薪、限薪。現在大部分球隊都拖欠工資平均1年以上。換做任何一個人,老板告訴你我一年不能給你發工資,你愿意繼續干嗎?但大部分球員和俱樂部都相互理解和信任,共度難關,為了熱愛,為了情懷,也為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