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側耳傾聽》里有一句觸動人心的臺詞:“因為你,我愿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不想成為你的包袱,因此發奮努力,只是為了想要證明我足以與你相配。”
好的愛情是“你很優秀,我也不差。”我們相互崇拜仰慕,在不同的頻道,卻有同樣的振翅之心,在挫折和分歧中堅定攜手的決心,一起完成華麗的蛻變。而不是為了成全一個人的自卑,讓對方放棄她的碧海藍天。
可總有人看不開這一點,尤其是大男子主義在面臨“女強男弱”的情況時,自卑會不斷發酵成偏執,勾出人性的陰暗面,七年前央視美女主播馬然被害,就是因其男友張磊不滿她太優秀引發的。
對于害死女兒的兇手是張磊這件事,馬然的父母始終無法相信。兩個孩子都是他們看著長大的,他們從小青梅出馬,高三開始戀愛,一直到馬然讀完研究生,已經整整八年,期間感情一直很好,雙方家長都很滿意,已經到了要談婚論嫁的地步,張磊為何突然要殺害馬然?
這一切還得從馬然考研究生這件事說起。當時他們已經交往5年,是一對讓人羨慕的金童玉女,雖然在不同的學校,但都是校園風云人物,追求者眾多,不過兩人感情深厚,無人可撼動。
畢業后張磊進了環衛所當督查,是一個鐵飯碗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十分穩定。工作落實后,張磊就提議早點結婚,但在電視臺實習過的馬然,深知自己的能力和學歷都需要提升,才能更上一層樓,實現自己的主持人夢想。
因此在這件事上兩人產生了第一個分歧,張磊對女朋友雖然處處體貼,但內心深處的大男子主義作祟,他一直不太支持馬然的主持人夢想,在他的傳統觀念和對未來的規劃中,馬然畢業后當個老師,體面又穩定,婚后專心相夫教子就可以了。
他并不希望馬然去實現她的主持人夢想,他害怕在熒幕上閃閃發光的她,成為一道遙不可及的月光。再者他的私心不希望馬然處處勝過他,若是她賺得錢比他多,工作比他更出色,他豈不是很沒面子?
在他的世界觀里從未想過,自己也可以更優秀,和她一起并肩走上巔峰,而是希望女友去遷就他的自尊心。從那時開始,他的愛情就已經變了味。
對于他的不支持,馬然也是生氣的,憑借多年的相處經驗,她也明白一旦自己遷就了一次,以后就會有無數次需要遷就,自己的快樂也許永遠比不上男人的面子。
所以她不顧張磊反對,執意考取了研究生,她想如果張磊愛她,應該能懂得她的用心,相互包容和理解,才能走出燦爛的明天。可是張磊始終不明白,總是找著機會就要打壓她的夢想,兩人的價值觀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了,感情也出現了裂痕。
馬然讀研期間,成績優異,專業功底強,加上形象氣質極佳,還沒畢業就進入中央電視二臺實習,節目組的工作人員都對她稱贊有加,畢業后她的前途將是一片光明,成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指日可待。
事業上的挫折從來不是她的煩惱,她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可感情上的問題,她卻一直無能為力。從她去讀研開始,因為相隔異地,張磊對她的愛已經慢慢轉化成一種控制欲,他要求馬然每天都必須向他匯報行程,若是沒接他的電話,他便會疑神疑鬼,甚至大發雷霆。
馬然越優秀,張磊就越不安,開始變本加厲,對她身邊接觸的所有異性都抱有敵意,想得最多的就是:她會不會看上別人?以后肯定會嫌棄我不如她。好不容易馬然放假回家團聚,兩人也經常鬧得不歡而散。
這樣沉重的愛情太壓抑了,馬然以為兩人定下婚事,就能緩解矛盾。但在雙方父母準備結婚事宜的時候,兩人再次鬧得不可開交,張磊要求她放棄進入央視的機會,回老家發展。
越過荊棘,翻過巨浪,好不容易要到彼岸了,馬然當然不肯放棄。兩人之間的分歧太大,馬然對這段感情失去了信心,提出了分手。
張磊死活不答應,他自覺對馬然是真愛,覺得是馬然看上了比他更優秀的人,才想甩了他。這么多年,他已經將馬然當作了自己的所屬物,無法容忍她的“背叛”,加上幾年來的不安和猜忌,已經讓他變得偏執。
在馬然再一次不肯答應復合時,他掏出早已準備好的刀,砍向了自己的愛人,據他供述當時他心里想的是:我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整整7刀,一刀比一刀狠,將馬然在生命定格在了25歲。
之后,他冷靜地將馬然的父母叫了出來,告訴他們馬然死了,讓他們報警,他們以為他開玩笑的,可是看著他身上暗紅的血液,他們不敢出門去面對真相,隨即報了警,而張磊就在原地等著警方。
張磊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警方逮捕,《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張磊因為感情糾紛,殘忍殺害馬然,屬于情節嚴重的情節,最高可判處死刑,因其有自首情節,最后法院判處他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此后余生,不知他是否會后悔自己這樣毀滅性的愛。
張磊不懂馬然歲夢想的執著,從兩人選擇上的分歧開始,就已經漸行漸遠了,真正的愛情從來不是一方以為的遷就或付出,而是兩個人彼此成就,在漫長的歲月里,相互扶持,攜手去看更美的風景。
(涉及隱私,本案中人名均為化名,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僅配合敘事。溫馨提醒:尊重原創,請不要抄襲搬運和轉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