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知在線/木子
01被迫卷入“馮鞏大戰”
3月6日,老藝術家鞏漢林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呼吁,國家應該對勞動模范表彰制度進行改革,讓大家看到模范是有價值的。
鞏漢林為了論證這一觀點,舉出了反例,其中提到了足球:“比方說某足球隊,年收入三百萬、五百萬甚至上千萬了,球場上沒有看到他們進球,完全給中國人丟臉。”
此話一出,不禁讓廣大網友聯想起大年初一慘敗給越南隊的中國男足。網友們紛紛附和,道出了很多網友的心聲。
一石激起千層浪。足球界的評論員董路反唇相譏:“有事兒說事兒,別總丟臉丟臉的,說得像平時走穴賺錢、春晚演個小品就能給中國人掙多少臉似的。”
隨后,前國足隊長馮瀟霆拍案而起,瞬間點燃全場。
然而,這篇千字長文講述自己的委屈,然而并未換回半分網友的同情,反而招致大規模的吐槽。
網友認為,差勁就是差勁,難道還不讓說?近年來中國男足屢戰屢敗,戰績不斷刷新下限,讓球迷們大為不滿,當你成績不咋地的時候,那就躺平任嘲,這樣至少可以讓廣大群眾解解壓、出出氣、娛樂娛樂,也算是有了點存在意義。
隨后,馮鞏也被卷入馮瀟霆和鞏漢林的“馮鞏大戰”,只因他一則關于足球的視頻被網友們翻了出來。
馮鞏在視頻中說道,“咱們的運動成績直接和美食掛鉤。谷愛凌愛吃餡餅,因為是黃的,跟金牌一個顏色;徐夢桃愛吃串,她在空中飛舞都連成了串;女足愛吃面,因為她們知道要爭面兒。男足愛吃海參,渾身是刺,其實挺軟的。”
隨后,董路諷刺馮鞏蹭流量,春晚小品抄襲。
據悉,該視頻發布于2月份,馮鞏經紀人回應此視頻純屬躺槍。
否認小品抄襲網絡段子:“這不叫抄襲,是來源于生活,然后再把它藝術加工,按照我們的規律和方式、方法呈現給觀眾”。
并表示不會回應(董路),我們不認識他,也不知道他是誰,跟他也不熟,說什么都行,跟我沒有關系。馮鞏參加了33年的春節晚會,咱們用作品說話,不是用我們的評論去說話。
02 諷刺男足的鼻祖
其實,這不是第一個諷刺男足的段子。
1991年,牛群馮鞏合說的一段相聲,叫《亞運之最》。
這樣算來,馮鞏可以算得上是藝術界挖苦男足的祖師爺,當然拿現在的話說就是“蹭足球熱度”的鼻祖。
1957年出生的馮鞏,今年已經65歲了。
他家世顯赫,曾祖父是有“北洋三杰”之一之稱的馮國璋,直系軍閥的創始者,1917年出任代理大總統。
祖父馮家遇,留學德國實業救國,創辦了天津油漆廠、保定電燈廠;馮鞏的父親馮海崗、母親劉益素都是輔仁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他自己更是師承于相聲大師馬季。
從他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更是霸屏春晚30多年。
從1986年到2018年,連續33年上春晚,一年也沒落下過,他也從相聲小鮮肉,變成了年逾花甲的老臘肉!
一句“我想死你們了!”就能立刻讓人夢回春晚。
雖然出身豪門,后來又是家喻戶曉的名人,但是馮鞏并沒有過上幾年好日子。
因為家庭成分的原因,反而遭受了更多苦難。
1966年,在一片“打倒軍閥的孝子賢孫!”的口號聲中,9歲的馮鞏被攆出奢華的洋樓,和父母一起被趕到大昌興胡同的一個大雜院里。
那時,哥哥姐姐被迫離開了家,父母也被天天批斗。日子過得異常凄苦。
2005年春晚,在小品《藝術人生》中,馮鞏回憶起這段艱難的童年生活,一度熱淚盈眶。
“一個9歲的孩子,到菜市撿別人不要的爛菜幫兒,到工廠的廢土堆撿冒著熱氣、還在燃燒著的煤核兒。”
好在他從小就有優于常人的表演才能,靠賣掉曾祖父故居的一個大鐵爐,換來人生的第一把胡琴后。
他的曲藝天賦也在大院里初露頭角。
13歲那年,與同學合說馬季、唐杰忠的名段《友誼頌》獲得滿堂彩,于是一個13歲小孩兒會說相聲的消息傳到了馬季耳朵里。
馬季找到馮鞏,想收他為徒,帶到北京深造,可奈何他卡在了政審。
從技校畢業后的馮鞏,成為了紡織廠工人。并在紡織廠他認識了自己的好搭檔-劉偉。
后來為了改變命運,他和劉偉一起成為了沈陽軍區的文藝兵。但是花名冊并沒有他們的名字,在二人當了2年黑戶后,無奈被退回天津,成為了一名鉗工。
可馮鞏認準了說相聲,就從沒有想過放棄!一有空閑,他就坐火車到北京登門向師傅馬季求教。
天資聰穎加上勤學苦練,只要天津市有廠區文藝比賽,二人都能勇奪第一。
終于,在1980年,23歲的馮鞏成為了一名中國鐵路文工團的演員。
此時距離他第一次上春晚,還有5年。
1985年,經過5年的北漂,馮鞏已經在圈內小有名氣,幸運之神也終于開始眷顧他。
中央電視臺導演黃一鶴,找到馮鞏,邀請他參加春晚節目審查。
這就是,馮鞏33年在春晚大放異彩的開端。
他有如今的成就,全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與對夢想的執著。
03 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2021年12月12日,網上曝光了一段馮鞏在北京街頭蹬三輪車的視頻。馮鞏身體力行為冬奧會做宣傳。
視頻中,馮鞏身著一件樸素的小棉襖,頭戴一頂小帽,正在蹬一輛三輪車,車上還坐著兩個女孩。
旁邊有人問他:“你是馮鞏的模仿者嗎?”
他答:“不是,我是本尊!”
周圍人聽到是本尊更是興奮,起哄著讓他喊一句,他也熱情回應,喊出那句經典。
“我想死你們了!”
惹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周圍人開玩笑質疑他“您會蹬三輪嗎?”
他瞪大眼睛不可思議地回答:“會蹬嗎?童子功!”
“這倆大長腿,不蹬三輪,浪費資源!”
一開口就是馮氏喜劇那味兒。
網友都表示,馮鞏老師真的是太接地氣了!太喜歡了!
之前他坐公交就被網友粉絲認出來了。
粉絲們好奇地問他:“您怎么也坐公交啊?”
他答:“坐公交多好啊,坐公交有四大好處,省錢、省油、省心,人多的時候還能免費做腳底按摩。”
粉絲笑說:“那叫踩腳吧。”
全程與粉絲對答如流,被網友贊如同在說相聲。
見慣了明星日進斗金全身名牌,出行保鏢擁護,住著千萬豪宅。
馮鞏卻好似一股清流。
十多年前一家兩代人擠在一個狹小的兩居室,從來不代言任何產品,也不上任何綜藝當導師。
我們最經常見到的就是他不知疲倦地,在各地慰問演出的身影!
2019年豬年春晚最關鍵緊張的時刻,他帶團奔赴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后旗走進農村慰問演出。
要國民度有國民度,要作品有作品的他,沒有一點高高在上擺架子的姿態,而是始終保持著謙遜善良和樸素,從不賣慘,也不崇尚奢靡。
雖然身已離開春晚的舞臺,但心在哪里都是舞臺。
他始終把每場演出都當做“春晚”的舞臺。把每個觀眾都放在心理的最高位置。
他始終記得:觀眾永遠大于天!
這才是人民心中真正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