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棕櫚獎,是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而戛納電影節創立于1946年,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能夠評選上金棕櫚獎的電影,都是在藝術價值、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上都得到了認可,每一部都值得反復觀看細品。
第62屆(2009):《白絲帶》Das wei?e Band – Eine deutsche Kindergeschichte
德國導演邁克爾·哈內克的《白絲帶》的副標題為“一群德國孩子們的故事”,但顯然影片中表現出來的并不是普通兒童日常生活那樣輕松的氛圍。而是發生在德國鄉村的一系列令人恐慌的暴力事件,由此影射出了整個社會的畸形與恐怖,本應平靜的鄉村卻因人們渾然不覺并習以為常的專制與強權變成了暴力的溫床,被喚醒的人性之惡在其中滋生。孩子們從對父權的反抗慢慢演變到對整個社會的反抗,的確是個非常深刻的話題。
第61屆(2008):《墻壁之間》Entre les murs
法國導演勞倫·岡泰的《墻壁之間》故事極其簡單。法國的一所社區中學里,善良的法語老師被一幫無組織無紀律的學生搞得焦頭爛額。影片談不上有什么情節,但信息量極大。表面上,白人、黑人、黃種人等各色人種的孩子們聚集在一個課堂,自由地表達觀點兼顧搗蛋,似乎有著國際村般的寬容美好,實際背后卻隱藏著多元文化碰撞后的不兼容。而這種不兼容的直接表現就是,黑人學生普遍的絕望情緒(讀書無用),白人學生普遍的自私散漫(自我為中心游戲式地搬弄是非),以及華人學生普遍的羞澀自閉(溝通困難)。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片名叫《墻壁之間》了,它直指著交融的背景下無法打破的壁壘。
第60屆(2007):《四月三周兩天》4 luni, 3 s?pt?mani ?i 2 zile
羅馬尼亞導演克里斯蒂安·蒙吉的《四月三周兩天》背景設置在1987年蘇聯解體前夕,羅馬尼亞仍然明文規定禁止墮胎。情節主要講述了一個女生為幫助朋友墮胎前后12個小時的遭遇。
可以說是電影版的江歌和劉鑫,墮胎女從頭到尾楚楚可憐的樣子,但明明是她自己一直拖著不早打胎,把墮胎之前的準備都搞砸之后,讓女主為自己做這做那,還滿嘴謊言,然后女主為了她被禽獸醫生糟蹋之后居然半天才吭哧出一句謝謝……真的永遠不要把自己當圣母,為了不值得的人搭上自己的人生。
第59屆(2006):《風吹麥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英國導演肯·洛奇的《風吹麥浪》是以1920年愛爾蘭獨立戰爭與內戰為主題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大學生棄筆從戎,與好友和兄弟一起參軍,后因理念不合分道揚鑣甚至最后手足相殘的故事。
風,吹過重重麥浪,也掀過無數歷史。歷史中總有自相殘殺的手足,也總有守著殘破家園不離不棄的老母親。除了殺戮,不變的是綠色的山巒、土地,是風吹麥浪,民謠隨風而飛。風和民謠,都是如泣如訴。
第58屆(2005):《孩子》L’enfant
比利時著名兄弟導演達內兄弟的《孩子》,講述了一個意外得子的街頭小混混的成長與救贖故事。
片名《孩子》不僅指那個初生的嬰孩,也是在說并未成熟、責任與道德意識混沌的男主角,還適用于女主(由懵懂樂天到憤懣而決絕地獨自撫養孩子)
好啦,今天的推薦到到這里了,大家喜歡的可以點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