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冒險的電影必然牽涉到一個萬變不離其宗的主題——寶物。因為所有的冒險行為都是以利益作為第一推動力的,雖然正面人物往往義正嚴詞的披上了考古探秘的外衣。
但作為他們必不可少的競爭對手,也就是反派探寶小分隊,就誠實得多了,沒有滿倉的黃金或是什么統治世界的圣物,肯定是沒法勞其大駕的。
而從觀眾的角度來說,如果只是偷個液晶電視或是LV包包這種淘寶店里就能買到或是高仿的物件也是完全無法吊起觀影胃口的。那么,哪些寶貝家伙夠得上大牌導演與明星們深入虎穴去摸上兩把而觀眾也能主動掏票錢瞅上幾眼呢?不妨從幾部經典系列里來總結一下:
1、《奪寶奇兵》系列:約柜、安卡拉圣石、圣杯、水晶頭骨
如果要票選冒險電影的頭牌,我想《奪寶奇兵》系列應該是當仁不讓的。它是具有開創性與里程碑地位的,這得感謝三位好萊塢大牌:編劇喬治·盧卡斯、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主演哈里森·福特。感謝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冒險精神,沒有他們的試水與商業上的巨大成功,這一成本開支巨大的類型片也很難在之后的好萊塢影史上不斷枝繁葉茂、開花結果。也由此可以理解為什么這一類型片在國內市場很難運作,因為萬事開頭難。
陸川的《九層妖塔》算是開了國內冒險視效大片的先河,不管其褒貶如何,至少讓率先吃螃蟹的人嘗到了甜頭。很明顯《奪寶奇兵》系列的寶物是和宗教有關的。第一、三集是和《圣經》相關,分別是《舊約》里盛放《十誡》的約柜和《新約》里最后晚餐里使用的圣杯。
這兩者分別是猶太教、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圣物,敢于把它們搬上電影是需要一定勇氣的。還好這兩集電影不牽涉太多的宗教批判,只是單純的商業片,所以并未有遭到三大宗教的抵制與詬病。而第二、四集的寶物顯然是和地方性宗教相關的,更像是叢林巫教,甚至牽涉到了外星來客,所以看上去更加怪異與不著邊際。和第一、三集比較,經典味道略有下降。事實證明,寶物選擇的深得人心也是冒險電影制勝的一大要素。
但值得一提的是《奪寶奇兵》也開了此類影片的一個壞頭,那就是為了影片視效需求,瓊斯博士所到之處,古跡們幾乎都難逃被弄塌的命運,而寶物們也多半隨著古跡永埋地下等待下一批探險者。這究竟是想告訴我們不義之財終究不可得呢,還是想暗示如瓊斯般所謂的考古學家其實才是最大的文物殺手?
而由喬治·克魯尼導演的《盟軍奪寶隊》譯名里雖然有著“奪寶”這樣華麗與煽動性的關鍵詞,實質卻干了件真正對得起寶物的大好事。沒有破壞古跡,也沒有湮滅文物,卻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們才是非奪寶,而真護寶的“古跡衛士”(原名)。
2、《古墓麗影》系列:古鐘、潘朵拉魔盒
由一部我們大學時很流行的電腦游戲改編而來的電影,基本上屬于印第安納·瓊斯的女性版,它也是安吉麗娜·朱莉的鵲起之作。《古墓麗影1》的寶物是一只古鐘,據說是打開時間和空間的鑰匙。這是常用的冒險題材梗,反派通常是企圖利用神物毀滅地球的邪惡神秘組織。難能可貴的是影片將冒險地點放在了吳哥窟與西伯利亞這種未曾涉及的世界角落,讓更多的旅游愛好者找到了適合探險的目的地。
《古墓麗影2》秉承了第一集的神秘氣質,繼續挖掘了一個能摧毀世界的寶物“潘朵拉魔盒”,依然有一個邪惡組織,依然在神秘國度里冒險,只不過這次換到了中國。喬治·盧卡斯想讓印第安納·瓊斯從天朝長城之上飛車躍過的夢想終于被這位“愛冒險的羅拉”所實現,也算是完成了一個冒險電影的終極挑戰。
安吉麗娜·朱莉版《古墓麗影》雖然只延續了兩集便再無下文了,但這款經典游戲卻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仍在不斷地推出新版本。由此可見墓穴題材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冒險類型,國內現在已經擁有了《鬼吹燈》《盜墓筆記》這些品牌性的原創資源了,就看諸位大神導演如何演繹了。
3、《達·芬奇密碼》系列:名畫中的宗教秘密(圣杯)、反物質
《達·芬奇密碼》是一個異類,也是一抹驚艷。它來源于丹·布朗的超級暢銷小說,幾乎是一部眾望所歸的賣座電影。但由于它切入宗教敏感內容過多,立項之初便遭到了天主教的瘋狂抵制,但也從側面為它做了一次成功的宣傳與造勢。黃金并不是本片的關鍵寶物,那幾幅名畫《蒙娜麗莎》《達·芬奇自畫像》《最后的晚餐》以及若干古跡中隱藏的終極宗教秘密才是本片的點睛之筆。
而其續集《天使與魔鬼》則將寶物升格至一項足以毀滅世界的高科技研究——反物質。這有點向007靠攏的意思,但其內核仍然是其特有的宗教背景。有關于秘密宗教組織的噱頭是一個無盡的寶藏,郇山隱修會、光照派只是冰山一角,探秘型的冒險電影可以掘墓般的將若干陳年舊酒裝進時尚的新瓶子里。
很慶幸在我工作生活的城市——重慶出現了一部仿《達·芬奇密碼》的文學作品,羅渝所著的《失蹤的上清寺》,以一個寶藏作為線索,將重慶城若干的文物古跡作為路徑進行串聯,和《達·芬奇密碼》串聯眾多宗教古跡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在宗教、藝術、博學等方面,它和《達·芬奇密碼》還有著巨大的差距,但作為一部能夠起到喚醒現代市民對所在城市歷史記憶的作品來說,它已經居功至偉了。
如果每個歷史文化名城都能有一部這樣的小說,古跡熱便能在這些城市里煥發新生。如果再進一步翻拍成賣座的影視作品,無疑能對該城市的旅游業起到推波助瀾的巨大作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這方面我們得有文化自信,沒理由會輸給原本“野蠻落后”的美國人與歐洲人。
4、《國家寶藏》系列:《獨立宣言》寶藏、總統檔案寶藏
《國家寶藏》系列是冒險片領域一個全新的開始,它更像是《奪寶奇兵》與《達·芬奇密碼》的合體,即虛構探險與真實的文物古跡相結合,營造出亦真亦假的冒險故事。《國家寶藏1》的寶藏來源于開國元勛喬治·華盛頓、托馬斯·杰斐遜、本杰明·富蘭克林在某處埋藏的巨額戰備儲蓄金,秘密隱藏在《獨立宣言》中,而盜取《獨立宣言》顯然比盜個墓什么的更為刺激與具有挑戰性。
《國家寶藏2》仍然延續了“國家”的“寶藏”這一名符其實的看點,這次開采的是“總統神秘書”這一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寶藏目錄,而本次旅游線路是從白宮辦公室、林肯紀念堂到總統山。
可以這樣說,兩集《國家寶藏》是美國旅游局發布的“非去不可”景點宣傳片,也是美國文物局發布的“游客不文明行為”反面教材片,更是美聯儲發布的“黃金儲備之不可告人”霸氣外露科教片。能拍出《國家寶藏》是一個大國的底氣,就算沒有歷史,沒有傳統文化,有錢的主兒也能現編一個。
5、《查理曼大帝密碼》系列:尼伯龍根寶藏、命運之矛、琥珀宮寶藏
美國只有200多年歷史就鼓搗出了《國家寶藏》,歷史更長那么一點點的歐羅巴大陸當然不甘人后了。其中歷史最短的德國率先拿出了一套系列:《查理曼大帝密碼》。它堪稱《奪寶奇兵》+《奪寶奇兵》+《達·芬奇密碼》的合體之作。商業上的成功讓這個系列一口氣拍了三集,尼伯龍根寶藏、命運之矛、琥珀宮寶藏分別來源于德國史詩、圣經與二戰秘史,可以說將冒險題材很好的與德國本土資源結合了起來。而影片不能免俗的充當了德國旅游宣傳大使,將科隆大教堂、喜鵲石、新天鵝城堡、勃蘭登堡門、鷹巢等德國景點逐一渲染。
可以想見,歷史更為源遠流長的意大利、法國、英國此刻肯定恨得牙癢癢的,他們隨便拉出幾個帝王墓與大教堂都能把德國佬給嚇死。但可恨的是,被好萊塢的《奪寶奇兵》與《達·芬奇密碼》搶先了。
6、《飛鷹計劃》系列:上帝武裝、納粹黃金、十二獸首
歷數了歐美的冒險電影,發現一個不變的真理,冒險片必然要有濃厚的宗教、文化、歷史積淀才能玩出色。那么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天朝難道沒有此類型電影的杰出系列么?答案是:這個,真沒有。挖空心思想了下,似乎早年劉曉慶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有這么點兒意思,巨額佛財藏在了樂山大佛的腦袋里,這個很有些中國《國家寶藏》的即視感。
而有著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影壇倒是出品了一些類似影片。倪匡的《衛斯理》系列小說無疑和該類題材風格最為接近,于是便被間斷搬上了銀幕,比如《海市蜃樓》(于榮光主演)《原振俠與衛斯理》(周潤發主演)《衛斯理傳奇》(許冠杰主演)。
這些電影都有些年頭了,身為港片迷的我當然如數家珍,當年也算是大制作了。可惜這個系列被王晶的《衛斯理藍血人》徹底破壞了冒險性質。不過話又說回來,同樣是《衛斯理》小說讀者的我也清楚,倪匡在小說系列的后期原本就用離奇的科幻元素蓋過了早期的冒險本質,過于天馬行空也是該系列小說最終沒落的原因。
許冠杰、麥嘉的《最佳拍檔》系列則更像是《007》香港移植版,和冒險類有交集,但不純粹。程小東執導的《冒險王》則壓根兒是該領域探索的失敗作品,將現實與漫畫雜糅處理的結果是把影片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而反觀近年來的大陸與合拍片領域,《天脈傳奇》中規中矩,《刺陵》《尋龍奪寶》《帝國秘符》《落經山》等每部都雷聲大,雨點小,皆以失敗告終。而算得上華語片冒險題材中翹楚的看來也只有成龍的《飛鷹計劃》系列了。從1986年的《龍兄虎弟》、1991年的《飛鷹計劃》到2012年的《十二生肖》,俠盜杰克(注意,不是俠探杰克)已經伴隨我們走過了快30個年頭了。
這部系列的前兩集在香港電影工業的鼎盛時期也算得上是頂級賣座片了,而新世紀以后《十二生肖》的姍姍來遲也算是還了眾多飛鷹迷的一個心愿,盡管很多年輕影迷其實并不知道該片與《飛鷹計劃》的淵源關系,畢竟它們相隔得太久太久了。
說到寶物,從《龍兄虎弟》里的上帝武裝、《飛鷹計劃》里的納粹黃金直到《十二生肖》里的十二獸首,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成龍的與時俱進。第一集里的上帝武裝是子虛烏有的,這個完全是效仿《奪寶奇兵1》里的約柜。
由于中國觀眾對于西方宗教的不了解,這種牽強附會的寶物完全沒有號召力與吸引力,若不是成龍動作喜劇風格融入本片,它必然會淪為一部四不像的冒險電影。而第二集《飛鷹計劃》明顯擺脫了山寨模仿的桎梏,雖然寶物仍然是炒冷飯的納粹黃金,但將故事放在了撒哈拉沙漠則是本片最大的亮點,雖然這樣會弄得成本高昂。但那個年代自編自導自演的成龍在香港影壇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這得感謝一下好老板鄒文懷,沒有了他就沒有這部里程碑似的電影。
而成龍創造性的將喜劇功夫與風洞實驗這種軍事設備巧妙聯系更是該片的一大創舉。說《飛鷹計劃》占據了華語冒險片的巔峰位置我想是并不為過的。而合拍片《十二生肖》則更多的加入了主旋律元素,圓明園獸首的出場讓中國元素更為突出,這也是前兩集作為港產片所不具備的先天條件。而杰克·陳從前兩集的盜寶獵人過渡到了護寶大俠的身份也是在影片在大陸上映的必由之路,當然近些年來成龍本人在戲外的文物保護方面做了眾多的表率與貢獻,戲內的飛鷹杰克有如此轉變也是順理成章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冒險題材電影離不開的核心要素是寶物,但其實與宗教、古跡這兩者也息息相關。成功的冒險片往往必須同時具備這三者之中的多個要素。如果需要給以上經典系列譜寫續集,對于以上三者的充分挖掘必不可少。
想想導演們還剩下些什么資源吧,《圣經》里盛放《十誡》的約柜、最后晚餐所使用的圣杯這些頂級圣物都被用過了,諾亞方舟的遺骸、摩西的拐杖、耶穌受難的十字架、裹尸布……這些宗教里的圣物似乎還沒被炒過,都是潛力股。
而放眼到我泱泱中華,幾千年的歷史里隨處可見寶藏與圣物。但介于歪果仁對我們歷史的不了解,我們那些干將莫邪劍、傳國玉璽、佛祖舍利、玄奘袈裟什么的以他們尚不及黑熊精的文化水平是完全無法領略其中精妙的。在《木乃伊3》里見識一下秦始皇陵也已經夠他們崇拜好多年了。
而實實在在的,我們自己應該在該類題材電影里做出一定探索了。畢竟我們有大把的資源(寶藏、宗教、古跡),也手握大把的資金。現在而今眼目下,我們只缺少了一樣東西——好故事。當低收入的大陸編劇都能混到了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的境界時,也許我們就離成功的冒險片不遠了。
當然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得有好道具師、好的服裝設計與配樂、音效制作人,以及好的視效團隊……這樣一說,好像我們又什么都不具備了!?那些統統可以請外國人。至少,值得安慰的,我們還有好的導演、攝影與動作設計,查拉圖斯特牛張藝謀如是說。
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看到非常成功的系列冒險電影,蓋著如玩具、衣物與高鐵上充滿全世界的標簽:Made in China。讓我們期待見證中國電影帝國崛起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