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熱搜讓香玉看傻了:
意大利神劇《我的天才女友》要被國內翻拍。
國產版將根據劇集原著,意大利暢銷小說《那不勒斯四部曲》,進行徹底的本土化改編。
背景設定為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
雖然目前的陣容都還未知。
但消息一出,無一人看好。
而對于追過劇的粉絲和原著書迷,更是不能忍。
與此同時,《我的天才女友》原版已經被國內某平臺引進。
中文海報宣傳標語為:
「塑料閨蜜情,意大利版《七月與安生》」
「興風作浪的閨蜜,一聲姐妹一聲仇。」
如此掉價的宣傳語,讓人看得絕望。
腦海里,那個翻拍版仿佛已經有了《小時代》和《七月與安生》的影子。
兩位女主的形象,也漸漸向顧里南湘、七月安生的模樣靠近……
停!
香玉不敢再想。
還是拉倒吧,別翻拍了。
這么多年來,被翻拍毀掉的經典影視還嫌少嗎。
不怪我們不自信。
實在是,過去我們拍的「女性友誼」影視劇,大都非常糟糕。
往近了說,翻拍《陽光姐妹淘》的同名電影,從豆瓣8.8,直接拉胯到4.4。
再往遠點說,模仿《破產姐妹》的國產劇《翻身姐妹》,從豆瓣9.0,直接滑落到5.0。
究其原因,基本類似。
第一,生搬硬套,水土不服。
比如《陽光姐妹淘》。
從選角,到場景,到劇情,幾乎復制粘貼。
很多地方連鏡頭設計,都是一比一還原。
但抄形不抄神。
中外文化畢竟有很多差異性的地方,原樣照搬,只會讓人覺得尷尬別扭。
而且原版《陽光姐妹淘》的背景是光州事件。
當時的學生們打架、上街游行,十分常見。
幾個女性的友誼發展,順理成章,且更具有厚重感。
結果國產翻拍中,莫名其妙加入了一個「香港回歸」。
小姐妹還照樣上街約架,完全脫離了國內觀眾的青春實際。
第二,制作粗糙,水準下滑。
其實,情節和鏡頭上的照搬已經說明了一點:
不自信,擔心露怯。
但總有想自我發揮的時候。
還是《陽光姐妹淘》,原版中有這么經典一段:
男神悄悄為女主戴上耳機,致敬經典愛情片《初吻》的神來之筆。
翻拍版這段不見了蹤影。
而是充斥著浮夸爛俗的審美。
滿屏濾鏡,高光提亮。
為了表現女主內心小鹿亂撞,還空降粉紅泡泡雨。
這哪里讓人看得下去。
第三,尺度銳減,處處閹割。
由于環境的差異,很多東西我們翻拍不了。
上街游行不能拍,抽煙不能拍,接吻不能拍,和性相關的話題更不能拍。
原本的故事線和情感,也因此被大大削弱。
可以預見的是,《我的天才女友》如果被翻拍。
這些問題,一個都少不了。
先看背景。
《我的天才女友》中,那不勒斯小城,可以說是與兩個女主角同等重要的主角。
它不僅是一個地理空間,也是各種關系和情感的聯結點。
50年代的那不勒斯,是黑幫猖獗的地方,社會兩級分化嚴重。
它是落后的、傳統的,充滿了敵意和暴力。
是男性的獵場,也是女性們被狩獵的地方。
而埃萊娜和莉拉,則是其中罕見的覺醒者。
她們用盡一切辦法,想要逃離這里。
但城市與人的關系,絕非如此簡單
小鎮是她們無法磨掉的過去,卻也是力量的源泉。
就像作者在采訪中所說:
「那不勒斯是我的城市,即使我非常痛恨這座城市,我也無法撇開它。
另外,《我的天才女友》時間跨度長達半個世紀。
兩個女主的成長,與60-80年代后現代女權思潮息息相關。
這些背景,換到1930年代的上海,不論是空間還是時間,都無法成立。
故事的基石自然也不復存在。
再看人物。
《我的天才女友》,這「天才女友」是莉拉。
她的魅力,不僅限于野草般的力量感。
更在于,她帶著一種未經打磨的、純真的惡。
她是美麗的,但也是危險的,時而狂野,時而暴戾,時而扭曲。
她曾因為嫉妒,帶埃萊娜逃學去「看海」,好讓她和自己一樣輟學。
結婚以后,她瘋狂的愛上了尼諾,不惜一切代價出軌,甚至私奔。
這種有著「性格缺陷」和「道德缺陷」的女主,能出現在我們的電視劇中?
難!
其實,從引進版海報上的宣傳標語,就能看出一點:
引進方對于這部劇,只看到了它的「火」,而根本沒有看懂它的「深」。
「塑料閨蜜情」「意大利版《七月與安生》」「興風作浪的閨蜜」
這些扎眼的詞語,仿佛就是一種輕蔑的宣言:
我們觀眾就愛看狗血淺薄的閨蜜撕頭花。
他們這樣想,也并非沒有根據。
縱觀這些年,以「女性友誼」為主題的影視劇,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撕逼。
一直以來,「閨蜜」這個詞,在影視劇中天生就帶有貶義。
《小時代》:祝你的人生從此和我一樣,發爛,發臭!
《七月與安生》:家明喜歡這樣的!
自然,這并非國內獨有。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兩姐妹為了國王的愛情相互殘殺。
《緋聞女孩》和《艾米麗在巴黎》,睡閨蜜男友的戲碼,永遠沒完。
就連埃萊娜·費蘭特自己,在她此前的其他小說中,女性之間也總是競爭關系。
《脫口秀大會》中,姐妹花顏怡顏悅曾這樣調侃:
「目前為止,看過的唯一一部不勾心斗角、不互相傷害、不搶男人的雙女主大戲是——《閃靈》。
美國著名作家貝爾·胡克斯,曾經這樣描述這種心態。
「在婦女之間,男性的性別至上主義價值,是通過一種多疑的防衛性和競爭性的行為表現出來的。
使婦女毫無理由地感覺到互相威脅的,正是性別歧視。」
也就是說,女人們之所以表現出「防衛和競爭行為」,本質上是男性至上的價值觀在作祟。
而其后果,就是姐妹情誼的不堪一擊。
海報上的宣傳標語,顯然是這種文化泛濫導致的后遺癥。
平臺誤以為,「閨蜜撕逼」還是流量密碼。
但實際上,這種現象已被國內觀眾廣為詬病。
隨之興起的,是另外一種風氣。
第二階段,互助。
此類作品多為女性群像劇。
如《歡樂頌》《流金歲月》《三十而已》等。
從主線上來說,它講述的是女性奮斗和成長的故事。
而當她們面臨困境時,拯救者不再是白馬王子,而是姐妹。
比如,在《歡樂頌》中,大家幫助樊勝美,擺脫原生家庭的剝削。
安迪也以「海歸精英」的身份,給予「職場小白」關雎爾和邱瑩瑩指點。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進步。
但是,這種友情是烏托邦式的理想化。
《歡樂頌》中,四人因為居住空間的原因,建立了關系。
但階級差距可能帶來的沖突,在故事中被大大弱化了。
城鄉、財富、身份,這些天然的障礙物,仿佛根本不存在。
而那些互助的情節,本質上還是「用外力幫助女性解決問題」。
不錯,這是女性友誼的一種表現形式,但不應是全部。
近兩年的新作,在這點上更是走向極端,導致徹底翻車。
《北轍南轅》中,尤珊珊,上億身家的職業投資人。
似乎就是一個專替姐姐妹們排憂解難的工具。
一見面,就給多年未見的女友送了高級洗衣機。
看著誰有眼緣,上來就借錢給她投資做生意。
而且似乎閑得很,天天就圍著幾個新認識的小姐妹轉。
這種人設,本質上和「霸道總裁」沒有區別。
我們到底在影視劇中想看到什么樣的「女性友誼」呢。
《我的天才女友》在全球的熱播,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啟示。
起源:共同命運
這種命運,有天然性別下的共通之處,也有本土國情下的特殊之處。
《我的天才女友》中的共同命運,就是逃離落后暴力的那不勒斯,逃離無處不在的男性獵場。
放在中國,女性的共同命運可能是另一番模樣。
《歡樂頌》中,幾個女性看似毫無相似之處。
但細細品味,她們其實都在爭取獨立和回歸傳統之間搖擺不定。
一方面想獲得事業和精神的獨立。
另一方面,潛意識里又擺脫不了做賢妻良母的期望。
這是中國女性普遍面臨的困境。
過程:愛恨交織
在傳統創作者眼中,女性友誼似乎只能兩種狀態。
要么是與生俱來的敵意和妒忌,要么是廉價浮夸的甜膩與支持。
但真實情況并不是如此非黑即白。
《我的天才女友》所描繪的女性友誼,更像是兩根野蠻生長的藤。
互相依靠、幫助,卻也互相對抗、競爭。
埃萊娜從青春期開始,就把莉拉作為自己的目標。
她害怕像母親一樣變成跛腳、歪眼,于是將靈活的莉拉作為模仿對象。
「我們手拉著手,肩并著肩向前走。
但對我來說,就像莉拉走在我前面十步一樣。
她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去哪里」
但同時,二人也一直暗中較勁。
從學業,到發育,甚至感情。
一個先來初潮,另一個則焦急萬分。
一個即將結婚,另一個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自己的第一次。
愛與恨交織,欣賞與嫉妒交織。
這些「雜質」,恰恰擺脫了過去人們對女性友誼的刻板印象。
更加真實,也更加震撼。
女性友誼,如三月的春雨,是濕漉的。
如六月的飛花,是浪漫的。
如驕陽下的木棉,是軟密中帶著刺痛的。
她們不完美,也從來都不必須完美。
她們不成功,也從來都不必須成功。
翻拍不是捷徑,反而可能翻車。
跟風不是流量,反而可能反噬。
一切以「吃女性紅利」為出發點的創作,都必將被看破。
翻拍《我的天才女友》,極大概率會落個水土不服,大型翻車。
與其這樣丟人現眼,還不如老老實實從本土出發。
耐心創作,打磨一個屬于我們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