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不知不覺,《王牌對王牌》已經播出到第七季了,在剛開始的時候王牌的口碑也是有目共睹,收視率也是居高不下,人員也是經過幾次演變之后最終才確立了“王牌家族”。不過近兩季的《王牌對王牌》口碑真的是不容樂觀,雖然熱搜量增多了,但是吐槽的人群也是隨之壯大。不過,也不得不承認,有沈騰和賈玲兩大笑星助陣,笑料肯定少不了,因此《王牌對王牌》仍然在熱門綜藝的行列中。
《王牌對王牌》口碑銳減
可以看得出,《王牌對王牌》越來越像之前的《快樂大本營》靠攏了,讓大批明星助陣,將“娛樂至死”的定律也是落實到了實處。而且自從在前幾季大打“懷舊牌”獲益之后,也是一味地將人們“童年記憶”搬出來制造話題吸引觀眾,像是之前的“上錯花轎嫁對郎”劇組、“歡天喜地七仙女”主創等,也是引來了觀眾的矚目,不過打感情牌多了也容易翻車。
像邀請快女那一期,許飛上來就打破了“老友重逢”這一其樂融融的景象。而且戰火還延伸到節目外,真的是太不值當。第七季為了增加新鮮度也是增設了很多新的情節和游戲,像第一期的時候就來了一個“宋朝風”,主持嘉賓們都身著古風服飾,沒想到剛上新就引來一片嘲諷。
先是游戲不新潮,直接照搬其他綜藝的游戲,然后就是所有人的眼睛都離不了題詞板,整個節目從頭到尾就跟對著提詞器念下來的一樣,就連專業主持人出身的沈濤,也是離不開提詞器的幫助,短短幾句話眼睛就一直保持同一個姿勢,都沒有和觀眾交流過。
最后還有長時間插播廣告,雖然說金主爸爸是節目的衣食父母,可是也不能這樣子不考慮觀眾的感受吧,這樣的節目不僅無聊而且讓觀眾感覺到了敷衍。沒想到,到了第二期《王牌對王牌》的騷操作仍然不減,而且觀眾的吐槽聲音更加劇烈了。原因就是因為,《王牌對王牌》的格局真的太小了,一點都不符合觀眾對它的期待值,甚至可以說太過于浮躁,已經遠離了綜藝節目的初心。
廣告時間高達半個多小時
很多綜藝都會在節目中加入廣告,這也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了,可是《王牌對王牌》也太過分了,本身節目時間才1小時40分鐘,好家伙廣告就插播的不停,半個小時都擋不住。而且甚至為了插播廣告有意識的所見正片所占時長,整得跟廣告才是主體,節目變成開胃小菜了,這整的主次都給顛倒了。
你說插播廣告也就算了,《王牌對王牌》更絕,可以說為了讓金主爸爸開心是什么都干得出來,還專門為廣告設計了游戲環節,直接把節目做成為廣告服務的了,真的是讓觀眾大呼無語。其實大家也都明白廣告贊助對綜藝節目的重要性。
沒有這些贊助商支持的話,那也不可能請得到那么多明星助陣,就連綜藝的布景都會受到影響。可是,沒有觀眾是愿意坐在那一直看廣告的啊,而且整個節目平均下來基本五分鐘就要來一條廣告,所以說這一點《王牌對王牌》就沒有學到別的綜藝節目插廣告的精髓,這樣太明目張膽的插廣告,只能影響自己的口碑和收視率,真可謂是得不償失。
節目格局太小
在節目第二期的時候,也是批量邀請來了嘉賓助陣,有沙溢、趙又廷、張子賢,還有人氣演員白敬亭還有譚松韻。在此之前,譚松韻和白敬亭也是有多次的合作,所以吸引了一大波的cp粉,并且自家的粉絲數也很龐大,因此這一次同臺出現也是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像白敬亭還好說,也是時不時參加一些綜藝,粉絲還是經常見的。
可是要知道譚松韻卻不怎么出現在綜藝節目中,所以這次選擇登臺《王牌對王牌》還確實是挺難得的,所以粉絲們也是很給力,早早就守候在電視跟前,要為自己的偶像刷一刷數據。可是沒想到,粉絲等來的確是滿滿的生氣。當然,并不是因為譚松韻而生氣,而是節目組的格局真的是太小了。而且作為飛行嘉賓理應受到照顧,但是節目組卻專注自己,給飛行嘉賓的節目鏡頭是少之又少,直接讓飛行嘉賓成了背景看著“王牌家族”在自己主場上追逐打鬧。
相較起來白敬亭的鏡頭還可以,畢竟憑借《開端》正處于熱門演員的行列,為了收視率也會給不少的鏡頭,而譚松韻的鏡頭真的是少得可憐。值得一說的是,譚松韻節目上的亮點就要屬長達1分35秒的舞蹈《凈土》了,但是卻被節目組無情的剪掉了,還把人家名字打錯,也難怪觀眾會這么生氣了。
結語
寧可保留長達半個小時的廣告,也不愿意丟下譚松韻1分35秒的舞蹈秀。這段舞蹈算是可以給節目增加閃光點的一段,沒想到就這樣被拋棄,因為在節目的眼中,只有沒意義的環節才會剪掉。人家本來參加節目誠意滿滿,還辛辛苦苦排練準備了舞蹈,就起碼就算是有剪輯也要把人家舞蹈的場面亮出來一些,可是節目“一剪沒”的行為卻絲毫沒有給予嘉賓最起碼的尊重,也難怪會引發觀眾如此憤慨,《王牌對王牌》在這樣肆無忌憚下去,最終得到的也只有關門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