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著名的小品演員鞏漢林老師:點名批評中國足球丟臉的事件上了熱搜,并且中國著名足球運動員,前國家隊隊長,現上海申花球員馮瀟霆也回擊了鞏漢林老師的不當言論再次升溫了該事件的熱度,
現在很多知名的足球媒體人都或多或少的店鋪或者回擊了鞏漢林老師的不正當言論,其實該事件非常簡單,首先中國足球因一直不佳的戰績成為了國人茶語飯后的談資,似乎所以人都可以批評中國足球,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鞏漢林老師,但是做一位中國著名的小品演員,上了十八年春晚的老藝術家應該多少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中國足球確實是踢的很差,特別是中國男足從未獲得任何一次哪怕亞洲范圍內正式比賽冠軍,即便是中國球員掙錢很多,但是中國男足不爭氣并不是說那個人或者那批球員的責任,他們也不是不努力而是能力不足,就因為中國足球水平差,而前幾年又趕上金元足球,中國俱樂部都加大資金投入,導致中國好球員供不應求,國內球員成為賣方市場,俱樂部成為了買方市場,這就使得中國球員,特別那些所謂的球星身價水漲船高,其實真正賺到大錢的也只是那么個別球員,多數球員是沒賺到什么太多錢的,并且還出現欠薪問題至今沒有解決,
換句話說,中國球員掙錢太多又沒踢出成績和小品界乃至演藝圈,同樣也有很多拿著幾千萬上億的片酬,這些所謂的藝人拿著這么多的錢不同樣演的一團糟,毫無演技嗎?要不然什么小鮮肉,花瓶的批評聲那來的?這些人和中國足球不都一樣是所謂的高薪低能嗎?
現在和中國足球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冬奧會在北京進行,也有很多運動員沒能拿到自身應有的成績,為什么沒有那個藝術家去批評他們?
其實就是因為中國所有的體育項目無論成績好壞都不如中國男足國家隊踢一場比賽熱度高!那些球迷、媒體人、甚至跨行業的藝術家都想蹭一下中國足球的熱度,不然誰還記得中國還有這位老藝術家呢?
中國有句言語——隔行如隔山,無論那個行業,非圈內人特別是那些知名人士在公開場合嘲諷批評其他行業的成敗都是不合適的,反觀類似馮瀟霆等該行業的人也沒必要去回擊那些圈外人,人家多年沒有高質量的藝術作品了,就是靠蹭你中國足球的熱度火一把,不搭理這事他們就自己不提了,你們又何必成人之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