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分享六種音樂形態,需要鞏固的朋友,可點擊我的頭像查看上一篇文章!
職業吉他手推薦的樂理知識-圖文搭配,一看就會,我們的音樂形態
音樂心態七:三指法 (Travis Picking)
三指法也可以叫做”Travis Picking”, 大約在1920年代由美國鄉村民謠歌手“Merle Travis”大量使用這種彈法,他利用大拇指負責彈奏重根音,其他手指彈奏旋律的演奏方式,帶動一股民謠風潮,在吉他的技巧中,是非常重要的演奏模式。
“三指法”顧名思義就是使用三個手指來彈奏的一種伴奏方式。在和弦中,重根音可為主音之三度音或五度音,三指法即利用主根音與三度音或五度音的跳躍交互彈奏法,為求根音力度能夠平均,所以在每一拍上的根音皆使用拇指來彈奏。
常見的伴奏方式:
PS:使用第一種形態的彈奏方式彈奏時,如果遇到根音落在第4弦上的和弦,如F、Dm、D…..,則自動換成第二種形態的彈奏方式。在彈奏上,須考慮手的運指方式,第二根音的選擇往往彈奏在食指上方的根音位置。
更多的變化三指法:
可練習曲目:《還是會寂寞》、《外面的世界》
音樂形態八:放克(Groove Funk)
“Groove Funk”放克這個節奏形態大概起源于六十年代,自黑人進入美國后結合西洋音樂的文化所創造出來的一種音樂型態。
由于Funk可以說是由黑人藍調Blues 加上Disco電子舞曲所演變過來的,所以Blues與16Beat 更可以說是分辨Funk音樂性的基本要素,在彈法上,事實上就是以屬七和弦、藍調音階再加上16Beat 的節奏形態為主體所發展延伸出來的一種音樂型態,和弦進行通常不會太多(通常可能只有一、二個),但注重的是整個節奏的律動。在電吉他上強調干凈、明亮的聲音,運用在空心吉他上使用切悶音技巧來彈奏,也會有不錯的感覺。當然!提起Funk便不能不順道提一位放克大師,人稱“靈魂樂教父”的James Brown (詹 姆斯布朗),聽他的音樂,有助于你更了解Funk。
一、Funk 所強調的是一種強烈及律動感,所以在16Beat的節奏上會使用大量的16分音符切分音,將切分音符落在四連音的各點,這是最基本的練習,請看看以下的范例,利用左手的切悶音技巧來做到強弱的律動:
當然Funk節奏的Solo也多半是利用16Beat來發展的
二、為了突顯Funk明亮而強烈的節奏性,在和弦上有時會省略低音的聲部,而只彈奏高音部的三或四弦即可(有時幾乎只彈一、二弦),而且盡量讓和弦彈在較高的把位,這種和弦形態其實跟前面章節提過的簡化和弦是一樣的觀念
三、以屬七和弦為基本架構,所延伸出來的和弦,包括了延伸和弦及變化和弦,用來修飾基本的屬七和弦
可練習曲譜:《你的微信》、《吉他手》
音樂形態九:Bossa Nova
Bossa Nova大多數的音樂人都直接叫它“巴沙(Bossa) ”,是- -種融合了爵士樂與拉丁音樂所形成的一種新音樂,也可以稱之為“ 拉丁爵士”。這種節奏形態使用了大量的切分音型,再結合爵士樂里的搖擺與巴西音樂熱情的感覺,聽起來非常的舒服,音樂上沒有爵士樂那么難懂,所以可以說是相當適合爵士人門聽的音樂。以下是幾種常用的指型,特別是這種指型常常使用在爵士樂Ⅱ→V→Ⅰ的和弦進行模式中。
常用指型
和弦指型中“X”代表此和弦可任意在指板上做移動,和弦名稱就以移動到琴格上的音來命名,如下:
在伴奏上通常會把高音弦的部分刻意不彈,將手指往中間的聲部靠,可以增加和聲的飽和度。
可練習曲目:《Fly Me To The Moon》
音樂形態十:十二小節式的藍調伴奏模式
在一個基本藍調音樂的和弦進行模式中,使用三種最主要的和弦(Ⅰ級、IV級、V級),而形成一個重要的和弦進行(Chord Progressions)模式,這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了解了這個法則之后,可以讓你聽得懂藍調音樂,進而成為Crossroad 中的“Bluesman”,我們將這個法則稱之為“基本的12小節藍調進行模式”
一、基本12小節的進行模式
A大調
Bm小調
加入七和弦的進行模式
A藍調進行模式
音樂形態一共十種,你都知道了嗎?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下篇文章見
關注我,持續分享更多音樂知識與技巧還有好玩的音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