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曾說過“出名要趁早”,童星張俊豪做到了。他3歲登臺表演,5歲站上春晚舞臺。小小年紀就實現年入百萬,張俊豪讓父母再不用為生計發愁。
你以為他前途無量,現在也衣食無憂嗎?張家父母現在無比后悔當初讓孩子出名,這是為什么?
網友大罵這對父母,說他們將孩子當作搖錢樹,罔顧了其對應年齡的發展,這又是什么意思?本期子牙童趣學生觀察就講講張俊豪,以及他年幼成名背后的悲喜。
小小孩童早出名
張俊豪出生在山東省淄博市的一戶普通人家里,從小就對音樂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能在樂聲響起時搖頭晃腦,跺腳轉圈,顯得十分生動活潑。
張俊豪的奶奶十分喜歡跳廣場舞,由這位老人帶大的孫子,自然也就有了充足的發展空間。
2歲的時候,張俊豪每晚都要跟隨奶奶加入廣場舞的隊列。
不用有人刻意去教,他在隊伍中間跟著學一學,就能跳得有模有樣。好似天生具有這方面的才能一般,周圍的人對此贊不絕口。
時間往前推進,張俊豪3歲了。這一年的他真正開啟了自己的明星生涯。可能有人會問了,一位3歲的孩子,怎么就成了明星呢?又是怎樣的機緣巧合讓他出現在大眾的視線里?
張俊豪并沒有參加任何節目、活動的海選,只因為之前有人將其跳舞的視頻發布到了網上,從而吸引了一檔正當紅的綜藝節目的青睞。這檔節目就是《我是大明星》。
其實在登上節目之前,張家父母心中還是有些忐忑。這是自家兒子的舞臺首秀,如果孩子在面對臺下的眾多觀眾時緊張、膽怯、退縮,甚至被嚇哭了,該怎么辦?
令人意外的是,張俊豪的表現十分優秀,回答問題條理清晰,展現自我自信大方。再加上可愛的外表,機靈的頭腦,小小男孩惹得評委與眾人捧腹大笑之余,更是收獲了一批粉絲。
這一次登臺,為張俊豪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好像一夜之間成了萬千寶媽的心頭好,風頭正熱的男孩隨后又參加了像《快樂大本營》等有著較高熱度的綜藝節目。
他的名字在娛樂圈里越傳越廣,最后竟到了春晚節目選拔人員的耳朵里。
在張俊豪5歲的這一年,他獲得了登上春晚舞臺的機會。這莫大的榮幸,讓他們一家興奮無比。站在央視的舞臺,在舉國歡慶的日子里亮相,這份認可是許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工作人員剛來接洽的時候,張家父母感到意外極了,但隨后就是止不住地喜悅。但對于事件的主角,也就是5歲的張俊豪來說,他有些不知所措。
有過不少的表演經驗,小小男孩自然也能比較出不同舞臺所帶來的壓力。他知道春晚是什么,也知道上春晚意味著更大的曝光量。
可當工作人員說他要到北京去,參加長時間的訓練以及彩排后,張俊豪有些排斥了。
失去孩童生活,也失去學習興趣
原本這個年齡的孩子,都在過著普通幼兒的生活。按常理講,每日就是在幼兒園無憂無慮地生活,在老師的帶領下沐浴著知識,與其他幼兒課間玩耍打鬧。
小有名氣的張俊豪也喜歡這樣的生活,他想要與小朋友們在一起。可在父母的干預下,他還是走上了與同齡人不同的道路。
那一年的春節,上過春晚的張俊豪再次吸粉無數。獲得更大名氣的同時,他也得到了不少廣告商的邀約。
父母做主為其篩選出了適合他拍攝的廣告,張俊豪的生活里充滿了奔波與勞碌。你能想到,這位年僅5歲的小童星,在那一年里實現了年入百萬嗎?
他一個人就能養活一個家,讓父母的親戚朋友都沾上光,也讓父母在外有了無限炫耀的資本。
正所謂,有得必有失。在這樣的生活中沉浮,張俊豪真的快樂嗎?
早早體驗了“功成名就”,沉浸在娛樂圈這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里,尚且年幼的張俊豪無法完全掌控事業與生活的平衡。他沒有普通孩子的快樂童年,也沒有很好的生活體驗。
張俊豪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什么時候訓練,什么時候學習儀態、禮儀,什么時候忙工作……這個孩子連很多簡單的生活常識都不知道。
隨著大量時間投入事業,張俊豪感到疲累的同時,開始對學習產生排斥心理。盡管父母為其找了私人教師,想要提前讓孩子接觸小學知識,一面學校的學習時間會占用工作時間。
但在一個圈子里沉浸太久,張俊豪對其他事物難以產生興趣。這件事情被曝光時,無數網友這才醒悟過來,這位過早成名的孩子,他的成長之路好像存在問題。
從3歲在綜藝節目走紅,到5歲登上春晚舞臺,再到后來被廣告、代言包圍,在聚光燈下頭頂光環,年幼的張俊豪身心均被名利所“熏陶”。
而直到此時,張家父母依舊沒有停止腳步,他們想要孩子事業與學習兼顧,就算被外界說是將孩子當作“搖錢樹”,他們也沒有停歇。那么后來他們是因為什么而后悔的呢?
懸崖勒馬,回歸平常
很快,張俊豪到了上學的年齡,但他對學校生活完全提不起興致。在教室里不愿學習,在家里也不愿做作業。
據了解,那個時期的張俊豪無法融入同齡人的游戲與話題中,他總是格格不入,說著小朋友無法理解的話,展示著大家不感興趣的才藝。
看到這樣的兒子,張家父母才意識到,如果孩子沒有學習的興趣,不愛念書,那將如何獲得足夠的知識,取得優異的成績,在將來的高考中播出一條路?
雖然孩子現在看來是成功的,但無論將來在哪個行業,學歷都是一塊敲門磚,娛樂圈也不例外。
這樣一思量,張俊豪的父母開始焦慮。那一刻,他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兒子過早地邁入娛樂圈,讓他無法體驗一個正常兒童該有的生活,似乎是錯的。
意識到問題所在,還好張家父母懸崖勒馬。他們推掉了孩子的一切代言,也不再帶他參加節目,想盡辦法,要讓孩子回到正軌。
在父母的幫助下,張俊豪慢慢從臺前退居,開始習慣融入大眾生活。
在放棄娛樂圈的事業后,他將心思投放在學業上,雖然成績沒有十分出彩,但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好,也許他會厚積薄發,再次一鳴驚人呢?
不少人為張俊豪感到可惜,覺得他身為童星出道,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如果再大一些成名,有了自己獨立思考與自制力,那么他在事業的道路上應該也能做到兼顧學業。
也有人認為,什么年齡就該做什么符合年齡之事。眾人各持己見,為張俊豪的境遇有著不同的感悟。
娛樂圈有許多年少成名的例子,也不乏童星一路紅到大的案例。但不同的人有千百種模樣,成功也不容易復制。
對于年少的孩子來說,是否踏入娛樂圈,或是為了成名而選擇不同的生活,為人父母的,應當為孩子把好關。
也看待張俊豪年少成名的故事?他的父母在其成長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令人滿意?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