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是自己天生對黑幫電影比較冷感,總之,《倫敦大道》不太能夠引起我的共鳴。《倫敦大道》的演員陣容是真的很吸引人,柯林法洛還是一樣帥氣,綺拉奈特莉應該也是很多男性觀眾的菜,其實班卓別林也是很好的演員,但他電影中留了長發演了一個很不討喜的敗事角色,所以就不討喜。
那電影不吸引人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除了演員陣容之外沒有吸引人的元素。的確是有劇情的,但一點兒也不深入,比如柯林法洛和綺拉奈特莉之間的關系,柯林法洛真的很忙,忙到綺拉奈特莉都沒什么戲份了,還看不出有什么時間相處,就上床了,然后就可以打算一起逃離是非之地了。
比較多的劇情是在黑道的這方面,可是,也沒什么特別的,就老大要收錢,小嘍嘍幫忙收錢,有時候惹到一些人,有時候誰殺了誰誰搶了誰所以誰要幫誰報仇之類的,真的很平淡,配角沒有什么刻畫,很多戲份莫名其妙,累贅又沒幫助,純粹出來做事,襯托主角。
那主角呢,好像《倫敦大道》的目的就是要寫他在黑道中的身不由己和選擇吧,確實也有拍出他身不由己,也讓他做了選擇,但還蠻多此一舉的,有很多事情實在處理的不好,你可以說《倫敦大道》比較寫實,拍的是凡人,不是超級英雄,當然會有凡人的錯誤,的確如此,只是一般來說電影若要拍這種角色,至少要讓你喜歡或是同情,你就會一起感受到他的掙扎,偏偏《倫敦大道》的主角少了一種和觀眾的連結,有時候會在心里念他干嘛還和他混在一起做這事干嘛啦,這樣的情況下,太寫實的角色就變成不得觀眾緣了。
而故事的設計竟然還要讓他走投無路變殺神,變殺神的方式卻是大頭目的安全人員全是白癡,輕松達成任務,老實說,以《倫敦大道》這種老大住宅的保安設定,任何會用槍的人都可以走進去干掉老大。
當然你還可以再捍衛《倫敦大道》說,《倫敦大道》要呈現的不是技術上的變成殺神,而是心態上,也就是說他本來是個還想要回頭且保有一些仁心的混混,最后卻變成如此冷血,應該要讓人感到心寒吧。電影確實有帶到這樣逼上絕路的舉動,可是由于該死的人都好容易死,一切還是太過有設計感,對主角的心態轉變,觀眾本來應該心寒的,卻化為一聲唉喲。
大衛休里斯的角色更是慘,因為刻畫實在太少,好好的怎么變這樣都不知道,最后還給了他一個無言的結局,只覺得他好冤啊。
電影不夠正面沒關系,有時候很黑暗的結局也會留下很深的感觸和思考,可是《倫敦大道》,只留下一聲唉喲。演員或是電影拍起來的質感都還好,《倫敦大道》最大的問題或許是它的故事不夠緊實,要嘛就不要故事,來搞個黑道殺戮動作片,主角真的發威變殺神去宰三十個壞蛋也爽,如果要用故事來取代動作,就要好好把黑道的殘酷帶出來。是啦,《倫敦大道》是有黑道的殘酷,可是不知怎么的還帶了點包裝起來的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