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
林心如會有這么一天。
前腳,她剛攜一幫人,登上《Vogue》中國臺灣版封面。
以制作人身份獨占C位。
后腳,新劇《模仿犯》官宣。
她手握視帝吳慷仁、視后柯佳嬿兩張王牌。轟動一時。
除此之外,林心如還留了一記殺手锏。
——《華燈初上3》。
2021年最火臺劇。
不負眾望,續集定檔3月18日。
消息放出,滿屏叫好。
有人說,林心如制作的劇,太有水準。
畫面精良,質感上乘。
劇情緊湊,演員的長相還有保障。
惹得評論區一水兒“謝謝心如”。
誰曾想。
半年前,她還是人人喊打的“還珠惡人”。
爭議不斷,黑料纏身。
半年后,搖身一變,化作臺劇搖錢樹。
借此東風,扭轉殘局。
林心如經歷了什么?
林心如的成名史,離不開“紫薇”一角。
1998年,《還珠格格》開播。
“還珠三美”,融合自身特點,賦予角色人格魅力。
小燕子天真率直,
紫薇溫婉可人,
金鎖美艷無雙。
一經播出,收視橫掃全國。
三人聲名鵲起,占據影視圈半壁江山。
小燕子,苦磨演技一路獲獎,不忘拓寬商業版圖。
金鎖,迫切需要被認可,作品、紅毯、綜藝三手抓。
只有紫薇,仍在一個標簽里盤旋。
有沒有嘗試著做出改變?
林心如有。
但沒盡力。
演建寧公主,脫離溫婉,性格復刻小燕子。
演顧曼楨,知書達理。
演如萍,溫柔文靜,為愛而生。
角色,跨度不小。
表演,千篇一律。
如同被“紫薇”下了魔咒,極力掙脫,還是那副瓊瑤式苦情模樣。
愈推出新作,遭受詬病愈多。
急需轉型之時,林心如卷入了“瑪麗蘇怪圈”。
傳言,黃曉明每演一部好劇,就獎勵自己一部霸總。
林心如則是,每演一部爛片,就獎勵自己一部瑪麗蘇。
《美人心計》竇漪房,萬千寵愛于一身。
不作惡不張揚,清清白白把宮斗冠軍當。
《傾世皇妃》馬馥雅,亡國公主。
以一己之力擾亂諸國,一路狂開金手指,完成統一大業。
不管幾歲,都要擠進少女教。
劇情永遠是“所有人都愛我”。
別人轉型,走向職場搞事業,往深了挖掘。
她轉型,投身偶像劇,拾起瑪麗蘇,往淺薄了演。
結果可想而知。
劍走偏鋒,多年累積好感歸零。
2016年,她匆匆返臺,內地曝光率驟然下降。
但這還不是林心如最壞的結局。
2017年。
周杰突然暴走,以一則長微博朝林心如開戰。
字里行間,怒氣橫生。
舌吻、綜藝、劇組抗議等關鍵詞,徑直與林心如綜藝發言劃上等號。
2004年,林心如參加《康熙來了》。
主持人問:
“你有遇到(拍戲借機舌吻)嗎?”
“就一個吧,爾康啊!”
發言經過媒體加工,一個猥瑣男的形象,躍然而出。
很長一段時間,周杰風評一落千丈。
林心如,開始頻繁與“口無遮攔”占據同一版面。
一場翻舊賬式網絡圍剿,迅速展開。
網友翻出了更早的言論,扯下林心如一則則罪狀。
把他人送的情書公開張貼。
偷吃同學便當。
陷害老師被解雇。
家里藏有扎小人玩偶,上面貼著小燕子的照片。
輿論嘩然。
后續雖有節目組出面解釋,稱該事件為節目效果。
但因錯過時機,于事無補。
好事不見蹤影,壞事接踵而至。
曾一同合作了《美人心計》的于正,又出面補了一刀。
那段時間,發微博,上綜藝,于正張口閉口:非常非常討厭這個人。
過氣女星,被他捧紅,反目成仇,非常非常討厭。
所有關鍵詞皆指向林心如。
2016年,與霍建華戀情曝光。
十年摯友變摯愛。
等來的不是全網祝福,而是林心如被罵“倒貼女”。
兩人婚后,霍建華在采訪中直言粉絲流失現象。
“結婚后,我的粉絲跑光了呀。”
霍建華雖意在闡述事實,但這話一說出口,就變了味。
幾番波折,來回夾擊。
林心如不得不關閉微博評論,落荒而逃。2019年,輿論風暴驟減。
林心如開始放飛自我,頻繁亮相真人秀節目。
第一站,《幸福三重奏》。
不是主角,卻因發言引爆網絡。
和陳意涵聊起另一半,她率先開啟話匣子,對霍建華盛贊不斷。
當話題轉到許富翔身上時,林心如突然拾起機關槍,一頓掃射。
質疑許富翔的才華。
暗貶許富翔配不上陳意涵。
“我不覺得許富翔,會追到一個這么正的女明星。”
場面一度尷尬至極。
陳意涵意識到不對,聽完立刻回應:“但我覺得很榮幸可以嫁給他。”
節目有一期,所有嘉賓一同包餃子促進感情。
餐桌上,張國立的餃子沒煮熟,妻子鄧婕嘮叨了幾句。
旁人聽聞,要么打圓場,給張國立臺階下:肉塊太大,皮熟了。
要么裝作沒聽見,不去摻和夫妻倆的斗嘴嬉鬧。
只有林心如,不按常理出牌:我覺得皮也沒熟。
徒留張國立在一旁,用撓頭掩飾尷尬。
第二站,《親愛的客棧》。
林心如變本加厲。
第三季節目以微縮職場呈現,所有人需要通過考核,競爭合伙人的位置。
節目一開始,林心如就表演了什么是“靈魂出竅”。
填寫簡歷時,粗心大意,留出一面空白。
被劉濤指出問題,她還大喊冤枉。
要求2小時內打掃干凈客房,三心二意,借機劃水。
也交了作業,但交出的是:
房間未驅蟲,有蒼蠅。
邊角未清理,有殘余物。
浴缸未清洗。
唯一整理過的床鋪,凌亂,有褶皺。
嚴重不合格。
要求做PPT,她以自己不會為由,把活扔給李蘭迪。
幾期節目下來,別人忙著拉客戶、談業務、做PPT,認真至極。
林心如呢?
態度隨意,時刻偷懶,抱著一臺手機頤養天年。
營業額最低,林心如非但沒有反思,還拿出了“閱歷論”:
“如果有人愿意讓我,我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畢竟我的閱歷在。”
想提高營業額,又要享福;
不想經歷淘汰,又不干活。
參加服務類綜藝,身體里卻住著個公主魂。
幾輪下來,林心如陷入挨罵風波,可以預料。
演員生涯飽受煎熬,綜藝之路接連翻車。
路人緣和風評,伴隨她的笨嘴拙舌,一落千丈。
2021年8月,“林心如工作室注銷”消息傳開。
彼時“還珠三美”,薇走冰涼,僅剩的林心如,岌岌可危。
放棄內地市場,回到臺灣,在外界看來頗有“卷鋪蓋而逃”之意。
落魄已成定局。
本以為林心如會就此打住,留下令人惋惜的篇章。
不曾想,她竟絕處逢生,巖上生花。
臺風過后,幾個年輕人相伴而行,躡手躡腳闖入掛有“禁止通行”的林子深處。
一個男孩手舉相機,瘋狂拍攝眼前的綠植。
鏡頭“啪”一轉。
草叢間,土堆下,露出一截慘白的手。
尖叫聲此起彼伏,年輕人踉蹌奔逃。
鏡頭接連閃過警局,風月街,歡場區,陪酒女郎。
一則兇殺案徐徐展開。
死者何人?
兇手是誰?
何時死亡?
均是未知。
懸念值拉滿,討論度飆升。
披著懸疑外殼,描繪女性群像。
這部來勢洶洶的作品,正是《華燈初上》。
目前已播出兩季,評價褒貶不一。
唯獨有一個人,獲得一致好評——制片人林心如。
褪去過往的水土不服,在內容輸出上,深度與廣度兼具。
有水準,質量保證,內容豐富。
林心如終于掌握了一門屬于自己的語言。
從此逆轉口碑。
與演員身份相比,制作人這個賽道,顯然與她更加適配。
早在2009年,林心如的野心就已現形——成立個人工作室,轉戰投資。
演技上不見起色,投資上風生水起。
2013年,她以2億身價躋身娛樂圈投資富婆榜,排行第三。
頻繁試水,直到《16個夏天》為她捧回三座獎杯,林心如制片這一程,才算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過往調侃她只會賺錢的蘇有朋,也止不住褒獎。
林心如趁熱打鐵,先后參與制作《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我的男孩》、《迷失狄安》、《華燈初上》等作品。
在這一領域青云直上。
林心如是如何將路走寬、走遠、走順的呢?
首先,她放得下身段。
2011年,《傾世皇妃》播出。
男一嚴屹寬,男二霍建華。
神仙選角,載入史冊。
林心如為了請霍建華參演,不惜三顧茅廬。
第一次邀約,霍建華因時間緊迫,果斷拒絕。
第二次邀約,霍建華終于松口,答應抽三天客串。
眼看合作要黃。
在第三次見面時,林心如使出苦肉計。
她哀求霍建華:
“這個角色,除了你之外沒有人能演。”
“我求你了,我只差沒給你跪下了。”
霍建華被說得動容,不忍再推脫,答應出演男二。
提起這段往事,她絲毫沒有自尊受挫一談,反而顯得天真無畏。
其次,她善于維護人際關系。
早年差點被《還珠》導演開除,她向瓊瑤哭訴求情,得以留下。
多年后,她為報師恩。
不愿在相同角色里周旋,還是客串了《新還珠格格》、《花非花霧非霧》。
章子怡邀請她友情出演《非常完美》。
可當時主角是:某冰。
林心如給足面子。作配就作配,沒什么大不了。
這才有了《16個夏天》里,章子怡為她劇作念白一事。
人脈之廣,攬括大半個臺灣娛樂圈。
一部《華燈初上》,卡司陣容,全員能打。
把人脈和資源,發揮到極致。
再次,是她的商業頭腦。
身為制片人,拉到投資,才算對項目負責。
而對投資人負責,才能打開他們的錢袋。
那么,林心如如何并駕齊驅呢?
對投資人負責。
不能讓資方虧錢。
《華燈初上》有一個細節。
每集片頭,五月天演唱結束,鏡頭總會停留在一塊燈牌上。
“新東陽”三個字映入眼簾。
如果不是被人提醒,很難猜到這是植入的廣告。
不刻意,不突兀,自然而然讓觀眾接受,還能滿足甲方需求。
看得出來花了心思。
最后,是她的追求。
追求視覺效果。
美術、光感、特效、構圖,面面俱到。
打開《華燈初上》的評論區,“電影質感”四個字赫然呈現。
追求作品質量。
四年磨一作,敘事節奏、故事架構皆經得起考驗。
追求人物飽滿。
將角色們的生活抽絲剝繭式展現,在掙扎中愈發立體。
制作人這一面,林心如的確讓人看到了驚喜。
多年輿論圍剿之下,她經歷了不止一場落敗。
意外的是,每一次看似走投無路,卻又能以另外的方式,卷土重來。
林心如自知,自身演技有上限。
多數角色,演得出表面,演不出內里。
如同套公式。
她將自己放置安全區,固化了表演模式。無論角色如何顛覆,表演上也再難有突破。
從前那股奮力感,蕩然無存。
演員林心如的驚喜,或許等不到了。
制片人林心如,不失為一種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