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企業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截止目前,豐年資本多家已投企業獲評為“小巨人”,包括達夢數據庫、達利凱普、矽電半導體、維嘉科技、博亞精工、飛沃科技、澳中集團、佳宏新材、奧倫德等等。過去因為高端制造和科技賽道過于細分,這些企業一直都是“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隨著“專精特新”發展信號在不斷釋放,豐年資本與產業共振,以“做實業”的心態去賦能企業,“小巨人”也終將成為英雄。
中國“五基”
2021年對中國半導體產業來說,也算“時來運轉”。荷蘭ASML(阿斯麥)的光刻機銷往中國,讓充滿了動蕩和制裁的夏天得到了喘息。以至于我們已經把它看做了半導體行業“救命稻草”的代名詞。但實際上,光刻機只不過是漫長高端制造產業上的一個部件而已。
公眾將關注的重點全部都放在了半導體這一賽道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失焦”了——我們漸漸地忽略了那些一樣重要、卻沒它出名的中國高端制造技術。
我們統稱它們為“五基”: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裝備、技術基礎。
從2010年中國的制造業逐步從相對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質量、弱品牌的狀態逐步走出產業升級的道路。但從2019年進口比重來看,中國對日本,德國,美國,和韓國進口依賴合計超過60% (中位數水平),發達國家擁有對全球價值鏈在中高端的絕對控制權。
圖片來源:WITS
從卡脖子的產品類別來看,這88種產品中基本包括了官方公布的35項 “卡脖子”關鍵技術(軟件和算法除外)。以光刻機,航空引擎、重型燃氣輪機及真空蒸鍍機等“卡脖子”關鍵技術為代表的核反應堆、鍋爐及機械用具共占29項;以透射和掃描電鏡、高壓共軌系統、激光雷達、醫學影像、穩壓器和自動控制設備等關鍵技術為代表的光學、攝影、度量、檢查、精密及內外科儀器共占14項;以芯片、手機射頻器件、電力變壓器、傳感器等為代表的電動機械設備及其零件制品共占11項等。
中國工程院在分析了我國26個主要的產業現狀和差距后發現,五基問題現在越來越突出,已成為我國邁向制造強國的最大瓶頸。
市場對此也經歷了一個從懷疑到相對更明確的認知過程——發展“五基”,是解決中國依賴進口市場的唯一途徑。
而在“五基”背后,有一群值得發現的底牌,他們才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利器。
看不見的底牌
雖然我們目前整體的制造水平相對落后,但產業的完整程度和他們比起來并不弱。
中國的高端制造產業鏈就像一個有機的軀體,讓這個軀體能夠加速的跑起來,不僅僅是靠完整的骨架,更是靠成千上萬條毛細血管組成的命脈。
而“專精特新”企業們,就是中國高端制造產業的毛細血管所在。這些民營企業們,在各自熟悉的領域開始發力,從找技術到引進技術,甚至挖人才。他們在各個細分領域建立優勢,甚至達到世界級的標準,具有壟斷話語權。有效地連接起產業的“斷點”,疏通產業的“堵點”。
武漢達夢數據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夢數據庫”)是我國唯一實現全部源代碼自研,擁有完全、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重點軟件企業。專業從事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研發等。多年來,始終堅持自主創新、獨立研發。
坐落在深圳龍崗區的矽電半導體設備(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矽電半導體”)作為我國最早研發、規模最大的探針臺生產企業,致力于推動高精密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發展,如今已研發出一系列達到國際前沿技術標準的全自動測試探針臺,多項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技術空白。
大連的達利凱普科技股份公司(簡稱“達利凱普”)致力于向客戶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電子元器件產品。是國內少數掌握射頻微波MLCC從配料、流延、疊層到燒結、測試等全流程工藝技術體系并實現國內外銷售的企業之一。根據《2021年版中國MLCC市場競爭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射頻微波MLCC市場中,公司市場占有率位列全球企業第6 位、中國企業第 1 位。是為數不多的具有國際市場射頻微波MLCC產品供應能力的中國企業之一。
像這類的“小巨人“企業分布于全國各個地區,他們悶頭苦干,相較于商業世界的木訥,他們對技術擁有持久的激情。這些企業以精湛的技術,為各細分領域供應關鍵零部件,這次疫情中國產業鏈所體現出來的“產能替代作用”,很大程度上正是這千萬“小巨人”的存在。
豐年資本作為達夢數據庫、矽電半導體、達利凱普等“隱形冠軍”背后共有的投資方,在過去多年深耕產業的實踐過程中,深切地體會到只有尊重產業規律、注重工匠精神,才能在時間的河流中淘洗出真正有價值的“專精特新”。高端制造業不可能三年五年就能跑出來一個獨角獸,因為存在一定的客觀發展規律,無論是技術還是產品,都需要進行不斷的打磨和沉淀。
小巨人的崛起和發展,在中國高端制造業發展的現階段來說,就是“五基”的底牌,就是國產的子彈。但因為賽道細分,這些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一直都是“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隨著“專精特新”發展信號在不斷釋放,擁有好技術的企業接下來的路又要怎么走呢?
剩下的從1到N
政策正在優化集中資源要素支持中高端制造業。制造業進一步的轉型升級是中國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的核心支柱,市場化資本的注入,快速地影響中國高端制造業的布局和擴張,為企業發展創造好的條件。
這是正在搭建的一條“小巨人”企業快速飛駛的鐵軌。
現在,國產設備企業的產品已經完成了從“0-1”的技術突破,剩下的“從1到N”的改良方式究竟是什么。
豐年資本合伙人趙豐曾表示,與世界一流的制造業企業相比,中國制造業的管理水平至少還有20年到30年的差距。管理能力不足,是企業業績難以實現突破的關鍵點。
這些小巨人企業的發展經歷了很長的周期,雖然在趨利去弊過程中留下了良好的技術,但基于制造業的環境沒有互聯網那么開放,以及人才的缺失,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管理水平。
從2010年以來,在探索全國各地高端制造企業管理實踐的路上,豐年資本得出的心得就是:
高端制造業背后的資本一定要有“做實業"的心態。
要先理解產業,傾聽企業。在此之后作為資本方,就要幫助企業從1到N的過程中,建立一個持久性強、傳承性好的競爭力,也就是彌補中國高端制造企業普遍的短板——經營管理。這是在專業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技術產品之上,幫助企業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在細分市場中快速占據主導地位的殺手锏。未來對于企業多元的發展都將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豐年資本建立了專項的產業賦能團隊——豐年經營管理辦公室,其成員全部具備丹納赫、通用電氣等深厚的產業背景,在豐年資本所構建的產業賦能體系之下,他們為投后賦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豐年資本派駐了產業賦能專家團隊小組,沉浸企業管理運營一線,為企業構建科學系統的經營管理能力,在生產、研發、交付等環節上快速實現科學化、標準化。幫助企業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釋放產能。同時,也持續幫助企業建立有效的產品營銷渠道,快速推動業務增長;并在財務及資本市場、人力資源、品牌宣傳上給予企業更加廣泛和全面的輔助。
高端制造業背后的資本一定要具備國際化視野。因為,任何人都無法忽視這場“硬核之戰”必須從全球競爭視角去看待。投資機構在發掘好的技術同時,也要為中國制造支撐起一把傘,從管理入手,幫助其完成世界一流企業目標的“關鍵一躍”。
結語
中國“專精特新”的理念雖然借鑒了國外的經驗,像德國培育“隱形冠軍”來支持中小企業國際化、使其成為細分行業領域的強者。但中國“小巨人”的發展一定要結合本土產業發展特點,去思考未來何去何從。
中國的“小巨人”企業市場占有率已經在世界的細分行業處在了前三位。它的產品技術含量比較高,且形成了比較強的創新能力。在已經找到正確方向的基礎之上,只要帶著系統化管理的“第二個競爭力”大步地、充滿信心地向前走就好了。
高端制造產業的發展已經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形成強烈的共振,在這樣一個同步周期,以攻克卡脖子技術為核心,實現彎道超車勢在必得。
作為中國“五基”的底牌,小巨人也能成為英雄。
文章資料參考:
《光刻機救不了中國半導體》星海情報局
《大量民營企業的奮斗方向是成為專精特新世界冠軍企業》零牌顧問機構ZERO
《“專精特新”為什么如此重要》中國企業家
《88種“卡脖子”關鍵產品——中國邁向中高端價值鏈上的瓶頸和阻力》第一財經&陸家嘴傳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