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30%,比特幣直線跳水帶來市場恐慌。
恐慌拋盤、集體踩踏、多頭爆倉、交易所宕機、USDT溢價、OTC故障……眾生相背后是又一次行業危機。
當頭部交易所宕機,中小交易所開始出現跑路倒閉,寒冬之下,孕育著新的機遇,只有堅守底線與安全,熊市逆行,方成黑馬。
幣價大跌50%,交易所集體宕機
24小時內,比特幣跌破3萬美元心理大關,跌幅超過30%,多頭爆倉數百億,比特幣上演高空跳水秀,掀起陣陣驚恐。
恐慌拋盤、集體踩踏、多頭爆倉、交易所宕機、USDT溢價、OTC故障……幣圈上演宕機大逃亡。
“當時我整個人都懵了,完全不敢相信“,當李升回憶5.19慘案還一陣后怕,而當他回頭神來試圖增加保證金挽回損失,卻發現某頭部交易所軟件宕機,無法操作,等待他的只有爆倉短信,告訴他,一切歸零。
在大跌當天,包括火幣、OKEx、幣安在內的多個交易 App 均出現卡頓狀況,用戶刷新后頁面顯示無網絡連接;當USDT溢價高達30%,投資者卻發現自己無法劃轉法幣資金,及時變現。
此外,大跌恐慌也讓散戶開始擔憂自己的數字資產不能足額償付,紛紛提幣到錢包。
根據媒體報道本次全球加密貨幣遭遇重挫,除比特幣外,以太坊一度跌46%。OKB一度跌破56%,萊特幣一度跌破51%,HT一度跌破40%,截至發稿,最近24小時,市場爆倉額度約59.2億美元(約380億人民幣),爆倉人數近48萬人。
三大所窘態頻出之時,不少黑馬交易所卻在大跌動蕩中讓人眼前一亮。
“幸好我同時有在數金所交易,大跌的時候,軟件操作沒出現任何問題,當天及時通過OTC入金抄底了一些幣,然后轉到了錢包里面,入金和提現都很流暢“,李升如此說道。
危與機:交易所面臨洗牌
危機,一體兩面,即是危險,也是機遇。
在驚慌失措的踩踏下跌中,不少人開始擔憂行情的前景,未來路在何方?同時,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行業洗牌,殺出重圍的好機會,尤其是對于交易所而言。
“市場信心已經跌沒了,后續需要長時間的修復。對于頭部交易所來說,可能會面臨不少質疑,小型交易所可能持續失聯,跑路倒閉,但對于那些真正有實力、有技術的交易所而言,不失為一次機會。“
在加密貨幣分析師麥冬看來,這一次蔓延開頭的熊市有可能催生一個新的黑馬交易所。
2017年,幣安在危機中崛起,出走海外,贏得全球市場;2018年,Fcoin在大熊市中憑借“交易即挖礦”迅速躥紅、獨領風騷;2019年,Biki、抹茶在熊市底部翻身,依靠小牛市迅速崛起,成為亮眼的黑馬?2021,誰會接下這一棒?
麥冬將這一票投給了數金所,他給出的兩點理由是:資金實力雄厚,技術水平過硬,堅守底線。
“缺乏資金實力的交易所不可避免的會收割散戶盈利,反之,資金實力雄厚的交易所則沒必要這樣做。技術實力決定交易所的發展上限,沒有好的技術實力支撐,大多只是火一時而已 ,更重要的是數金所嚴風控,不給項目方割韭菜的機會,保障了投資者利益“。
據悉,數金所成立于2017年11月,由亞洲數字資產交易有限公司,聯合泰國皇室席琳榮頌親王殿下、世界級會計師事務所共同創立。應席琳榮頌親王殿下的邀請,平臺運營主體設置在泰國,后遷移至澳洲,并在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服務中心。
神秘數金所
在許多投資者眼中,數金所的名字略顯神秘,但短暫的低調或許是一種“蟄伏”,如同彈簧,彎下身子只為跳得更遠。
據相關人員介紹,數金所此前并未將主要的精力用于營銷宣傳,更多還是打造自己的交易撮合以及安全內控系統。
在交易系統上,數金所由全球頂級證券交易所交易撮合引擎為交易所提供技術驅動,撮合引擎每秒鐘可處理數十萬筆交易,平均延遲低于500毫秒,保證在極端行情下也可以流暢自如。
安全風控一直是不少中小型交易所的命門,稍有差錯,就會成為黑客的盤中餐,投資者血本無歸。
為了應對安全風險,數金所將冷熱錢包多重簽名和多級分離,降低黑客和內部人員的資產失盜風險,聯合行業頂級安全機構知道創宇,對平臺的網絡安全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時候監控和防護。
在數金所社區的人看來,不同于一些小型交易所“割了就跑”,數金所的不同在于“有溫度”,對用戶負責,打擊各類割韭菜等行為,并用制度保障。
今年年初,數金所為保護投資者權益,對交易幣對進行大改革,下架了多數幣對,只保留比特幣、以太坊、龍騰幣、黃金幣這四個,在這大刀改革之前,數金所管理層也是下了極大地決心。
數金所全天候對所有交易品種進行異常交易監控,實時暫停異常交易帳戶的提幣操作,并進行排查確認;此外,根據掛牌項目流通機制,監控市場流通量,實時凍結異常品種,提交項目社區排查。
但即便如此,針對各種中小型交易所,仍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
“無論什么行業,肯定是馬太效應,強者愈強,20%的人賺剩下80%的錢,交易所也是一樣。現在市場格局已經非常明確了,無論是技術、安全、資金都是大交易所占優,競爭會越來越殘酷,未來不少交易所都會出局,所以沒必要在新交易所上冒險。“在關于數金所的討論中,有人如此質疑道。
對于該質疑,數金所社區成員EVNE認為這單純是一個選擇性的問題,更何況數金所并不是一個“新交易所”。這個就和投資股票類似,想要穩定收益就投資銀行股,風險小,收益也小,但是如果想要更大收益,就必須承受更多風險,比如投資科技股,不確定性更大,卻又是未來的趨勢,投資是賺未來前景的收益。
EVNE稱,因為相信數金所的未來潛力,投資TAC已經獲得了十幾倍的回報。
TAC是數金所平臺幣的簡稱,英文全稱“Token of Asian Currency ”,即“亞洲貨幣通證”,中文名“龍騰幣”, 是數金所的權益證明,發行總量50億枚,初始發行價0.067ACU,目前市場流通量3億枚,永不增發。
在比特幣大跌30%的極端行情下,眾多主流平臺幣盡數腰斬,TAC卻保持了一定的韌性,當前價格1.71ACU,較發行價格上漲超25倍,總市值在所有平臺幣中排第四。EVNE認為,這恰好說明了TAC并未產生泡沫,一直在合理價格區間內。
年初至今,TAC從0.25ACU緩慢的漲到1.71ACU,漲了6.84倍。在探究TAC的漲幅時,我留意到TAC今年年初大力回購TAC,總共回購45億枚TAC。回購的好處在于市面上的TAC的供應減少,供給減少,需求增大,那么TAC必然上漲。
數金所心系用戶,通過平臺的風控管理,幫助用戶主動管理風險,讓用戶投資有道,投資賺到錢。如此有溫度的數金所能否在行業危機中殺出重圍?一切等待時間來揭曉,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