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銀行理財產品的6大注意事項!
案例
鄭女士被中信銀行蘭州分行某銀行員工忽悠,把57萬積蓄全部投入到銀行理財中,3季度的利息42750元已兌現,但2015年7月,本息到期無法兌現。
讓鄭女士無奈的是,本息到期后,她多次去銀行討說法,但被告知劉蓓已經離開中信銀行。銀行方面聲明這是個人行為,要求她走司法程序。
正如鄭女士一樣,很多老百姓都有老觀念,在銀行賣的產品有保障,更安全。但我覺得你們想多啦!有些不法分子,利用銀行理財經理之職,掛羊頭賣狗肉,做著“飛單”或者非法集資的壞事。所以,信銀行沒錯,但信銀行經理就不一定了。
本以為買的是銀行理財產品,沒料到卻是銀行客戶經理違規代銷的投資產品,最終血本無歸、投訴無門。銀行“飛單”,最終受害者的,還是投資者。
受傭金回扣誘惑,一線銀行客戶經理做“私單”已不是個別現象,之前銀監會還專門開展過大面積排查,但因事后舉證困難,最后只有極少數投資者能維權成功。
在這里要提醒大家,購買任何理財產品前,都不要被所謂的高預期收益率所迷惑,工作人員的口頭承諾都不作數,一切還是要以書面合同為準。
什么是“飛單”?
“飛單”是指銀行個別員工與社會人員內外勾結,私自銷售非本行(總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非本行(總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部分涉嫌非法集資。
其最大特點是,承諾收益率基本上是銀行正規發行、代銷理財產品收益的2-3倍。
銀行理財經理私下推薦銷售非本行發行或代銷的理財產品,此類產品存在涉嫌“非法集資”隱患。
當有客戶經理向你推銷一款“高收益”的“內部”理財產品時,也許你遭遇的就是銀行“飛單”陷阱。
試想,如果一個項目資產質量好,抵押率充足,風險較低,完全可以通過銀行渠道融資,融資成本相對低。
如果項目的融資規模較大,不符合銀行信貸政策、風險較高,還可以尋求信托渠道融資。
而那些銀行和信托都不愿意接單的項目,就流向了第三方理財機構,那些“飛單”產品大多是被逐級淘汰下來的項目,風險可想而知……
出售“飛單”產品由于是理財經理等個人行為,銀行一般不承擔相關責任,一旦出現無法兌付的情況,投資者維權可謂難上加難。
怎樣辨別“飛單”?
一個非常重要的辨別方法是,購買產品的資金是否匯入銀行賬戶?凡被要求向個人或第三方公司賬戶轉賬或匯款的,就要提高警惕,并注意查看業務辦理回執中的匯款賬戶明細。
由于“飛單”產品往往都是通過銀行內部人員出售,這給普通投資者增加了辨識難度。其實,銀行理財與“飛單”產品在產品管理人、投資收益、產品投向均有明顯區別。
首先,每款金融投資產品都有一個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的產品管理人就是銀行,而“飛單”產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銀行,往往以某投資公司,或是某基 金管理公司的名稱出現,因此一定要弄清楚產品的管理人是誰。另外,在確認產品身份時,要認清是否有銀行理財產品編碼和蓋有銀行公章。
其次,目前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普遍在5%-6%左右,與之對比,“飛單”產品的投資收益率可以許諾出9%甚至更高。
最后,銀行理財產品多投資于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證券基金、央行票據等非標資產,極個別的銀行理財產品會投資于實體項目。但“飛單”產品則主要投資于實體項目,通常是以股權、債券等形式投資于某某企業,或某某項目。還有部分“飛單”產品的投資方向為股市、或海外市場。
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六大注意事項
據小融所知,銀行理財產品相比股票,風險較低、收益也相對穩定,的確是很多投資者的首選。但大家一定要記住:銀行理財,不是絕對保險的。如果你愛好投資,喜歡理財,小融就為大家扒一扒銀行理財,你一定要仔細看看。
1、票據、債券和貨幣才是真正風險低
近期,由于管理嚴格,銀行理財產品在變少,發售的多為預期收益率不太高、主要投向票據、債券和貨幣市場的。雖不承諾保本,但適合絕大多數投資者。
需要注意的是,預期收益率和其他渠道的相關產品差別很小。在目前的金融市場上,真正能稱為“無風險”的,其實就這三種投向。
2、小心選擇結構性產品
結構性產品預期收益率是一個區間,可分為保本型、保證最低收益型和非保本型,這類產品往往都有一個較高的最高預期收益率,但最低預期收益率則各不相同。
結構性產品的掛鉤標的較多,國內賣的主要掛鉤股票、匯率、基金、利率、商品、信貸、指數以及這些的組合,應該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掛鉤產品,否則不妨回避結構性產品。歷史證明,很多結構性產品都有僅獲得預期最低收益率的可能性。
多數結構性產品是保本類的,有的產品是100%保本,有的是部分保本,例如保障本金的95%或90%。若是100%保證本金的產,到期最差的情況就是零收益,但不會虧損本金。
3、別太關注凈值類產品的波動
理財產品的監管逐漸嚴格以后,產品投向明確、以真實投資資產收益為基準、按凈值方式分配的“基金化”理財產品越來越多。與購買基金產品類似,購買凈值類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將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不僅可能享受更高的收益,也可能出現更大的虧損。
從風險收益角度來看,這是銀行理財產品中波動最大的,因此產品的管理費一般與業績掛鉤,對投資者的要求也相對高一些。
4、悉心讀理財產品說明書
買什么東西都要看產品說明書,這是個好習慣!理財產品最關鍵看風險。
比如你想購買一款由某銀行代銷的產品,那么就要看看合同中有沒有寫清楚;比如你想購買一款保本比例為95%的產品,就要看清合同中有沒有注明。如有看不懂的條例時,不要不懂裝懂,及時向業務員提出或者讓家中懂金融的人陪同你一起去購買。
銀行理財有貓膩,有一些產品有高額的手續費或管理費,在購買時也要好好咨詢業務員費用的情況。一定要記住,了解清楚后,才能簽字付款。
5、牢記你的風險等級
監管機構規定,不同風險評級的產品,只能銷售給對應評級以上的投資者。由于對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劃分沒有統一規定,各家銀行對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采用了不同的符號。
風險等級一般根據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風險收益特點、流動性等不同因素來設定的。包括: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激進型產品(R5)
R1和R2級:投資范圍基本一樣,多為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債券,資金拆借、信托計劃及其他金融資產等。通常來看,R1級別投資低風險部分的比例更高,且通常具有保本條款,也就是我們常見的“保本保收益類”或“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
R3級:這一級別的產品除可投資于債券、同業存放等低波動性金融產品外,還可投資于股票、商品、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后者的投資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該級別不保證本金的償付,有一定的本金風險,結構性產品的本金保障比例一般在90%以上,收益浮動且有一定波動。
R4級:該級別產品掛鉤股票、黃金、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的比例可超過30%,不保證本金償付,本金風險較大,收益浮動且波動較大,投資較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虧損的可能性較高。
R5級:該級別產品可完全投資于股票、外匯、黃金等各類高波動性的金融產品,并可采用衍生交易、分層等杠桿放大的方式進行投資運作。本金風險極大,同時收益浮動且波動極大,投資較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當然,對應的預期收益也會較高。
6、買理財產品還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看產品投資組合里面是否有“股票”字樣,如果有風險級別至少在R3以上。
更多信托、定融可以到“愛信托”認購,可百度【愛信托】,都具有高返點,具體地址:http://www.piaowww.com
只做最安全的政信類產品,可面簽,返點現結,打款直接打進募集賬戶,安全可靠
認購享全國最高返點,返點熱線:136-1169-7714(微信同)
買銀行理財產品的6大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