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黃古方霸英風,青柏堂蓮府香濃。
明世家傳文德在,濟世蒼生隨氏行。
清朝康熙年間,歸德府鹿邑境內大陳莊隨氏兄弟醫術精湛,聞名十里八鄉,就醫者每天絡繹不絕。隨氏兄弟仁德厚愛,對窮困鄉民經常免費診治,深得鄉民贊譽。隨著隨氏兄弟的名聲越來越大,醫館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康熙六年,隨氏兄弟將醫館搬到開封府設“柏荷堂”坐診行醫,乾隆年間之際,柏荷堂中醫館人人皆知享譽開封府地。
晚清政局動蕩、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柏荷堂中醫館營生開始走向衰落。1938年黃河決堤,兵荒馬亂的時代,隨慶德帶著孩子去逃荒,來到亳州境地,隨慶德病重,把孩子托付給一家馬氏寄養長大成人。
1980年代改革開放后,中華藥都亳州迎來的發展中的春天,公元1997年,馬峰先生作為柏荷堂的傳承人,在中華藥都-安徽亳州,重興柏荷堂。成立天馬國藥,秉承以“一切為了人類健康”為己任的宗旨,傳承先祖醫德,弘揚國醫國藥文化,澤被后世。
近幾年來,天馬國藥堅持創新理念,不斷加強理念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著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提檔升級。截至目前,已擁有各類專利共63個,其中5個發明專利,53個實用新型專利,5個外觀設計專利。發明專利進入實質性審查專利71項。在《醫藥》、《醫藥在線》、《系統醫藥》、《醫藥衛生》等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SCI論文6篇。2018年11月,中國工程院石學敏院士工作站正式掛牌。由于在科技創新成績顯著,相繼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安徽省專精特新”企業、“柏荷堂”商標被授予“安徽省著名商標”等榮譽。同時 “天馬國藥”也于2019年8月在“新三板”掛牌(股權代碼:873357),進一步將企業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在未來的發展征程中,馬峰先生躊躇滿懷 心馳未來,持續開展“產、學、研”活動,提高創新效率,在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的基礎上,繼續與天津市藥物研究院和安徽農業大學等十多家中醫藥重點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著力加大中藥材資源的生產、加工、炮制等綜合領域的開發。致力開發中藥材提取物的生產技術、新產品和保健食品的研發,引進技術,將現代的科技理論和傳統的藥材炮制工藝相結合,提高中藥材的科技含量,以技術保證中藥飲片成品的專業性和高標準;并且進一步做大企業規模,全力做好技改,整合內部資源,鞏固優勢,突出主業,體現品牌,完善產、延、伸中藥產業鏈條,調整產品結構,實施產品直銷,推進市場化運作,擴大市場占有份額;同時大力引進人才,培訓員工,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管理水平,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飛躍。
在藥都亳州建設“世界中醫藥之都”征程中,緊扣"品牌、人才、發展"的主題,不斷鞏固和提高經營質量、管理質量及服務質量,致力于發展成為全國中藥飲片行業的旗艦,為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振興和繁榮我國中醫藥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