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錢素云而言,醫院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她每天與死神賽跑,將每臺儀器設備、每項工作流程都熟記于心,對每個孩子病情的變化都了然于胸。面對病重患兒,只要有一線希望,她都全力以赴。擔任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的十余年里,她是重癥患兒生的希望。
由北京市委組織部指導并策劃,北京廣播電視臺承制的全國首檔聚焦人才的紀實節目《為你喝彩》,本期將帶您走近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名譽主任——錢素云。
零基礎踏入未知領域,填補國內兒童腦死亡標準制定空白
從小受環境影響和熏陶,醫生成為了錢素云最向往的職業。1993年,她考入首都醫科大學攻讀小兒急救專業研究生,在這里,也遇到了影響她一生的兒童重癥醫學奠基人——樊教授。“永遠走在前頭”,導師的話錢素云一直謹記于心并落實到工作中,凡事提前計劃做好準備,將繁雜的工作整理得井井有條。
1994年,錢素云率先在國內使用TCD對較大數量深度昏迷患兒腦血流變化進行動態觀察,這對TCD零基礎的她來說,等于走進了未知的探索領域。錢素云先后對56例患者進行了長達5個月的動態監測,觀察患者體征變化。通過監測,她把目光聚焦在“深昏迷患兒腦血流改變和預后的關系”上,重點分析了舒張期反流和周期血流頻譜在預后判斷中的作用,證實了TCD監測有助于正確評估昏迷患兒預后、指導治療。她發現了兒童腦死亡患者腦血流改變的特異性,并于2014年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腦損傷質控評價中心的組織下,制定了小兒腦死亡的判定標準,填補了國內兒童腦死亡標準制定的空白。
從醫多年秉持初心,為患兒爭取更多生的可能
重癥醫學科是一個有遺憾的學科,每天面對患有疑難病癥的患兒,錢素云總會笑瞇瞇地直入主題,力圖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結果。年僅5歲的童童是錢素云的一名患者,在外貌上看起來與3歲的孩子無異,卻患有多種疾病,曾走遍全國各大醫院卻一直無法找到病因。在錢素云以及多方專家的共同診斷下,童童很快確診病情,并得到了有效的救治。
為患兒爭取更多生的可能,是錢素云從醫39年一直秉持的初心。2008年,兒童手足口病肆虐阜陽,走廊上擠滿了患者,留給醫生們救治的時間非常短。錢素云和醫療專家組一起迅速組建PICU,將當地危重患兒的病死率從80%降至15%。果斷且行之有效的舉措讓她在此后海南、山西等地手足口病、玉樹地震等多次突發公共事件中臨危受命。她牽頭或參與《手足口病診治指南》等10余項指南與共識制定工作。身為我國兒童重癥醫學領軍人,錢素云時刻不忘自己肩負著我國兒童重癥醫學事業發展的使命和責任,沿著老一輩醫學家們開辟的道路,身體力行培養著后繼的兒科人才。十余年中,她為全國培養一千多名兒童重癥科醫療人才。
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是錢素云的初心和使命,看著患兒帶著最純真的笑臉走出PICU讓她倍感幸福。助力重癥醫學發展得越來越好,讓更多危重患兒得到最合適的救治,也是一代代重癥醫學科醫生一直追求的目標。
今晚(10月12日)21:52,北京衛視《為你喝彩》帶你走近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名譽主任——錢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