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作為聯通古今文化的重要介質,它帶著濃縮的生命記憶,在浩如煙海的書卷里,記錄著舊時過往的點點滴滴,保存著文明的火種,是現代人窺知過去世界的窗口。北京琉璃廠大街的中國書店內,有一種傳承百年的技藝——古籍修復。古籍修復師如同救死扶傷的醫生,他們愿意用一生去守護的珍寶便是這些歷經百年的珍貴古籍。
由北京市委組織部指導并策劃,北京廣播電視臺承制的全國首檔聚焦人才的紀實節目《為你喝彩》,本期將帶您走近中國書店古籍修復中心主任、北京西城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徐曉靜。
古籍修復第四代傳承人,用精湛技藝與百年歷史對話
古籍修復程序復雜繁瑣,分為定制修復方案、配紙、補破、溜口、倒頁、晾干、折頁、順頁、拼接撕裂、拼湊掉渣、脫酸、清洗等幾十道工序。目前全國館藏古籍總量超過5,000萬冊,這些汗牛充棟的數據背后,寫滿了徐曉靜等一代代古籍修復師經年累月的忙碌,他們的付出讓我們有機會見到流傳千年的痕跡。
經驗在古籍修復師的職業生涯中尤為重要,眼觀、嗅覺、體感,都考驗著古籍修復師的判斷力。古籍修復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徐曉靜作為中國書店第四代古籍修復師,已有十八年工作經驗,對古籍恪守傳統的修補之道。她隱身于書籍背后,以細微瑣碎的工作,修補著航行于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舟。
簡單,純粹,徐曉靜用技藝與紙頁中百年的歷史對話,與書中所承載的歷史軌跡相交。18年里,她修補了元刊《普寧藏》本、明宣德刊本《御制四書大全》、明萬歷刊本《通鑒紀事本末》、清康熙刊本《韓柳詩集》、清乾隆刊本《欽定禮記義疏》等幾千本珍貴古籍。
憑借在古籍修復領域的貢獻,徐曉靜于2016年成為中國書店古籍修復第四代傳承人,2018年被評為“北京市西城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籍修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今年6月她作為古籍修復行業的首位黨代表,走進了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的會場。
歷時四個月修復經典古籍,讓世人見到流傳千年的痕跡
一顆顆紙釘,連綴起那些被歲月塵封的文獻;一根根棉線,勾連起歷史的變遷。《古今圖書集成》是用于查考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典章制度等方面的重要材料,史料價值極高,經歷了百年封藏的它殘破焦脆,粘連嚴重。
古籍修復如同醫生給病人看病,從脫酸到配紙染紙再到修復裝訂,每一步都至關重要。徐曉靜首先要將古籍進行脫酸清洗,并完成配紙,這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古籍修復講求修舊如舊,不僅要求紙張材質、紋理與古籍質地相同,更要求顏色相近。修補作為古籍修復的核心步驟,十分考驗古籍修復師手法的輕重,以及對多種修復工具的調配。
當時光把古老的書頁摩挲的焦脆,徐曉靜日復一日地坐在方桌前,以靈巧的雙手,抹去時光的印記。《古今圖書集成》歷經四個多月的修復,從殘破不堪到工整如初,徐曉靜又為世人留下了一部極具珍藏價值的作品。
2005年,全國只有不到一百位古籍修復師,如今已經增長到一千多名,今年四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出《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古籍修復行業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春天。
北京文化事業和產業蓬勃發展,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歷史文化金名片綻放光彩。徐曉靜作為古籍修復的踐行者代表,她和古籍修復師們一起把華夏文明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對賡續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今晚(07月20日)21:52,北京衛視《為你喝彩》將帶您走近中國書店古籍修復中心主任、北京西城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徐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