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電影上線的作品不少,但總體電影大盤卻迎來首次下跌。根據鳳凰網娛樂對12159位網友的調查統計,42.25%的網友表示要等票價下降再去光顧影院,27.67%的網友甚至放棄春節檔。這表明,69.92%的網友選擇放棄在春節期間觀影。一方面,影院的檔期場次高漲,而另一方面,觀影人次卻再創新“低”,2022年春節檔期電影場次均收益成為4年以來最低。面對如此的蕭條狀況,春節檔電影的希望究竟在哪里?
細數近幾年電影片型,不少大IP的改編、重拍還歷歷在目,只不過在經典IP帶來的噱頭背后,是眾多急功近利、粗制濫造的輸出,俗話說,欲速則不達,一昧地砸錢、重塑,并不能給大IP帶來新希望,反致觀眾的耐心與期望值大大驟減。
大IP為何漸漸失掉了觀眾?同質化嚴重、創新性不足等問題最為致命。我們把目光轉向網絡電影領域,這方面的發展比許多觀眾想象得要穩而快。從短視頻到網絡電影,越來越多的觀眾被方便快捷的觀影方式吸引,逐漸放棄大銀幕。
在電影方面,原創為王,演員徐冬冬則是原創IP影片的領跑者,在這個行業中,作為演員,她拿得出具有說服力的作品來證實原創IP的賣座,要比許多不斷翻拍的IP更吃香。當觀眾把注意力投向原創IP,則發現在這里有更多的創造力,比許多拿著大IP打招牌實則毫無創意的影片更有看頭。
近幾年,觀眾對網絡電影的偏見逐漸被消除,也更愿意花時間在這些用心做電影的作品上,由徐冬冬主演的《老板娘》《大嫂歸來》《特工狂花》等大女主電影,小成本故事卻耐人尋味,從拍攝到呈現都不輸大熒幕質量,另外,徐冬冬主演的《四平警事之尖峰時刻》《狙擊之王》《妖醫館》等影片均收益過千萬,“行業黑馬”非她莫屬。
自身實力過硬的徐冬冬也憑借自己的代表作帶火了諸多新人導演,《大嫂歸來》和《特工狂花》的導演曾黎就受其作品熱度而得到廣泛關注;另外《狙擊之王》分賬票房2127萬,也讓導演霍穗強的原創實力得到大眾見證。從強大自我,帶動合作伙伴,到突破行業水平,徐冬冬一路進擊,或許也是所有行業引領者共有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