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越拍越多,但公認的經典寥寥無幾,央視版“四大名著”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影視經典,是伴隨幾代人成長的全民回憶。
據意林出版集團消息,在《西游記》首播40周年、《紅樓夢》首播35周年之際,《意林》隆重推出央視版“四大名著”劇版文學本,1987版《紅樓夢》和1982版《西游記》作為首發陣容,已經上市,1994版《三國演義》和1998版《水滸傳》也將很快與大家見面。
據悉,這是央視版“四大名著”劇本的首次完整公開,電視劇在播出時,受限于拍攝條件、播出時長等,曾多有刪減,而此次出版的劇版文學本將還原最初的劇本原貌,當年未拍攝的、拍攝完未播出的、播出后又在復播中刪除的片段將完整呈現,相信會是“四大名著”劇迷們的一次饕餮盛宴。
這套劇本完全詮釋原著內容,更像是一套解讀名著的工具書,可以幫助孩子、家長更全更準確地理解四大名著的原著內容。四大名著劇作文學本更是四部深入淺出、老少皆宜的名著普及本,一家六代人共同的回憶,可以一起閱讀的經典。更是很多劇作愛好者和四大名著愛好者唯一一套解讀工具書,經典導讀工具書,非常具有實用價值。
央視版“四大名著”自播出就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創造了全民同看的收視率奇跡,幾十年過去,依舊是觀眾心目中的經典劇集。
《紅樓夢》在改編過程中,相對更接近前八十回曹雪芹的原意。集周汝昌、曹禺、吳祖光、沈從文等當時最知名的二十一位紅學家成立的專家團隊,可謂空間絕后,以脂硯齋的評點為藍本,共同探討了八十回后的故事情節,周雷、劉耕路、周嶺三位紅學家、編劇執筆,進行了續寫,完成了八十回后的故事。著名紅學家周汝昌盛贊為紅樓夢“首尾全龍第一功”。
演員鄧婕曾在眾多場合懷念和感恩那段拍攝《紅樓夢》的日子,盡管日后演過許多戲,但她依然覺得,王熙鳳是她塑造得最為成功的角色。她曾用“紅樓夢夢一生”來概括《紅樓夢》帶給她的“幸運”,并說:“很幸運能有這樣一個出演的機會,那時候才剛剛出道,就碰到了這么好的一個戲,這么好的一個角色,給我提供了這么大一個表演的空間。太幸運了,畢竟中國只有一部《紅樓夢》,世界上也只有一部。所以演完了之后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一下子走到了高點,之后的道路雖然艱難,但是沒有遺憾。”
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也曾坦言電視劇的影響力遠超預測:“沒想到這個作品影響力這么大,延續了三十年,影響了三代人,自己20多年后還會因為這部劇獲獎,完全沒想到。”30多年后再接受采訪,歐陽奮強依然說,他心中的《紅樓夢》情結一直未變,怎么都繞不出去。
劇組的其他演員又何嘗不是如此,或許這就是經典的力量,無論過去多久,都在時光的打磨下歷久彌新。
不同于《紅樓夢》家亡人散各東西的結局,央視版《西游記》因故事輕松有趣,結局歡喜,更是成為暑假熒屏熱播劇,衛視重播4000余次,成為幾代人成長的“回憶殺”。
作為中國最早的魔幻題材電視劇,受當年特效等技術限制,《西游記》的拍攝環境可謂十分艱難,為了最大程度還原原著的場景,劇組大部分時間都在深山老林里,摔過懸崖,睡過山野,經歷六年艱辛,終于“修成正果”,堪稱現實版的“九九八十一難”。
此次劇本的出版,是出版業和影視業的一大盛事。據《意林》編輯部透露,為了帶給廣大劇迷更多福利,將隨書附贈眾多珍貴資料,包括數十張未公開過的劇照。同時,為了感謝劇迷們的支持,《西游記》將發售加蓋楊潔導演印章的限量典藏版,印章由楊潔導演的丈夫、《西游記》唯一攝像師王崇秋老師提供,手工蓋章,限量500套,十分珍貴。
幾十年后,楊潔導演、鄒憶青編劇、周雷編劇已經仙逝,當年意氣風發的主創人員們,都已人過中年,退居幕后。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經典永存,存于人們的記憶,存于書卷之中。
四大名著劇作文學本是四部深入淺出、老少皆宜的名著普及本,一家六代人共同的回憶,可以一起閱讀的經典。愿屬于這一代人的四大名著,以書卷墨香的形式得到傳承,愿故人長在,經典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