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迪奧成立70周年《迪奧與藝術》展覽在上海開幕,展覽也展出了幾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中國攝影師陳漫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陳漫約10年前的舊作,題為《傲慢的矜持》受到了廣泛關注和討論。事實上,社交網絡上很多偏激的言論都有一個共同點——以偏概全。如果可以設身處地得去看待這幅作品,認識到這是一件2012年的商業攝影作品,彼時的陳漫僅是一位沒什么話語權的攝影師,作品是根據品牌方的要求來創作的,那自然一切變得清晰起來。同時品牌在10年后再次展出該作品,也讓人無法理解。
由此引發的另外一點爭議是陳漫為小眾時尚雜志《i-D》拍攝的“中國十二色”組圖,很多不知情的人盲目地針對其中模特“閉眼”這一點大書特書,而這也同樣的忽略了背景。作為一家英國的老牌視覺雜志,《i-D》創刊至今已經近40年,而雜志歷來有個傳統,就是封面照片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無論是哪個國家、什么咖位的明星或模特,都一視同仁。大家試想一下,陳漫作為攝影師,是否應該尊重《i-D》的傳統呢?我想答案不證自明。
至于這組圖美與不美的問題,也完全無需爭論。當年陳漫拍攝這組圖的靈感,首先就是源于她從小畫國畫的基礎,讓她對中國的多元、包容之美有深刻的認識,因此她找到中國各大民族院校的12位素人女性,呈現出她們各自本真的樣子。你可以說她們的美不是你的理想型,但是絕對沒有權利否定她們多元美的存在。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闡釋尊重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時就曾總結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十六字箴言也一直為人傳頌。在當下全球化的時代浪潮中,我們要懂得各自欣賞自己創造的美,更要包容地欣賞別人創造的美,這樣將各自之美和別人之美組合在一起,就會實現理想中的大同美,陳漫“中國十二色”系列作品不僅是對這個理念的貫徹,同時也和我們中國儒家文化中天下大同的世界觀不謀而合。那些明明是自己狹隘,卻偏要跳出來指責陳漫的人,是否應該反思自己一下呢?
作為當今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廣泛影響力的時尚攝影師和視覺藝術家,陳漫身上肩負的是輸出中國文化和美學的重任。她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這一點,在她的鏡頭下,周迅、孫儷、陳坤、鹿晗、井柏然、王俊凱、舒淇等等無數名人巨星都展露出獨樹一幟的東方神韻。
這種東方美,有時候是純然天生、道法自然的純真,就像陳漫拍的海邊的井柏然、森林里的王俊凱等;有時候陳漫鏡頭下的東方美又煙火氣滿滿,比如在胡同里自在玩耍的鹿晗、片場古靈精怪的孫儷;更多的時候,陳漫鏡頭下的東方美又是神秘和禪意的,這一點,我們看看古典園林里的舒淇便知。
無論是時尚商業攝影還是自發創作的藝術作品,陳漫始終立足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和多元并包的中國美學,并以國際化的視野不斷挑戰極限,為中國文化出海不斷鋪就更新更好的道路。這樣一位藝術家的誕生,不僅得益于她自己的天賦和努力,也離不開時代的東風,正是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和繁榮昌盛,才讓我們更有底氣走出國門、影響世界。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期待陳漫未來輸出更多優秀作品,這樣才不負才華,更不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