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湖南籍青年音樂人張藝興帶著自己的原創歌舞作品《畫卷》登上2021年央視春晚舞臺,這支由他自作自編自演的歌舞作品在音樂創作上融合了笛子、古箏、琵琶及中國大鼓,結合現代流行音樂,以融合的態度和創新的方式共同描繪了祖國的萬里錦繡河山,同時,在舞蹈編排上,《畫卷》這一作品也將中國古典舞、街舞編舞以及西方狂派舞種以一種極其巧妙也令人驚喜的方式相互融合,以剛柔并濟的舞蹈動作和瀟灑優美的舞臺運用把祖國山河遼闊,幅員縱橫寬廣的磅礴氣象完美勾勒。
以「大氣」為題眼,以「畫卷」為載體,在2021年春晚舞臺上,《畫卷》這一節目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以為中國風音樂的概念只能靠小橋流水或悍馬弓刀的古典意象固定組合表達,中國風舞蹈的概念也固化到需要以古典舞或民族舞才能具象描摹勾勒,但在《畫卷》這支歌舞里,我們看見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自豪在新時代的語境下被以更年輕、更動感、更新穎的方式做出了新的闡釋和新的表達——無論在什么時代,無論我們的年齡幾何,我們永遠都會為同一片祖國河山畫卷熱淚盈眶,我們永遠會為傳承千年不息的祖國文化畫卷驕傲自豪。
在這樣的熱血底色和民族自豪背景下,以青年音樂制作人張藝興為代表的青年創作者們努力以作品讓中國文化「走出去」,讓其他民族和國家優秀的文化「走進來」。以張藝興為例,2020年,在某臺跨年晚會上他改編經典歌曲《霸王別姬》,融合京劇和說唱文化,老歌新唱,引起熱議;在其參加的原創音樂節目里,他先后創作M-pop融合作品《愛蓮說》《十面埋伏》《炎黃子孫》《湘江水》和《癡》等作品,表達“新世紀的中國風音樂不止是傳統古典意象的排列組合,而只要是與一代代中國人的成長、生活、精神、文化相關的一切,都是風從中國來,風從國人中來”。在其2020年發布的音樂專輯《蓮》中,他同樣以中國傳統歷史典故為媒介,溝通所有專輯中音樂作品的故事關系,融合中國的文化、歷史、故事、音樂和流行音樂、說唱文化等,為把真正融合了中國文化的音樂推向更廣闊的世界和更豐富年齡層次的大眾。同時,在其參加的街舞和專業舞蹈類兩檔節目中,他和他的隊員也先后呈現了《蓮》、《丹青》、《俠隱》、《饕餮》、《炎黃子孫》、《夸父逐日》等高質量優秀國風街舞舞臺,以街舞文化和技術去包裹傳遞中國文化的內核,將所謂的M-pop「融合」音樂進行到底,將「新國風」進行到底。
以青年音樂制作人張藝興為代表的青年創作者們在不斷的創造歷程中,真正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努力創作出一個個新時代里,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也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做出積極貢獻的優秀作品。
2021年,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開端,我們經歷過疾疫的侵襲也收獲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力量。在這樣的時代變革里和社會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青年人身上擔負的重任千千萬萬斤重,不止重在要以自己的知識和力量從父輩手里一點點接過建設這個社會的重任,也重在如何把我國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的文化,以及傳承千年不改的華夏精神更好的繼承和發揚。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里唯一一個沒有斷代史的國家,其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祖祖輩輩始終以土地為根,以文化為根,在堅守文明根基的情況下,不斷積極適應時代發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以積極勇敢也包容的心態去發揚我們自己的文化。張藝興的《畫卷》正是如此,將流行音樂帶入古箏琵琶的世界,把街舞、狂派舞融進行如云入雨,動如柳拂風的山河連綿意境里,一支如椽巨筆,在春晚舞臺上縱情揮毫潑墨,這是只有中國才有的文化基因,也是能充分運用其他民族和國家的優秀文化,卻又全然不擔心被喧賓奪主的文化自豪,這也讓大眾看見了中國青年創作者骨子里的民族自信及文化態度。
每一代前輩、大師、家長都曾是年輕人,所以藝術創作上不該存在「年齡對立」和「時代對立」,真正經典的作品是經受得住各個年齡段、各個時代的檢驗的作品。永遠保持昂揚的態度,向上的精神,祖國的山海「畫卷」需要代代青年不斷為之創新和添彩,祖國的文化「畫卷」需要更多人同心協力,把它推向更廣闊的世界,讓它永葆青春,永葆活力,傳承更多個千年,千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