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竹板用眼瞅,這邊攤位賣牛肉,買牛肉這邊來,先祝老板你發財,你發財我沾光,來個‘要飯的’聶晨光,還請老板把俺幫。”視頻里,穿著“破衣”的年輕人打著竹板,熟練地念著求幫襯的詞句,可別以為這是新式乞討,這可是優秀的民間藝術—蓮花落。視頻中動情演繹的人叫聶晨光,已經學此技藝一年多的時間,是為數不多的蓮花落藝術傳承者。
聶晨光今年28歲,是河南周口人,幾年前一直在北京打工,每天重復的工作讓他感到無趣。偶然間,他在網上看到了蓮花落的視頻,被逗趣的內容吸引:“句子編寫得都很有意思,就是在說周圍的故事,當時我就看入迷了。”經過一番資料搜索后,他了解到這種表演形式幾百年前就在全國流傳,但隨著時代變遷,關注的人越來越少,從那時起,他就悄悄制定了一個計劃。
每天下班后,聶晨光就在網上找蓮花落的視頻,跟著一點點學習,“因為缺乏基本功,很多時候都掌握不好快板的節奏,挺好聽的一段硬是被我唱成了噪音。”久而久之,聶晨光也收到了鄰居們的“投訴”,“鄰居覺得我瘋了,年輕的小伙子不好好工作掙錢,就整這些沒用的。”面對鄰居的不滿,聶晨光只好放低了練習的聲音,依然在空閑時間練習。
不僅鄰居質疑,連聶晨光的“枕邊人”也表達了不滿,“你現在不是一個人,上有老下有小,現在去做‘叫花子’?”妻子的發火讓當時27歲的聶晨光有些措手不及,但他并未因此放棄。
打聽到河南老家有一位蓮花落表演大師,從事相關表演幾十年,聶晨光決定回老家拜師。2017年年初,說服了妻子的聶晨光帶上妻小回到了老家河南項城。
學藝很艱辛。“老師說,干這行,腦子要靈光,要能在不同場合即興唱出來,且句子要合轍押韻”。蓮花落講究“三節一板”,聶晨光先由小段兒練起,還找一些書籍研究句子,并經常早起,去不同的場景即興練習。“太陽出往西淘,聽我唱唱老大橋,老大橋響連環,它的歷史幾十年,聽我給恁美名傳。”
連續堅持了幾個月,聶晨光的蓮花落技藝有了很大提高,即興編曲的能力也更加流暢:“快板敲我樂開懷,今天晨光到公園,我到公園唱兩段,圍觀的觀眾都成大片”。隨著聽眾的認可,聶晨光漸漸可以到人更多的地方即興表演,幽默風趣的語言常常換來陣陣笑聲。“蓮花落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敘述式和抒情式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帶給觀眾歡樂。”隨著街頭表演次數的增多,聶晨光的表演越來越嫻熟,在當地收獲了不少粉絲。
但聶晨光不滿足于此,他說道:“我想把歡樂傳遞給更多的人。”看著身邊有許多人都在玩短視頻,聶晨光抱著嘗試在快手上(快手ID:chenguang888666)發布作品,“真沒想到,第一個視頻就獲得了10多萬的播放量”,更令聶晨光沒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年,有51.8W個粉絲在快手上關注了他。
由于蓮花落這項藝術不被人熟知,在發布的視頻作品中,也有老鐵對視頻內容不理解,從韻律、詞句等方便提出了意見,每當看到這樣的評論內容,聶晨光都會積極和老鐵們溝通,根據老鐵們的意見不斷調整視頻內容。“他們不說, 我自己可能還意識不到,所以我很感謝提意見的老鐵。”聶晨光認為,被更多人喜歡才能更好地推廣蓮花落。
現在,被更多人知道的聶晨光,有了接商演的機會,不僅能在不同的舞臺弘揚蓮花落,一個月的也能有大約一萬元的收入,“雖然算不上成功,但比打工的收入多了很多,通過快手,有更多人知道了我,同時也知道了這項蓮花落這個民間藝術,總算能給家人一個交代。”對于未來,聶晨光希望自己能慢下來,“打好基礎,虛心向老師和各位前輩們學習,把國家的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