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國際關系學院的足球場上,3位同學攜手用魚躍普美康AED成功挽救1位同學的生命。目前,獲救男生在醫院接受觀察,身體狀況良好。
圖:通過急救挽救同學生命的牛陣蒼(左)、區少彬(中)、覃貝爾(右)三位同學
01意外發生,同學伸出援手
當天下午,北京國際關系學院一名新生在運動過程中突發心臟驟停倒地,在現場的學生覃貝爾和牛陣蒼發現后,立刻進行緊急搶救。“一開始我們上前查看,大聲呼喚他的名字,他一直沒有反應。” 覃貝爾回憶說。在判斷倒地男生失去意識、呼吸逐漸衰弱后,他們立刻配合進行心肺復蘇。他們按照30:2比例,一個做胸外按壓,一個做人工呼吸,竭力挽救倒地同學的生命。
與此同時,另一名觀賽的大二學生區少彬迅速跑到緊鄰足球場的體育館,從一樓大廳的紅十字應急救護一體機中取出魚躍普美康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并立即返回球場對倒地同學進行施救。
圖:北京國際關系學院體育館中的魚躍普美康AED
在一次電除顫外加一組胸外按壓后,倒地的男生終于恢復了意識!不久后120救護車趕到現場將其送醫。目前,獲救男生在醫院接受觀察,身體狀況良好。
02 爭分奪秒,搶跑黃金4分鐘
通過普美康急救快線管理云平臺和魚躍普美康AED搶救數據顯示,此次施救的AED設備于17:07:20從應急救護一體機中取出,然后被區少彬同學迅速帶到現場,在 17:11:26完成一次除顫, 17:11:55患者恢復意識。
從取得AED到患者恢復意識,全程只用了4分37秒的時間,可謂是一次極速高效的完美救援。
當猝死發生時,早發現、早救治是關鍵。心臟驟停發生的最初4分鐘被稱為“黃金四分鐘”,每延遲搶救1分鐘,救治成功的可能性就下降7-10%,晚于10分鐘,救治成功率接近于零。而心臟驟停的急救措施就是及時進行心肺復蘇和運用心臟除顫儀(AED)進行電擊除顫。
圖:魚躍普美康AED
03魚躍普美康AED,致力保障生命安全
在這次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紅十字應急救護一體機”中的魚躍普美康AED,由騰訊SSV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并布設在北京各類學校,于今年4月安裝啟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紅十字會,已向北京市大中小學配送并安裝紅十字應急救護一體機、AED、急救包1694套,實現了北京市各級各類學校應急救護一體機基本覆蓋,普美康AED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很慶幸我們參加的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及時派上了用場,這次真的幫了大忙!同時希望AED等急救設備能更加普及,公眾也可以主動去學習急救知識,關鍵時刻可以救人一命。”牛陣蒼事后感嘆道。
作為AED設備廠家,魚躍普美康售后服務團隊,得知AED被取用后,第一時間與設備管理員聯系,免費更換電極片,以保證設備時時可用。
圖:普美康急救快線管理云平臺上在北京市AED分布地圖
04魚躍普美康AED,賦能中國急救教育
魚躍普美康是魚躍醫療旗下品牌,秉承40余年精湛工藝,以德國品質助力中國急救事業,致力急救推廣,入駐全國多所高校、中小學、科研教育機構,開展數百場校園急救培訓,聯合騰訊SSV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在南京大學配備150臺普美康AED,開展數十場急救培訓,打造全國首個校園場景應急響應系統。
在教育部實施急救教育行動計劃,開展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工作中,魚躍普美康積極投身于急救教育相關工作中,參與編制了《校園急救設施設備配備規范》。與海南省萬寧縣教育局和三亞市教育局合作,聯合海南省120急救中心,在做好校園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有規劃、有步驟、標準化、規范化實施200所小學的教師職工和學生的急救知識培訓和急救設施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安裝。
此外,魚躍普美康AED還應用于交通樞紐、旅游景點、各大企業等公共場所。在政府和專業機構的支持下,自建急救培訓團隊,超過一萬名普通人通過魚躍普美康培訓成為持證急救志愿者,讓更多人“敢救”;運用信息化和物聯網技術,自主搭建普美康急救快線管理云平臺,可兼容120急救系統、校園監控系統等第三方系統,讓急救更極速,賦能中國急救教育,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來源: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