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過剩與有需
導師說,小農經濟已經試驗了幾千年,還要再試嗎。
在那個極度短缺的時代,物價平穩,基本生存物資通過“票證制度”分發到人,整個社會基本公平。
當下則是過剩時代,商品過剩,產能過剩,房子過剩,資本過剩,勞動力過剩(失業率)。物質極大豐富,但是普通人的消費能力有幾人不短缺?流行于世的幾種經濟學理論(古典/新自由/供給/XX)一定都有其適用邊界或者叫“BUG”。借助這杯中酒,以釀酒行業為觀察點,尋找癥結以及藥方。
02酒業的悖論
在過去的2015-2022年,白酒產量持續下降并已經腰斬,但是同時期的規上企業總產值、利潤總額卻在增加。酒價越來越貴了。
從系統總成本維度來看,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術一直在進步,酒企的生產效率與經營效率一定是在提升的。那個以“優化配置資源”標簽著稱的市場自身,其效率也應該因新技術而提升。
然而事實卻在打臉,酒民并沒有從技術進步中受益。
花了更多錢的酒民,到手的酒只有原先一半的數量。這說明經濟體系的底層邏輯至少是“消費者不友好”的。或者說,這個經濟體系并不是服務于讓底層大眾走向美好生活的。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貧富分化加劇,導致財富重心上移,也能走出圖中的數據趨勢。
03酒企在喊冤
在上圖中,“規上”酒企數量減少了約1/3,全行業從“巨頭化”進一步走向“寡頭化”。留下來的規上酒企,能留著都是因為在營銷方面有一定投入產出能力。
不做營銷,或者做不好營銷的酒企,就掉隊出局了。
或者說,同樣是割韭菜,快刀子把韭菜割完了,慢刀子沒割到韭菜,就得出局。
顯然,酒民心目中的對手盤——酒企,也是困于市場規則的“囚徒”。
往白酒行業之外看過去,GDP年年在漲,M2總額在漲,住戶負債、企業負債、政府負債等債務余額都在漲。政府,企業,個人,似乎整個市場的參與者全是輸家。究竟是誰贏了?
04基本商業模型
在消費端,人們被一個熱詞“躺平”高度概括著。
在供應端,市場主體們絕不甘心躺平出局。企業主與創業者們,正在扎堆撲向短視頻領域,他們日夜忙碌,上傳了越來越多的視頻作品,把躺平的消費者一茬茬地淹沒。
觀察單個市場主體,基本的經濟模型大致是這樣:對商品賦予內涵(建立品牌),然后制作內容與場景,塞進傳播路徑,去占領消費者的認知。最終實現買買買。
在這個模型里,資本是最重要的要素,只要資本夠強大,就能買到最牛的創意內容,占領更多傳播,屏蔽更多競品,教育更多心智,布局更多場景。一句話,資本通贏。
資本灌輸給消費者的“教育”,是讓消費者自愿繳納更多“智商稅”。例如某網紅經濟學家H老師說,買貴的才是便宜的,因為節省你試錯的成本,貴是因為花了成本在傳播上,所以才能被你發現。妥妥的以結果解釋原因的毒雞湯。
資本追求自我增值,資本讓大者更大,弱者出局。然后就能提價,提價,再提價。資本從不憐憫消費者的痛苦。底層民眾是他們“收割”的對象,而非“服務”的對象。
05誰在支配世界
資本強烈地影響著商業世界的規則與結果。資本,包括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后者是前者征戰的版圖。
國際金融資本集團,其權力標志是獨家發行美刀。華夏舉國之力,未解其咎。它的核心邏輯有這么幾條:
1.社會上本無貨幣,貸款,就是貨幣發行。
2.假如本金全部歸還,世上已無貨幣。利息將無法償還,還得求發行方。
3.所以債務永遠還不清,只會息上加息,全球永世為奴。
4.表面上的繁華與窮忙,推高對貨幣的需求,給金融資本貢獻更多鑄幣稅。
5.加息與和降息的權力,如同潮汐的力量,周期性地從全球收割財富。
金融資本對外擴張的領地,表現為控制產業資本,控制企業甚至產業。它的運行邏輯包括這么幾條:
只要控制了傳播路徑與呈現場景,對呈現內容進行取舍,就能“教育”消費者,信息傳播主管道,抖/快/微/度/博/阿/東/浪,哪家沒有跨國資本的身影?
品牌,能高溢價收割韭菜,資本推動品牌,本質是在打磨鐮刀。
資本能跨國境、跨產業結盟。而消費者只能被疆界、行業分割成碎塊。
一切弱化消費者、讓其散沙化的文化,都在符合資本利益。
所以資本們推崇的文化諸如寵物、消費主義、女權、娘炮、不婚、離婚、丁克、武俠等。
在資本文化中,還藏著一類極為隱蔽的學說,比如陽明心學,主張“心即理”、“吾心即宇宙”,用“個人至上”代替社會準則。那么十億人將有十億套準則,社會將陷入無政府化的散沙狀態。所以有識之士把陽明心學定為“邪說”。
06如何自救
作為底層的普通人,一旦意識到這些規則的牢籠,要怎么樣才能自救?
渺小的個體夠不著大國背后的金融資本。但個體每天面對的卻是傳媒與產業資本共同推出的消費品品牌。一個人的消費力量固然渺小,但十人百人千人呢?資本要對人群分而治之,有覺悟的底層就應當反其道而行,要抱團,要疊加力量。
對,抱團。
但是那么多的團購平臺,底層民眾缺乏技術力量自主建立,央媒曾經發文警告:資本平臺搞社區團購,莫把手伸向身為勞動者的社區菜販們。
所以,要抱團,但不能抱資本的團。
導師在抗美援朝總結會上說“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
互聯網公社,就有可能成為一種跨界的、看似松散,實則行動一致的組織形式。網上已自發誕生了許多這種“消費者社團”,谷神公社,就是其中現象級的一個案例。
07酒行業的痛點
就喝酒這件事來說,品質是剛需。不論是自己飲用,還是定制企業的接待用酒。名酒溢價太高,可信的平價好酒難找。
無數的智者曾經想過,與其不斷試錯,不如到源頭去搞。
比如控股一家酒廠,或者自建一個酒廠。通過自主品控,實現可信酒源。但是,釀酒行業進入門檻實在太高。
在大A,機構們一致認為,白酒股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其它行業都有到達衰退期的那一天,而釀酒業沒有終點。莊家放風參股并購酒廠,股票能拉出多個漲停。
但是釀酒業是個門檻極高的行業。
新建酒廠,要面對千萬級的啟動資金門檻、數年凈投入期,需要專業技術團隊與經營管理團隊,要面對大品牌的份額壁壘。而成品的風味等級還是個未知數。
08谷神公社
雖然釀酒的門檻極高,但是難不倒有心人。一群天涯大V發起眾籌成立谷神公社,建起中央酒庫與釀酒基地。公社要為社員們解決來源可信、品質、溢價等難題。
公社沒有走低水平的小曲清香路線,而是直接跳到塔尖——泥窖、大曲、固態發酵,也就是濃香型。
自己釀的原酒,按輪次封存進中央酒庫的陶缸。兩年后開壇分酒,社員按“預訂+份額”的模式報名。分酒活動的時間在每年的春季三月與秋季九月。
每屆分酒活動前,先準備2兩裝小瓶,社員們集體品評,在線討論,然后每人再申報預定的份額數量。
不推廣,不營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靠著口碑相傳,新社員在陸續加入,一些有機食品資源也加入進來,公社漸漸發展為生態+生活的“比鄰社區”。
公社發起人金風泗水,在酒史領域著述頗豐,出版有《酒池瑣話》文集。現兼任公社總工、首席調酒師。
09公社的優越感
在谷神公社流傳著一句話“喝谷神, 內心油然升起智商上的優越感”。這優越感來自強烈的反差。
大廠與小廠,遵循同樣的發酵原理,每生產1斤酒,各家的成本相差并不大。公社內部直接成本價,再看大A里TOP 酒企年報公布的毛利率,怎能沒有優越感。
普通人的飲酒體驗里,不乏“昏沉”、“暈”、甚至“斷片”經歷。但是公社分的酒,大家反饋說好像“喝的不是酒”,酒量在見漲,卻總也不醉。打嗝是香的,回甘是甜的,三兩下肚后,越喝越甜,簡直停不下來。
在釀酒行業,調酒師極度依賴色譜儀的檢測數據。另一個行業調香行業,為釀酒業提供各種單體香精,以及增香劑、助香劑、調酸劑、除苦劑、增稠劑等制劑。
口感VS健康,谷神公社本能地堅持“零添加”。
010經濟新模式
公社里有位經濟學專業的教授對此作出總結:谷神公社是一種新型的四位一體的經濟模式,融合了投資—生產—消費—傳播四個方面。既是文明本質的回歸,也是新經濟模式的探索。
I:invest,投資,M:manufacture,生產,F:fans,粉絲,C:consume,消費,
簡寫為IMFC。
公社釀酒基地的口號是“全心全意為酒民釀好酒”。為人民幣服務還是為人民服務,既是目標,也是基本立場。
011加入公社
酒是農耕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除了制曲、發酵、勾調這些技藝。釀酒還隱含著其它先決條件,包括天文、歷法、農業,以及外儒內法架構下的社會秩序。缺一不可。
酒不僅僅是飲品,還承載著天地與英雄的祭禮、詩詞與人文的情緒。酒是高級的食物,更是精神與審美的至高境界。
谷神認為,把酒釀好,僅是酒人應盡的本份,把文明流源傳承下去,才是畢生的使命。
谷神公社宗旨:以酒載道,推動民族文化自信。
歡迎同道酒友,掃碼進入公社新人群。